央行发明两个大招拼命支持民营企业,这个时候出手有什么隐情?

央行发明两个大招拼命支持民营企业,这个时候出手有什么隐情?


蔡浩 李海静

10月2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经国务院批准,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这是央行贯彻落实当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具体举措。

同时,央行还决定,在今年6月已经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今年以来,国内信用违约事件频发,其中大部分违约主体都来自民企,在经济增长持续承压、信用风险不断加大的宏观形势下,尽管决策层和央行多次出台宽信用举措,但由于金融机构出于资产安全考虑,风险偏好明显降低,使得宽信用效果甚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未能有效缓解。从高层近日在接受权威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表态来看,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在此背景下,民企举步维艰,经济增长动能也将可能进一步趋弱。此时,

央行设立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这两项措施,将有助于扩张民企信用,提振民企信心,提高经济活力。

央行发明两个大招拼命支持民营企业,这个时候出手有什么隐情?

对于这两项政策红利,增加再贴现再贷款额度是二季度货币政策的延续,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而民企专项债券工具主要用于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增加民企债的担保增信,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对民企的信心。两者结合,将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加快宽信用政策落地见效。

具体来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是指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本质上是一整套再保险机制,通过加大对民营企业信用增进的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进而带动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和恢复。对于高信用等级民营企业来说,此举将有助于提高债券融资成功率,有效缓解流动性问题,增强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对于中低信用等级民营企业来说,此举将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通过信用增进机构的信用增进措施逐步恢复乃至提升市场对其所发债券的信心。

央行发明两个大招拼命支持民营企业,这个时候出手有什么隐情?

央行明确指出,新政是为了发挥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金融机构申请和使用央行提供的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是有附加条件的,资金需用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也与今年以来四次降准的主要目的一脉相承。

最后,从一个中立的立场来看,我们认为精准帮扶、为民企增信似乎用财政政策更加适合,但由于财政政策的施策流程较长,经常要走人大立法程序,实施上不如货币政策灵活,这可能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普遍比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原因。但即便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较高,因为

货币政策通常具有总量作用,后续政策效果和影响面可能会更为复杂:支持规模小了不起作用,规模大了则可能产生金融风险。而风险一旦暴露,央行要不要完全兜底?如果完全兜底,会不会产生新的通胀压力?这都是未来政策上有待观察的地方。(作者系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央行发明两个大招拼命支持民营企业,这个时候出手有什么隐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