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各國車輛安全評價體系

中國交通部官方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超過20萬。因此對於消費者而言,選購一款安全的車至關重要。而究竟何為安全的車,則常常需要汽車碰撞測試評分來衡量汽車的安全性能。

目前全球比較知名的碰撞測試有中國的C-NCAP、歐洲的E-NCAP和美國的IIHS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新登場的C-IASI體系被稱為“中國版的IIHS”,也有聲音稱,C-IASI系統將顛覆原來的C-NCAP成為最為權威的評測體系,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解讀一下這幾套碰撞測評體系。

根據各國道路事故情況各有側重

目前關於汽車的專業碰撞測試有很多,而各個測試機構都有其獨特的“鎮家之寶”碰撞項目,如今就來尋根溯源,詳細對比他們的“家底”究竟如何。對比之前需要明確的是,標準沒有好壞,只有在一定的經濟成本的限制下,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對人身的傷害,才是判斷測評標準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因素。

首先在歐洲,認可度較高的是E-NCAP,這是出現比較早的汽車評測機構,也被公認為是目前最權威的測評體系。E-NCAP特別注重對兒童的保護,凸顯了“以人為本”的特色。測試時,E-NCAP機構採用匿名的形式向經銷商購得車輛,以此避免作弊的行為。正所謂薑還是老的辣,E-NCAP的評測標準相對比較完善,其測試結果也被世界各地所信服。

在國內,比較權威的汽車安全評測體系是C-NCAP。由於中國的道路情況和歐洲的道路情況較為相似,因此C-NCAP的評測標準也是在借鑑E-NCA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在有些測試項目上甚至比E-NCAP更為嚴苛。比如2018年新規中的側面碰撞的可變形壁障對於車身結構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還將電動汽車碰撞後的電安全納入了評分方案,因此如今想要獲得C-NCAP的五星評價,真有需要兩把刷子。

IIHS則是美國的評測系統,其作用是讓汽車保險費率與汽車安全設計水平匹配起來。其中,針對美國國內的道路事故情況,IIHS尤為重視25%小重疊碰撞測試。這種小區域重疊偏置碰撞避開了典型車輛的主體緩衝結構,因此對車輛車身結構設計以及乘員艙保護程度等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與其他國家的測試體系不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由於IIHS的組建方來自美國的保險機構,也會因此側重保險公司的利益。

而最新誕生的C-IASI全稱為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共同推出。C-IASI也被稱為“中國版IIHS”,因為IIHS中特有的25%偏置碰撞以及車頂靜壓測試都原封不動地出現在了C-IASI中,這也意味著對於車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且和IIHS更為相似的,C-IASI的組建方之一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的股東來自國內的八家保險公司,這也意味著其也是從保險視角出發的碰撞測試,重點關注車輛撞擊後修復給保險公司帶來的直接成本。

深入解讀各國車輛安全評價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C-IASI的測評項目包括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車內乘員安全、車外行人安全和車輛輔助安全四個方面。不過近期C-IASI的測評結果僅公佈了關於碰撞方面的信息和得分,與消費者切身利益相關的維修經濟性指數的結果並未公佈。對消費者而言,C-IASI出現後自己的保單內容和保險費用是否會發生改變,也是需留心之處。

C-IASI能代替其他測評嗎?

事實上,各個國家的評測系統不同,源於國家的實際道路駕駛情況千差萬別。

比如美國許多州的交通法中並未強制駕駛員佩戴安全帶、很多十字路口沒有紅綠燈等,而IIHS則是完全基於美國特殊的道路交通狀況以及美國特殊的法規而設立的一項標準。在美國實際道路駕駛事故中,25%側碰的發生概率比較高,事故造成的重傷和死亡率也很高,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測評系統非常注重25%的側碰。而在中國的道路事故中,25%小重疊碰撞的發生概率較低,同時追尾等100%碰撞情形則十分常見。針對這一情況,C-NCAP測試中有著十分嚴苛的正面碰撞。

深入解讀各國車輛安全評價體系

深入解讀各國車輛安全評價體系

深入解讀各國車輛安全評價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IIHS測試中,日系車經常能獲得較高的評價,而在和IIHS相似的C-IASI的碰撞測驗中,獲得最高評級“G”的車型豐田凱美瑞和本田雅閣也均為日系車。因為美國是日系車最重要的市場,專為美國路況和法規量身打造的日系車也更易脫穎而出。

由此可知,由於國內外法規及國情的不同,車輛具體配置的要求也存在差異,最終的碰撞成績其實不能完全代表車型在國內法規及路況下的表現。事實上,即便同一車型在不同國家的測試結果也千差萬別。換言之,即使在一個國家通過測試獲得五星的車子,如果沒有經過其他國家標準的適應性改造,也很難取得好的成績。以思域為例,其在IIHS系統中獲得了最高等級“G”的評定;但在2017年的E-NCAP測試中,思域僅獲得4星評價。

總體而言,C-IASI的發佈有其積極的意義,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保費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現在美國只有一套標準,在中國則有兩套標準,這也意味著未來對國內車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後續,C-IASI碰撞測試很可能與C-NCAP互相吸收借鑑,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碰撞測試的標準化和完善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