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找夥伴app的目標是 以鄉村文化的載體,以村為基本單元,藉助“互聯網+”手段,把每一個鄉村的歷史由來、人物典故、特色風俗、特產美食、鄉村經濟等都發布到找夥伴互聯網APP信息平臺上,使每個村在平臺上建立一張屬於自己的“鄉村名片”。

聊城市各鄉村可藉助找夥伴互聯網APP信息平臺,將每個鄉村在平臺上統一入住,集中展示聊城的鄉村文化,發展鄉村農業,達到鄉村振興目標,使聊城鄉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鄉鎮概況

董杜莊鎮,位於莘縣西部,徒駭河北岸,距縣城20公里,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國務院在此立有“三界碑”。該鎮是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著名的農副產品集散地、中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2000年,撤鄉設鎮,改名董杜莊鎮。全鎮總人口3.35萬人,轄區總面積51.2平方公里,轄42個 行政村。

董杜莊鎮建國初屬莘縣五區;1958年2月屬俎店鄉;1958年9月屬俎店人民公社;1958年12月劃屬 範縣,屬俎店管理區;1959年3月恢復人民公社,仍屬俎店公社;1960年3月俎店、張魯兩公社合併,稱董杜莊人民公社(駐俎店);1961年7月復歸莘縣,改為俎店區;1971年撤區並社改為董杜莊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鄉時,將東北部33個村莊劃為俎店鄉,其餘42個行政村為董杜莊鄉;2000年10月撤鄉設董杜莊鎮。

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90公頃,總產值3770萬元;各種蔬菜大棚2076.8公頃,瓜菜總產18.5萬噸;全年造林46.13公頃;林果總產160噸。年末大牲畜存欄480頭,豬存欄1500頭,羊存欄2800只,家禽存欄49.6萬羽。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工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3%。工業總產值10.9億元,利稅3850萬元。

社會事業

董杜莊鎮有社區6處。有幼兒園10處,小學8處,中學1處,在校學生共35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農村文化大院42個,農家書屋17個。有中心衛生院1處,床位110張,衛生技術人員86人:農村衛生室25處。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名勝古蹟

韓王墓石刻群

位於董杜莊鎮梁丕營村北200米處,是唐朝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和其父左散騎常侍韓國昌父子的墓碑,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碑身與碑冠整石雕出,通高6.8米,寬2.13米,厚0.77米,碑文為歐體楷書,約2400字。碑冠為高浮雕蟠龍吸火炬,構圖雄渾壯闊,章法勻稱合理,線條遒勁有力,刀法嫻熟而又肯定,氣格恢宏瑰偉。另有一武士牽引石馬,馬身長2.45米,高1.70米,造型渾穆雍容,線條生動流暢,形象逼真傳神,充分顯示出上升時期中國中世紀石刻藝術的雄強和典雅之美。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三界碑

董杜莊鎮地處河南、河北,山東三省交界處,國務院於1990年勘立了標誌樁,2013年12月進行了更換。“三界碑”位於董杜莊鎮畢屯村西北3華里,三大區(華北、中南、華東)、三省(河北、河南、山東)、三縣(大名、南樂、莘縣)、三鎮(束館鎮、福堪鎮、董杜莊鎮)在此相接,像這樣涉及大區、省、縣、鄉鎮四個級別的三界首,在全國也很罕見,被稱為莘縣境內的一大地理奇觀。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曾廣福紀念館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位於董杜莊村東,於2010年4月開始建設,2012年8月30日開館。紀念館東西方向長77.8米,南北長187.8米,佔地面積21.9畝。由牌坊、平臺、主展館、文化長廊等景觀組成。平臺四周由石欄杆包圍,地面鋪設青石板,面積600平方米。主展館建築面積148平方米,紀念館以翔實的資料,豐富的史實,生動地再現了曾廣福同志光輝的一生,主展館內主要展示曾廣福同志一生中有紀念意義的物品,相關照片、有關事蹟等。紀念館分別被確定為“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聊城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莘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曾廣福紀念館的建成開館,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發展紅色旅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唐槐

位於畢屯村的唐代古槐,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古槐胸圍4米,冠徑12米,有“畢屯古槐罩三街”只說,傳說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抗擊金兵還在此樹下拴過馬。1994年修建臨觀路時為了使這一遺蹟保存完好,沒有將其挪動,文化部門專門為這棵古樹設了一圈柵欄。可惜2008年,一輛拖掛車將其撞毀。畢屯村現還存有兩棵古槐,一棵樹齡500多年,一棵樹齡300多年。

旅遊度假村

莘縣柏慶溫泉度假村位於中國西瓜第一鎮莘縣董杜莊鎮,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之地,東依京九鐵路,北靠濟邯鐵路、濟聊高速公路,南依齊南省道,聊濮高速穿越縣境,交通便利,轄區內有國務院勘立的冀魯豫“三界碑”,有閒適、恬靜的農村田園風光。莘縣柏慶溫泉度假村毗鄰曾廣福紀念館;南臨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唐末魏博節度使韓允中及其父韓國昌墓葬神道石刻群200m;北距西瓜博物館、馬本齋烈士陵園分別為1km和3km。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莘縣柏慶溫泉度假村,項目總投資1.2億元,佔地約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是集溫泉養生、生態餐飲、商務會議、休閒娛樂、養生保健、拓展培訓、農業科技、旅遊度假為一體的魯西平原生態溫泉旅遊度假村。 柏慶溫泉度假村現有設施建設八類,分別為:溫泉會所中心、養生理療中心、餐飲生態園中心、商務會議中心、休閒娛樂中心、拓展培訓中心、生態農莊中心、娛樂中心。其中,作為柏慶溫泉度假村的優勢產業,溫泉會所總面積18000平方米,室內溫泉有大小36個泉池,含怪異溶洞溫泉區、兒童樂園區、SPA水療區、天地五行區、中草藥溫泉區、瀑布拍打池、室內游泳池等9大板塊。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此外,養生理療中心主要以中草藥配合中醫針灸、按摩、推拿、刮痧等形式以達到美容美髮效果;餐飲生態園設有高檔包房30多間,特色廳餐桌6個,2個宴會廳,可容納1000多人用餐;商務會議中心擁有60套星級客房、大會議室1個、中小型會議室3個;休閒娛樂中心設有自選商場、健身房、檯球廳、棋牌室等多種娛樂項目;拓展培訓中心設有高空項目、地面項目、百米障礙項目、攀巖項目等多個大項目,以及空中抓杆、巨人梯等12個小項目;生態農莊建有10座室內溫室大棚,100畝室外觀光園,是集農業合作、觀光采摘、生產經營、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專業化農業旅遊基地。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柏慶創辦人“宋青福先生”2002年6月於北京創立“柏慶麗爾健康管理公司”,現擁有直營店16家,加盟店60餘家。致富不忘家鄉人,2009年3月,宋青福先生在莘縣投資柏慶農業,按照國家標準化建設農業示範區200餘畝;2015年元月柏慶溫泉度假村在莘縣正式營業。 莘縣柏慶溫泉度假村的正式營業,日均接待遊客達600-800人次,年營業收入可達2000萬,農產品銷售收入200萬,從業人數200餘人,其中吸納農村勞動力再就業180人,從業農民收入人均3萬元。2016年,柏慶溫泉幫扶貧困戶8戶,宋青福先生不僅給幫包貧困戶送去了慰問品,更是為每戶發放扶貧款3600元。柏慶溫泉度假村的成立,不僅帶動了董杜莊鎮經濟發展,也為周邊村鎮解決了勞動力過剩的問題,推動了董杜莊鎮人均收入的不斷提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傳說故事

武師劉魁軼事: 劉魁是一位清朝乾隆時期在董杜莊一帶有名的歷史人物。他出身貧寒,常受人欺辱,因此立志到少林寺學身好武藝,並德藝雙修,其故事一直流傳至今。現選幾個故事以饗讀者。

初露鋒芒

話說劉魁苦學武藝幾年,一心要回家鄉榆林村報答父母鄉里。在回家途中路過束館鎮,他想在集上買些果點回家孝敬母親,走著走著遇見了他村上一個前來趕集的人,這個人是他小時候的好朋友,兩人相見,十分親熱,他問劉魁:“這些年你去哪裡了,可把我想壞了。”劉魁告訴他說:“在家活不下去了,我就直奔少林寺學藝去了。離家這幾兒年我母親還好嗎?那個惡霸還那樣壞嗎?”同鄉告訴他:“自從你走後,咱村的人對他一片譴責,在眾人的怒斥聲中,他已經收斂了許多,也不大敢惹是生非了。咳,那人天生的壞水,還能變好?你的武藝學得怎麼樣了,能敵得過他嗎?”劉魁對他的同鄉說:“你把城門關上,讓我試試。”說著,同鄉把城門關好對嚴。劉魁站穩運氣,對著城門上去一掌。兩扇足有千斤重的大門飛快敞開,撞在牆上又迅速反彈過來,對的嚴絲合縫。周圍觀看的人個個無不瞠目結舌,驚歎不已。

劉魁回家後,見過母親,訴述離別這些年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母子團圓,家庭平安無事,劉魁白天忙於農活,早晚孝敬於母親的膝下,他牢記師傅的教誨,並沒有找他的仇人報仇。劉魁雖然忙於農活家務,但始終不忘習武強身,就是在用轆轤澆水時,還用轆轤把打自己的手臂。 一天,劉魁正在用心澆他家的菜園時,當年時常欺負他的那個地痞路過這裡。他看見劉魁便出言不遜,罵道:“你小子從哪裡冒出來了,是不是又回家找打來了。”說著就想動手。劉魁一看是他,心想,是剎剎他威風的時候了。劉魁放下轆轤,正色對他說:“你小子還是惡習不改,橫行鄉里,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你劉爺爺的功夫,讓你長長記性,小子,吃你劉爺爺一指頭。”說著用食指一點,那小子後退了十幾步遠一腚蹲在地上,老長時候沒有爬起來。

當他醒過神來,爬起來就跑。劉魁心想,還得教訓他一下,就說:“雙橋好過,獨木難行,讓我再補你一下。”說著追了上去,這個地痞早已知道了劉魁的厲害,那敢怠慢,撒腿逃竄。殊不知,他的跑速怎能跑過劉魁。劉魁平時走路腿帶一雙三十斤的鐵瓦還健步如飛呢。這個地痞在前邊跑,劉魁就在後邊追,不遠不近,總離他有五、六米遠。這個地痞也不是等閒之輩,他用出了吃奶之力,圍著村子轉了三圈,劉魁還在後邊緊追不捨。累的那個地痞氣喘呼呼,上氣不接下氣,只好跪地求饒:“劉魁爺爺,饒了我吧,今後小子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再看劉魁,氣不喘、色不變。劉魁見他祈求饒命,真想一掌結果了他的狗命,但他沒有這樣做,他牢記師傅教誨誨,把這個惡人訓斥了一頓放了他。這個地痞感恩劉魁寬宏大量,從此改邪歸正,再也不敢做壞事了。

遺憾終生

劉魁雖然牢記師傅下山時的教誨,在收徒學藝中,認真傳授武功,重視學生武德培養,發揚光大了少林武術,但在徒弟之中,魚目混雜,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他教過的弟子中,就有兩個不成器的敗類。那就是黃河以南的兩個徒弟,他們二人都是富家子弟,從小嬌生慣養,到大養成了一身壞習慣。家長為了教育他們,慕名把孩子交劉魁來教養。劉魁接收兩人後,從嚴要求,這兩個徒弟開始還有些沮喪,但時間一長,他們就又舊病復發,無論習文還是練武都不當一回事。劉魁看在眼裡,急在心中,對這兩人教訓要求更加嚴格。兩人迫於師傅的威嚴,勉強有些收斂,但內心還是不聽教誨。三年過去了,這二人自認為什麼都學成了,實際上只學了皮毛,根本沒學到什麼真本領。他們執意要走。劉魁一看此徒不可教也,就放了他們。

這兩個人回家後,如同出籠的鳥,不多長時間就胡作非為起來。並且整天在眾人面前顯示自己的武功。在鄉里欺男霸女,幹了不少壞事。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對於這兩個惡棍,早已臭名遠揚。當地人對其也早已深惡痛絕。一天這兩個小子又行強霸民女之事,被路過此地的強人狠狠地痛打了一頓。個個頭上臉上滿是血,險些送了性命。圍觀的群眾無不稱快。這兩個惡人當場在眾人面前出了醜態,顏面盡丟。這兩個無恥之徒哪受過這樣的屈辱,待傷好後,打聽到這個強人的下落,當下一合計,直奔師傅而來。他們見到師傅,訴說受辱之屈,並且以激將法說:“這個強人如何逞能誇口,對師傅出言不遜,辱罵師傅是無名鼠輩,無德無才。”劉魁是個聰明之人,又深知這兩個小子不是什麼好鳥,聽後把臉一沉,細加盤問,在劉魁的再追問之下,這兩人才說出了實情,屈膝向師傅求饒。劉魁對其兩個惡徒敗類痛斥一頓,差點廢了這兩個惡徒。不成想這一仁慈為自己種下了命喪他鄉的惡果。

趕走惡徒後,平平安安過了幾年,日子過得還算順心。母親八十壽終,劉魁送走母親,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雖然一生習武,但體力也大不如從前了。一天,河南的那兩個徒弟又來拜訪劉魁,他倆見到師傅之後滿面春風得意,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好話說盡,說他們兩人如何聽從師傅教誨,改邪歸正棄惡從善,從此興家立業。並給師傅送上了厚禮孝敬,還一再邀請師傅到他們那裡遊玩幾日,給他倆一個孝敬師傅的機會。這兩人在師傅面前一唱一和,像演雙簧。說得劉魁沒了注意,也是他命該如此,加上常年在家有些煩悶,想想到外邊走走,散散心,就答應了不規之徒的邀請。告別家人,一路南行。一路上,這兩個徒弟鞍前馬後,關心照顧,大獻殷勤,下店後送飯獻茶,洗腳展被,關懷備至。走了幾天,劉魁離家越來越遠,可他離死亡卻越來越近。

這天,師徒走了一天後,找了一個小店住了下來。劉魁下車後,兩個徒弟還像往常一樣,對師傅照顧的很好,其中有個徒弟提議說:“師傅,今天走了一整天的路,車馬勞頓,也都累了,今晚不訪辦桌酒席,小飲幾杯,以解行路勞累如何?”劉魁心想:“這兩個徒弟一路照顧自己,今天暢飲幾杯也未嘗不可。”也就答應了他們的請求。酒宴時,師徒暢談師生情誼。談話十分投機,飲酒也就失去了控制,不覺酒性發作,手腳也就不聽使喚。正當劉魁昏昏欲睡時,他的兩個徒弟頓起殺心。先拿來繩索把劉魁捆了個結結實實。其中一個徒弟衝著劉魁就是一拳說:“師傅,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在你臨死之前,我讓你死個明白。你可記得,徒弟有難,邀你相助,你不但不幫,反而對我倆橫加指責,讓你的兩個徒弟在人面前丟盡臉面,拾不起頭,無法做人。今天你也嚐嚐有名的武師死在自己無名徒弟手下的滋味。”說著,手起刀落,鮮血頓時酒滿一地,這個武功高強,威名遠揚的一代武師竟死在了這倆惡徒之手。留下令人扼腕的遺憾。

“找夥伴”鄉村文化振興——西瓜之鄉董杜莊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