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验方,临床疗效满意

这两个验方,临床疗效满意

《串雅》一书,可谓是单方的宝藏,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中医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一位医者都应该经常翻翻,对于临床大有裨益。本文作者介绍了其使用此书中两个单方的经验,均收到很好的疗效。

串雅方治验两则

《串雅内编》系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著。书中搜集、整理了“走方医”十分宝贵的经验,其中有不少治疗急重证的好方法。正如赵氏所说:“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药物不取贵,下咽即能去病”。

这些独特奇妙的方药和急救措施,对我们如何搜集民间单方、秘方、验方,选择使用于临床深有启迪。笔者在临床上用书中所介绍方药治疗一些疾患,兹录数则如下:

“截头风”方治头痛

该方用香白芷80克(炒)、川芎(炒)、甘草(炒)、川乌头(制)各32克。共碾为末,每服3克,细茶、薄荷汤调服。

病例,男,58岁,12月8日初诊。

左侧偏头痛已年余,发作时呈闪电样刀割状剧痛(在上级医院脑部检验查未发现异常)。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血压时有升高,寐差,感冒时头痛加剧,舌苔黄薄,脉沉落。证属风邪留滞,偏头风证。处以截头风方,服药而痛减,药未尽而病除。

药物分析:

该方主药白芷辛温通达,善治头面诸疾,疗风止痛。李杲曰:“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

川芎乃治头痛之主药。李杲曰:“头痛必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该药既有活血化瘀之效,又有通利血脉之功。

川乌行经隧,破诸积冷毒,协同白芷、川芎以增强祛风镇痛之力。

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以除升散药物耗阴之弊。细茶、薄荷汤引下共收散风、清热、止痛之效。所以对其病暴发、痛势甚剧的偏头痛疗效满意。

该方对于风火牙痛、血管性头痛,均有效。惟阴虚火旺者忌。

“解恶丹”治痉证

该方由人参、天南星各9克,茯苓15克,附子3克组成。水煎服。

病倒:女,26岁,3月6日初诊。

患者素体虚弱,近来“人流”一次,出血过多,面黄气短,精神疲惫,头目昏眩。于昨晚忽然四肢抽搐,口噤不开,项背强直。延医针刺,稍有好转。舌质淡红,脉弦细。证属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而成痉。即处以“解恶丹”方加阿胶(烊化)15克煎服之。共服三剂而诸证悉除,以人参归脾丸善后巩固。

药物分析:

方中人参大补元阳,配附子即参附汤,有固元、强心、救脱的作用。茯苓健脾以益气,阿胶补血而养阴,南星祛痰兼止痉。

故该方对于元气大亏,阳气欲脱出现的手足厥逆,汗出,项背强直,四肢拘孪的津血亏虚证,有回阳救脱解痉的功效。如属外邪所中,邪壅经络,或热甚发痉,则另当别论。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