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中國”: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提速

文/馬進彪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大會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會議強調,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我們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新華社5月19日)

建設“美麗中國”: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提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民之所想、所盼、所急,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方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不僅要從生態環境中獲取,而且還要為生態環境付出,創造條件使生態環境得以休養生息,是實現可持續獲取的必然,而這樣的理念,在這次大會中得到了更廣泛的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即是科學的理念,也是為政的理念,二者相互促動,最終將歸一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和普惠的民生福祉。

很長時間以來,由於發展思路的瓶頸,使很多地方走進了先發展後治理的落後模式,而對於社會整體來說,卻不得不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這無限加大了後期治理的成本,並且,即使這樣,也會留下很多不可逆轉的深層問題。事實說明,落後的發展模式,本身也是不可持續的方式,不管創造了多麼巨大的經濟效益,日後也不可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長遠需要。

而這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釐清了很多基本問題,同時更是提出了諸多長遠的規劃和戰略方案,這種思路的開拓,本身就是對科學發展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具體踐行。由此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的可承受力,而環境的可承受力又來自於人們對它的保護,過多的索取會對未來相當長時期的發展構成透支,而必要的保護和休養生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理念,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民生福祉。

這次大會還提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由此可以看出,法治思想已經完全貫穿其中,任何戰略目標的現實,都離不開制度的創新,離不開制度的執行,更離不開法治的護航,而這次大會提出的這些基本內容,是一個相互促動與相互交織的多維度立體治理結構,它的科學性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