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世故與天真

林黛玉的世故與天真

在世人眼中,林黛玉似乎就是寶玉眼中的“病如西子勝三分”;史湘雲批評的,小性兒、行動愛惱人,會轄治寶玉;興兒口中的一肚子文章,只是多病。

然而,還有一位重要人物王熙鳳對林黛玉的評價卻每每被人忽略,在五十五回,探春理家時,王熙鳳對平兒談論大觀園裡眾人的管理才能時,是將林黛玉和薛寶釵相提並論的,“再者林丫頭和寶姑娘她倆個倒好,偏又都是親戚,又不好管咱家務事。”

王熙鳳識人用人的能力,只比賈母不遑多讓,連她都認為黛玉是有才能管家的,可見,黛玉從小受到的教育,除了琴棋書畫,還有人情世故,經營之道。

在古代,男人出將入相,家族事物都是由女人打理。儘管,林家人丁單薄,但絕非家道中落,且林家五世列侯,林如海探花出身,擔任著肥缺巡鹽御史,這樣的鐘鳴鼎食之家,迎來送往自然不少。

林黛玉的母親賈敏也一定從母親史太夫人那裡學到了治家之道,而林如海和賈敏把唯一的寶貝女兒黛玉當兒子養,給她教四書五經,齊家之道肯定也不會遺漏。

因此,當黛玉進賈府時,可以做到處處小心,事事在意,很快便摸清了賈府上下人等的行事作風,再有賈母和寶玉的偏愛,才使得她在賈府中平安度日。

可黛玉絕不是不諳世事的大小姐,紅樓夢六十二回,寶玉告訴黛玉探春興利除弊的事,黛玉道:“要這樣才好,咱們家裡也太花費了。我雖不管事,心裡每常閒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

而在整個大觀園中,能看穿烈火烹油下漸漸冷卻的火種的,或許只有賈母、王熙鳳、林黛玉、薛寶釵、探春、秦可卿吧。

許多人對黛玉的詬病,是因為她愛使小性,比如周瑞送宮花,最後一個給黛玉,黛玉便生氣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不給我。”

其實細細思量,周瑞做的確實不周到,黛玉無論如何是客人,更比探春、惜春年齡大,而周瑞卻是最後一個送她,這於情於理都不合。

如果這裡是豁達寬宏量的湘雲大概不會生氣,(且因為湘雲在家被欺負常做丫鬟的事情),是寶釵甚至還要請周瑞喝茶,而黛玉卻直接表達了氣憤。如果黛玉不這樣做,她作為孤女在這個“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大觀園,怕是一天好日子都過不了的。

如果把大觀園比喻成職場,當你的下屬不能以理尊重你的時候,接下來你的權利就會被架空,二木頭迎春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她不懂得使用小姐的權利,結果被她的奶媽、丫鬟們合著欺負,最終,死於中山狼的淫威之下。

而黛玉剪香囊,黛玉含酸拈醋,這些都是戀愛中人難免的小心眼,而這恰恰是黛玉的真性情所在。再說,人家寶玉甘之如飴,我們又何必多管閒事。

如今,分析黛玉、寶玉,往往引用李贄的童心說,“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 ”

與一眾浸染於世俗染缸的人相比,寶玉、黛玉、史湘雲都是保持了童心的。

這份童心,讓他們可以超越世俗去愛,去恨,寶玉的童心來自他那顆悲天憫人、超越階級的大愛;黛玉的童心源自對自然、人生最真切的體悟;而湘雲的童心是一種勇敢,在艱辛面前,還可以笑看塵世。

這三種童心都極為難得。

許多人詬病黛玉評價劉姥姥母蝗蟲,認為這是不尊重人的。的確,這樣評價一位可以做奶奶的人,實在無禮至極。然而,黛玉不過嘴上說一句,給大家逗笑取樂而已。

可妙玉對劉姥姥的鄙視直接表現在臉上,行動上,甚至連劉姥姥用過的茶杯都要砸掉。

而寶釵對於下等人的生死,更是看的如草芥,金釧死的時候,她勸導王夫人的話,聽來讓人齒冷,“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

當然,她勸王夫人是好意,這自不待言,但如此看待一個熟人的生命,卻不是她這樣13、4歲的女孩子該有的態度。

或許,薛蟠常常草菅人命,寶釵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本書的開頭,便是薛蟠搶奪香菱,殺死馮淵,而寶釵不是一樣愛她的這個劊子手哥哥嗎?

通觀《紅樓夢》主子和丫鬟們的關係,寶玉把每一位丫鬟當朋友,但又多少帶著男主人對自己未來小妾的曖昧眼神;寶釵對鶯兒雖好,但主僕之分非常明確;鳳姐把平兒當心腹,可從沒有真正的平等待她,且遇到事情隨時可以犧牲平兒;唯有黛玉是把紫鵑當親姐妹來看待,兩人常常同塌而眠,這隻有好姐妹才能如此。

而探春為了擺明自己的“主子”身份,為了撇清自己和趙姨娘的關係,拒不承認趙國基是自己的舅舅,“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我倒素昔按禮尊敬,怎麼敬出這些親戚來了。”雖然明白趙姨娘為人惡俗,可探春的行為也讓天下做母親的人心寒啊。

那麼,如果從超越階級的層面來看,黛玉對紫鵑的真心是最寶貴的,而這份真心也換來了紫鵑為她赤心相待。

同樣,黛玉與晴雯的友好,黛玉對香菱的指導,都證明了黛玉對人不是看她的身份,僅僅看這個人的心,這一點,即便當下,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每每讀《紅樓夢》,總想這世間當真有一個林黛玉,有一個史湘雲,卻又希望她們僅僅存在於書裡,因為彩雲易散琉璃脆,我不忍心看到她們的悲劇結局。

因此,不管是誰把後四十回給毀掉了,偶爾,我還有點感謝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