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諾人壽發布中國老齡化新洞察

(2018年10月17日 深圳)近日,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信諾人壽”)發佈《招商信諾2018中國健康指數白皮書》,該白皮書主要針對中國一至四線城市25-55歲之間的職場人群展開,分析了壓力之下中國職場人群的健康狀態,為其提出了客觀有效的健康參考與建議。適逢重陽節,承襲敬老傳統,招商信諾就報告中關於職場人對老年生活的態度展開了更為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中國女性應對老齡化的態度更積極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正在以每年0.6%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4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將達到頂峰。老齡化問題,與中國職場人群息息相關,職場奮鬥30、40年的成果將決定退休後的生活品質。

整體來看,82%以上的職場人群對於老去以後的生活抱著健康的態度,與男性相比,女性應對老齡化的態度更積極。

招商信諾人壽發佈中國老齡化新洞察


於此同時,報告也和美國的同類型人群相關數據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中國的職場人群在老了以後“與朋友更少交往”、“依賴處方藥”、“喪失活動能力”等較為負面的預期上比美國人更加樂觀,然而在獨自生活的預期上,比美國人預期更高。從某種意義上,這反映了現代職場人群在成家立業傳統觀念上的變化,一部分人主動選擇獨自生活,還有一部分人則由於男多女少的人口結構、所在環境相對封閉等原因而被社會網絡隔離,調查中,這種情況在千禧一代、男性、三 / 四線城市的受訪者中相對更嚴重。這都為相當一部分人群如何獨立養老帶來了新的難題。

招商信諾人壽發佈中國老齡化新洞察


國人的養老準備仍不充分

傳統的家庭觀念讓中國目前的養老服務體系還是以居家養老為主。中國職場人群有43%希望和伴侶相互扶持,26%希望由子女來照顧自己;同時,也有9%的人認為沒人會照顧自己。相較之下,有16%的人較為具備現代養老理念,會選擇專業看護照顧自己,其中,主要為居住在一線城市或將退休的受訪者。

招商信諾人壽發佈中國老齡化新洞察


當談及未來如何支付老齡醫療費用,71%的受訪者計劃用自己的儲蓄和個人健康保險來支付,其中25-34歲的年輕一代更傾向於這種想法。而自己的儲蓄佔比最高,在各個年齡段中,都超過41%的比例。自身的儲蓄如何在未來幾十年增值,或者僅僅是保持現值,則需要有條理、有規劃地進行投資與規劃方可實現。

招商信諾人壽發佈中國老齡化新洞察


具體到對老齡財務準備的程度,調查顯示,大約六成的中國受訪者聲稱在財務上已經準備好,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5%。其中,不同年齡層都大約只有六成的受訪者表示準備好了;二、三、四線城市的受訪者對老齡財務的準備不如一線城市;與女性相比, 男性的準備較為不足。而那些認為自己老齡財務準備好的受訪者,有充分信心的不足50%,且特別擔憂退休資金充足性、經濟環境對財務現狀、規劃的影響,以及失業時的工作保障。

招商信諾人壽發佈中國老齡化新洞察


年輕人需為晚年幸福生活提前規劃

由此可見,中國職場人群的養老問題仍不可忽視。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發佈的《老齡藍皮書: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2018)》稱,當代中國老年人依然面臨:收入水平總體不高,因老返貧、因病致貧風險較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數量較大,照護服務需求持續上升;宜居建設滯後、全民對老年期生活準備不足等等。這些問題反映到職場人群當中,則表現為對老年生活的擔憂、財務準備不足、且不懂得如何做出清晰的提前規劃。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需依靠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則需要保險行業稟著專業、認真的態度用養老保險產品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自身需建立主動、完善的養老保險知識和判別能力,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對此,招商信諾人壽副總經理兼總精算師、首席市場官蔡廉和表示:“養老是全社會需共同面對的大問題。我們國家和政府已經在行動:不但在社保方面有相應的政策,而且針對不同的養老需求,各種日照中心、養老兼養模式以及遠程照護體系也都在探索和實施中。職場年輕人在自己奮力打拼之外,還要考慮現實父母養老和未來自己養老的問題,單純的焦慮沒有任何幫助,我們也要行動起來。通過了解父母以及自己的需求,多多瞭解和關注身邊和社區的養老建設、掌握保險知識、做好提前規劃,把幸福和保障握在自己手中,這正是招商信諾人壽的努力方向。我們希望能通過在專業健康保險領域的精耕細作,用我們的知識、技術、創新力為中國的職場人群帶來真正的保障、健康、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