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供貨華爲Mate 20系列,中國柔性顯示產業「穩了」

京东方供货华为Mate 20系列,中国柔性显示产业“稳了”

北京時間17日晚9點,被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針對新款iPhone X發佈)判斷為“穩了”的華為Mate 20系列正式在倫敦發佈,與三款新品同時亮相的,還有京東方的6.39英寸柔性AMOLED顯示屏。該柔性屏分辨率1440 x 3120,像素密度達538PPI,19.5:9四曲面Notch,是目前手機屏幕中的“高配”版本。這款屏幕,果真也被用於此次華為Mate 20系列的高配版本——華為Mate 20 Pro上。華為Mate 20 Pro是新系列中主打拍照及照片顯示效果的手機,餘承東在發佈會上用四張PPT介紹了這款pro版產品的屏幕表現力以及由柔性AMOLED而引起的屏下指紋、抓握感好、高屏佔比等特點。

中國首家柔性屏商用對手機產業意義重大

京东方供货华为Mate 20系列,中国柔性显示产业“稳了”

毫無懸念,華為Mate 20 Pro搭載的柔性顯示屏來自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投建於2015年的該條產線是中國首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於2016年封頂,2017年5月點亮投產,2017年10月量產,是中國首條、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條實現量產的柔性顯示生產線。有關京東方為華為Mate 20 Pro提供顯示屏的消息,從今年年中開始就有傳聞,日前記者瞭解到,京東方是華為Mate 20 Pro柔性顯示屏的第一供應商。

屏幕作為手機核心部件,在多年發展中經歷了多輪技術更替,從無源TN/STN到a-Si LCD,發展到了現在的LTPS LCD和AMOLED。其中AMOLED尤其是柔性AMOLED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柔性代表著可摺疊、可捲曲等趨勢,給個人移動終端乃至所有電子整機產品更多的應用場景和無限的想象空間。截至目前,全球只有三星顯示(SDI)、LG Display和京東方三家企業具有柔性AMOLED面板供貨能力。奧維雲網(AVC)手機面板分析師哈繼青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2018年上半年全球柔性屏AMOLED出貨6000萬,三星佔據領先地位,但是,由於柔性屏的重要性,顯示領域的領軍企業LG Display和BOE均鎖定柔性AMOLED為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京东方供货华为Mate 20系列,中国柔性显示产业“稳了”

除了兄弟單位三星電子自用,SDI的AMOLED柔性顯示屏的目標客戶是蘋果和華為、OPPO、VIVO等中國企業,但是顯然,除了OV,手機領域最強勢的蘋果和提升勢頭最猛的華為都不願意受三星的牽制。目前手機供應鏈領域盛傳蘋果擬縮減新機iPhone XS(AMOLED屏)的訂單而加大iPhone XR(LCD屏)訂單,其很大原因便是與三星AMOLED屏價格奇高有關。而中國手機企業方面,IDC(中國)手機分析師王希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中國迄今為止有包括小米、vivo在內的四家手機企業推出過採用柔性顯示屏的手機,但目前在產的只有華為保時捷MateRS和OPPO Find X,其中華為mate RS用的就是京東方的柔性顯示屏。

“BOE提供給華為主流高端手機AMOLED柔性屏併成功商用,意味著國內面板企業在柔性屏上的崛起,這會改變三星一家獨大的局面,將來在OLED面板價格上也會形成一個更良性的價格體系。”哈繼青向記者表示。

柔性產線穩了,中國OLED產業穩了

如果說從投產到量產是產線工藝經受考驗的一小步,從量產到交付商用則是對產線乃至面板企業綜合實力考驗的一大步。

之前,由於某些國內面板廠商在向主流手機企業提供AMOLED屏幕的過程中遇到挫折,以至於外界對中國AMOLED水平持懷疑態度,而近年來,隨著更多OLED產線的成熟,我國面板企業在剛性AMOLED顯示的供貨能力上躍升一個臺階,目前已有中興、努比亞、錘子等企業的手機採用國產AMOLED屏,在手錶、頭盔等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供貨也在鋪開。但是,中國AMOLED面板並沒能真正進入國內一線、主流手機企業。

京东方供货华为Mate 20系列,中国柔性显示产业“稳了”

“此次京東方AMOLED顯示屏不僅供貨華為高端手機,而且是在柔性屏上實現零的突破,這是非常重大的進步。眾所周知,華為對產品的要求非常嚴格,顯示器件能達到華為接受、共同開發的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可以說是中國OLED產業的重大突破。”中國OLED產業聯盟常務副秘書長耿怡向《中國電子報》表示。

實際上,2017年10月26日,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產線的量產啟動儀式上,京東方就向華為、OPPO等十餘家終端企業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產品。按照手機領域的普遍規律,新屏幕交付品牌手機廠,論證週期少說要6個月時間,加上批量備貨所需的時間。而華為4月發佈的保時捷版Mate RS就已經採用過該產線上的柔性屏,此次又支持受眾面更廣的華為Mate 20 Pro的發佈、上市,在時間節奏上可以說完全符合手機面板的正常導入、供貨週期,可見中國首條柔性AMOLED面板產線在出貨、供貨節奏上基本上“穩了”。

供貨保證的背後是良率的保證。中國柔性AMOLED產線在2017年形成投資建設熱潮,繼去年10月京東方成都柔性AMOLED產線量產後,今年又陸續有維信諾6代線、柔宇類6代線、天馬6代線先後宣佈啟動運行、點亮投產、量產出貨,擺在中國OLED產業面前的最大問題,一是良率二是設備。但相比韓國AMOLED發展進程,中國OLED產業具有後發優勢,良率爬坡速度大大加快。去年10月剛量產時,京東方高級副總裁張宇曾向《中國電子報》記者透露,“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良率要高於國際同業產線初始量產的水平”。今年上半年,京東方相關人士在股吧互動平臺表示,“京東方成都6代柔性AMOLED產線已經量產出貨,良率爬升順利,綜合良率已超過70%”。而時隔半年後可供華為Mate 20 Pro順利商用,說明良率又上一臺階。

作為中國顯示領域的領軍企業,作為中國首條依靠自主技術研發的柔性AMOLED 產線,京東方穩了,中國的AMOLED產業也就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