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联通超级星期五重构客服,运营商用户经营的新开始?

超级星期五,一个互联网、零售巨头们的营销专利,遇到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会怎么样?


广东联通超级星期五重构客服,运营商用户经营的新开始?


或许我们从广东联通升级客户服务体系能够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如果用搜索引擎查询超级星期五,你多会看到互联网公司、零售巨头或者银行的身影,他们多把星期五作为连接用户的特别福利日,希望通过这一天,刺激其用户消费的欲望。

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很少涉足这一主题。其实说起超级星期五,多令人想起美国的黑色星期五——这是美国感恩节之后大采购的日子,商家推出折扣促销,并用黑色笔记录盈利而来。随着网购普及,正在逐渐被网购星期一代替。

超级星期五已经成为商家为用户提供特定福利的代名词

中国联通不是一个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广东联通更不是中国联通里传统的省分公司,它是一个以创新著称的南方省级运营商,其友商广东移动在中国移动体系内亦担当同样的角色。

所以我们并不奇怪的看到,在2018年7月20日,广东联通以一种新的互联网化的姿势升级了的客户服务架构。

客户服务逻辑之变:互联网平台+会员

广东联通卓越沃服务架构升级,在底层逻辑上区别于传统电信运营商客户服务,有两个基础性的变化:

一是平台的互联网化,推出了互联网化客户服务平台“联通会员服务”,入口分别在广东联通的微信公众号“福利”菜单和联通手厅APP客户服务菜单。

二是用户运营的互联网化, 推出“Super Friday超级星期五”会员福利日,利用运营商的资源,围绕用户的生活和福利打造权益体系。

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客户服务中,是为了解决业务咨询、投诉、营销的,其核心逻辑是解决运营商自己业务的问题的,所以多以热线为主,几十年不变,虽然也推出了APP、公号、网站等入口,但是基础服务逻辑没有变化——始终作为电信业务服务的一个附属环节存在。

按照广东联通官方的定位,联通会员服务平台承载了联通会员服务的多种功能,包括用户玩转积分,享受专属权益,参与社区粉丝互动,为用户带来了生活服务、福利优惠的一站式专属服务。

客户服务的触点和内容的变化,是对“客服”内涵的重构,其背后是把用户变成粉丝,开展粉丝经营的理念变革。

粉丝与用户的最重要区别关注点的不同,粉丝关注的好玩、权益、感情,用户关注的价格,而对于广东联通来说,把用户变成粉丝会员,实际上是把原先属于运营商体系内成本的部门变成了利润部门。

数据显示,截止至9月27日,已有100万广东联通会员体验了这个服务。

运营商用户运营玩法逻辑之变:超级星期五+为用户创造价值

如何扩大运营商在会员的心智地盘,在会员消费心智中排名靠前,这需要变革运营逻辑。

超级星期五是一个已经被多个行业运营娴熟,能够引发消费者消费福利联想的标签,比如华硕曾经联合滴滴快车展开“拯救白领出行行动”,一是领“超级星期五”的5元打车券,二是送出笔记本; ofo小黄车曾经开展超级星期五红包一时间吸引不少注意力。

就是日本政府为了推动消费,也曾经从政府角度推动超级星期五,鼓励企业周五早下班刺激消费。

广东联通选择超级星期五标签,把 “Super Friday超级星期五”作为会员福利日,是广东联通互联网化粉丝运营的新玩法。

新玩法的背后是理念的变化,即为用户创造价值为运营理念。对于广东联通来说,这种互联网化活动产品与活动品牌可以延长用户在网,提高粘性,创造价值。

所谓创造价值,其核心是围绕用户的“需求”开展用户运营——主要是用户需要的,都要想法设法去满足。

以广东联通超级星期五的玩法为例,有三个地方值得行业关注:

一是借用用户熟知的高知名度标签,选择超级星期五,是一个已经在社会认知中与消费和福利高强度连接的营销标签;这方面广东联通运用娴熟,此前还推出过1024流量节,是一个借用程序员日的活动。

二是主题化的常态高强度运营。1)在每周五会员日当天都有会员福利活动,强化星期五消费心智;2)每期与不同的平台,知名品牌合作伙伴进行权益合作,不同主题满足不同粉丝需求;3)每个季度推出正能量主题,强化社会责任。

在7月到9月,广东联通开展了多个主题活动,比如“万张影票10分抢”、“世界冠军喊你打球”、 “守护孩子健康上网”、 “大手拉小手 研学旅行团”、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这些主题的设置与社会热点、重大假日、社会关切等有关,能够显著提高关注度和活动质量。

三是打通积分与福利兑换通道。积分是用户在运营商体系的价值资产,通过打通积分与福利兑换通道,会员可以在平台上用积分兑换到各种免费福利、专属折扣、特价商品等。

广东联通超级星期五重构客服,运营商用户经营的新开始?

客服经营继续变革:用户经营需要突破行业竞争困境

众所周知,当前通信业已经面临人口红利结束、过度竞争、行业管道化趋势加剧的困境。

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已经表明,新增用户市场已经不再是电信运营商的重点,存量用户的经营才是未来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服务好现有的客户,变客户为粉丝,利用社群形成新的增长点,就成了整个电信行业转型,超越低水平竞争的关键。

坦率的说,把用户变成粉丝的概念,恐怕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在怎么做,以及是否开展行动上,国内的运营商鲜有主动的意愿。

比如很多省级、地市运营商、都在微博、微信开了社交账号,但是也大多是围绕自己业务开展宣传、办理,偶尔做点活动,也是谨小慎微。

而像广东联通这样,大张旗鼓全新省级客服体系,从基础逻辑上推动用户经营的变革,并不多。

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提出了 “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也就是说1000个就足以养活一个原创作者。

互联网依靠粉丝的供养获得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曾经的Papi酱、咪蒙、罗辑思维,只有电信运营商守着几亿用户望洋兴叹,你争夺我,一碗汤倒来倒去,行业价值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用户经营缺乏根本理念的变革。

广东联通的超级星期五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值得电信运营商们思考如何在移动互联网化的时代,再造自己的客户服务底层逻辑。

作者@中国好4G 公众号:环球通信: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栏作者|手机评测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