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的经典诗文,蒲松龄那篇实在写绝了

关于地震的经典诗文,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一段经典描述。

《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矜之人,胡憯莫惩?

……

关于地震的经典诗文,蒲松龄那篇实在写绝了

唐宋两朝都没什么关于地震的经典诗文,直到元朝的杨维桢写了一首《地震谣》,表现了诗人的赤子情怀!

元·杨维桢《地震谣》

四月一日南省火,七月一日南地震。

地积大块作方载,岂有坏崩如杞人。

如何一震白毛茁,泰山动摇海水泄。

便恐昆仑八柱折,赤子啾啾忧地裂。

唐尧天子居上头,贤相柱天如不周。

保国如瓯,驭民如舟,吁嗟赤子汝何忧。

再到清朝,“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蒲松龄做了一篇纪实文章,把地震的过程写绝了,让人如临其境。

关于地震的经典诗文,蒲松龄那篇实在写绝了

蒲松龄《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已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关于地震的经典诗文,蒲松龄那篇实在写绝了

汶川大地震后,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诗文,不忍消费。祝祖国繁荣富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