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學習」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與根本遵循

「肇庆学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与根本遵循

「肇庆学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与根本遵循
「肇庆学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与根本遵循

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題鮮明、內涵豐富、邏輯嚴謹、意蘊深邃,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系統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為破解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為推動人類現代化進程貢獻了中國方案。

1、切實回答了生態文明建設

“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

面對人與自然關係衝突、生態系統被人為割裂的現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人與自然關係演化和生態系統建設的角度,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這就統籌考慮了自然生態各要素之間、各生態系統之間、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生態系統之間相互聯繫、彼此支撐的關係,揭示了生態系統內在的演化規律,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又是生態文明建設追求的效果。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複雜、艱鉅的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並強調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與實踐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具體要求。

2、強調把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統一起來

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提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重要論斷,深刻闡明瞭生態環境本身具有生產力的屬性。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為,生產力不僅包含著社會經濟生產力,也包含著自然生態生產力,是兩者的有機統一。把生態環境內化為生產力的要素之一,對社會主義生產力理論具有開創意義。在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過程中,自然環境優越,自然生產率就相對較高,自然生產力就更發達,就更有利於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這一重要論述在矛盾中找到了統一之法,在對立中找到了轉化之機,在兩難中找到了雙贏之路,既是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辯證關係的生動表述和理性取捨,也是對生態環境內化為生產力要素之一的充分肯定。可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體現了對人類的發展與自然資源的利用之間矛盾的深刻認識,凸顯了對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觀點的靈活運用的辯證思維。

「肇庆学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与根本遵循

3、強化宗旨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目前,我國物質產品生產能力強大,生態產品卻出現短缺。為了順應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新期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為此,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肇庆学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与根本遵循

4、增強風險意識,明確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汙染的緊迫性和艱鉅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要有效防範生態環境風險。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

黨的領導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根本政治保證。要全面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強領導,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領導幹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

「肇庆学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与根本遵循

5、堅持生態自覺,貢獻中國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成效並不穩固。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這是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挑戰艱鉅、任務緊迫、難度提升的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是對包括生態思想自覺和生態行動自覺在內的生態自覺的充分體現。

綠色發展正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制高點,未來各國圍繞能源資源、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等生態環境問題博弈日趨激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張。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運用於全球氣候治理問題上,就是要通過科技創新,走包容、共享和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道路。總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既提供了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生態戰略指向,又拓展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國際合作共贏的視野和途徑,積極為人類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王叢霞 寧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肇庆学习」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与根本遵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