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她們一個出身鉅富之家,一個為名門之後。她們用自己的才情征服了所在的時代,贏得了世人的敬仰,在男權社會卻能大放異彩,為女人爭得了一席之地,堪為女子楷模,千年以來,備受尊重。

尤其是李清照,所作詩詞在當時就很有名氣,受到蘇軾大弟子晁補之的賞識。南宋王灼在其詩詞評論《碧雞漫志》一書中更是指出: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可見評價之高。

卓文君則是以敢愛敢恨而出名,並留下了“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千古名句。她和司馬相如連夜私奔、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讓多少“少年郎”、“妙齡女”欽佩不已併為之嚮往,她使人們相信了人間是有真愛的。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芭蕉綠綺

出現得早的,不一定是對的;出現得晚的,又恰似其人。諸多少男少女往往在沒有能力選擇的時候,卻要決定一生的幸福。當發覺過得不如意的時候,已經深陷“圍城”,有兒有女,又人到不惑。此事古難全,這是沒辦法的事。“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筆者覺得還是必要的,他們的“選擇”有時候或許更加合理,也更加靠譜。

幸運地是卓文君和李清照運氣都不錯,她們都在合適的時候遇到了對的人。這真是上天的眷顧,能有如此機緣,實乃人生之幸。她們在人生的開端就直達山頂,讓千萬人難以企及。

愛情是甜美的、激烈的,她讓心內有了歸屬,讓整個靈魂有了寄託,可激烈的感情往往不能長久。一旦進入婚姻,琴棋書畫、風花雪月,就會被柴米油鹽、日常瑣碎替代。激烈逐漸迴歸平靜,甜美慢慢變得乏味。卻很少人意識到:細水方可長流,平淡亦是幸福。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黨壚滌器

卓文君和李清照自是不能免俗,她們照樣遇到大家都會遇到的情形。

司馬相如因《子虛賦》、《上林賦》得到漢武帝賞識,從此仕途坦蕩,身價一路上揚,地位和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在茂陵經不起誘惑,到底還是起了納妾的念頭。卓文君得知後,十分痛心,並沒有去鬧騰司馬相如,更沒有像有的女子動不動就不活了走極端什麼的。

卓文君是公認的才女,才情自然是不錯的,她情商也很出色,痛定思痛之後,她“抽刀斷水”,託人給司馬相如捎去了《白頭吟》、《訣別詩》。“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錦水湯湯、與君長訣”。雖然飽含深情但意思明瞭:你還有情,就請回頭;你若無意,就請你走。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相敬如冰

感情的事從來不能強求的,一方有情、一方無意,勉強湊合,也實在無趣。卓文君深知這一點,而司馬相如雖然是浪子,畢竟不是渣男,終於還是回到卓文君身邊,“攜子之手、與之偕老”,她們的故事成為愛情的典範,被後世無數次提起,並加以肯定。

相比卓文君,李清照才情要強得多,留下了無數經典,只是情商要差點(這只是相對卓文君來說),她遇到了和卓文君幾乎一樣的問題。趙明誠出仕後,離開了青州,兩個人來往少了,交際少了,雖然中間也有“趙明誠得到白居易手跡後,第一時間打馬回到李清照身旁,兩人一同賞玩”這樣的插曲,但還是不能避免兩人日漸生疏、罅隙慢顯。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金石之緣

趙明誠本來就有供養雛妓的習慣(有一定地位的文人,在宋朝蓄妓本來就常見,朝廷也不反對。),到了萊州、淄州後,經濟上也寬裕得多,再加上沒了李清照的約束,做出一些不合李清照心思的事,完全是可能的。

李清照和趙明誠已經生活了十幾年,兩人情投意合,感情基礎還是非常好的,她並沒有表現得如同卓文君那麼決絕,她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在此期間添了一闕詞《聲聲慢》,就可以看出端倪,當然這闕詞也有人說是李清照南渡後填的,咱們不用過多推敲。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紅肥綠瘦

李清照雖然沒有大吵大鬧,但是冷戰肯定是有的。李清照性格清奇、剛烈,對她來說冷戰就是最好的回應,這也是最合適的方式。因為當時的李清照已經成為一代詞宗,這樣做也是與她身份相符合的。但對李清照來說,明顯受到了傷害,從此之後,美好的感情出現了瑕疵。

讓李清照對趙明誠徹底失望的則是另一件事。在趙明誠知江寧府的時候,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御營統治官王亦叛亂,趙明誠得到報告後,不但沒有及時處理,反而連夜逾城逃跑。趙明誠也因此被朝廷革職。李清照從內心深處瞧不起這樣的人,從此就更加疏遠趙明誠。

公元1129年,他們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無語,氣氛尷尬。行至烏江,站在當年霸王項羽自刎的地方,李清照寫下了《絕句.夏日》: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千年藕神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趙明誠聞之,深深自責,鬱鬱寡歡,不久急病發作而亡,一段近30年的美滿婚姻畫上句號。李清照後來在《金石錄》後續中提到趙明誠臨終之前:取筆作詩,筆絕而終,殊無分香賣履之意。表明自己對李清照的一心一意。筆者相信這是趙明誠的肺腑之言,其實李清照也是相信的,不然在書中她也不會這樣描寫。

此後不久,李清照嫁給了老熟人張汝舟,事實證明她的這次選擇是極其錯誤的,時年李清照已經年近五旬,人老色衰。張汝舟看重的只是她的詩名和收藏,達不到目的之後,就動不動拳腳相向。李清照不甘屈辱,告發了張汝舟,自己也被判入獄兩年,雖然說在監獄只待了九天就出來了,但此事對李清照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誰共白頭

李清照再嫁張汝舟,顯然很不明智,48歲的人了,人情世故應該是很明白的,卻看不透一個打過那麼多年交道的一個熟人,這樣的情商,真是堪憂。從這一點上來說,相比卓文君的聰慧、機智,李清照差得很遠。

此後的李清照隨著皇帝的大隊人馬,不斷逃亡,日子更加悽苦,所作詩詞也一改早年的清麗、明快,充滿了淒涼、低沉之音。下面試舉兩列,權當結尾:

其一,逃避溫州時,作《添字採桑子.芭蕉》: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葉葉心心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悽清,點滴悽清,愁損北(離)人,不慣起來聽。

其二,公元1134年,金人再次南侵,趙構棄都再逃。在金華雙溪,李清照寫下了《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卓文君與李清照,同樣有第三者出現,結局卻迥然相異

物是人非

同為才女,同樣遇到丈夫不忠、第三者出現,只不過命運不同,結局迥然。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最終音韻和諧、白頭到老。李清照雖然詩詞等身,卻落得桑榆悽苦。曾經服侍過趙明誠的“丫鬟”錦兒,為了趙明誠的臨終之託,在李清照孤苦伶仃、漂泊不定的後半生,不離不棄,用另外一種方式詮釋了人間的溫情。

海舟原創,敬請關注。誠意十足,乾貨滿滿。欣喜相逢,相知相悅。把酒詩話,引吭高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