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腾笼换鸟”战略 发展宝兴工业经济来源

四川新闻网雅安9月12日讯(许玉芳 韩丰 文/图) 一片落叶知金秋,金秋的宝兴依然蓝天白云,秋高气爽,近日,笔者走进熊猫老家,步入工业园区,一片崭新面貌映入眼帘:一排排崭新的厂房,忙碌的车间,摆放整齐、排列有序的产品……

实施“腾笼换鸟”战略 发展宝兴工业经济来源

近年来,宝兴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打“硬仗”、补“欠账”的精神状态,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县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2018年,宝兴县发改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方略和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县委“1146”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年”,推进绿色发展振兴,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工作,全力做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各项工作,注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全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紧密围绕“工业绿色化”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1%。传统主要产业产品荒料、各类板材和碳酸钙产量分别达12万立方米、490万平方米、89.5万吨,汉白玉产业实现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18.9%。经开区宝兴园区启动建设,工业用地制约因素得到解决。总投资1.5亿元的正兴汉白玉产业园竣工投产,三兴汉白玉产业园完成场平,灵关工业园区产值达46.4亿元,同比增长25%。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年完成技改投资3.44亿元,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0.08亿元。引进广东华锋与剑锋制箔战略合作,引进香港昊天集团全资收购汉龙公司。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新增产值上亿元企业2家,易达光伏公司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累计为33家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1.76亿元。装机10.5万千瓦的华能民治电站投产运行,全县水电总装机达到126.37万千瓦。

据悉,2018年宝兴县发改局将继续坚持走绿色、清洁、循环发展之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工业提质增效。注重产业培育,鼓励矿山企业采取硐采等开采方式,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力争年产荒料达到12.5万立方米以上;进一步延长石材产业链,做好汉白玉产业整体升级和下游产品开发,力争年产各类汉白玉板材500万平方米、碳酸钙90万吨。改造提升灵关工业集中区,大力开展园区环境整治和绿化工程,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加快经开区宝兴园中园建设,按照园区产业定位,积极招大引强,努力形成新的投资和经济增长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和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支持企业加大技改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亿元。抓好汉龙公司15万吨碳酸钙项目、剑锋制箔250万平方米高中低压化成箔项目、易达光伏2.4万吨高纯硅生产线项目。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对单位能耗小、经济社会效益贡献大的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优先给予扶持。深挖“东方白”“宝兴白”等名牌产品的潜力,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类石材展销会,自营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争突破6000万美元。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税收上亿元企业实现“零”突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实施“腾笼换鸟”战略 发展宝兴工业经济来源

据发改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宝兴县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建设“生态强县、美丽宝兴”为总揽,按照县委“一个奋斗目标、一个主题、四件大事、六大提升工程”的总体发展思路,努力提高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审视宝兴近几年的发展,纵向比变化大,横向比有差距,“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全面”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既要主动“抓紧转”又要坚持“加快追”,务必在提质增效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快速发展。同时应看到,由于宝兴县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是工业结构调整滞后,各方面要素供给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明显降低。工业和技改投资下降明显。一是宝兴县灵关工业集中区企业大部分为新建厂房,导致后续工业投资和技改项目入库严重不足。二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政策的影响已显现。宝兴全县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其中92%的幅员面积划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82%的面积为核心区。新项目引进难、落地难;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工业投资难以为继”。

当笔者问宝兴县发改局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时,相关负责人说:(一)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一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储备。牢固树立有项目才有投资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项目年”工作部署,根据宝兴实际,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和国家重点生态能区等的要求,把文件转化为项目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梳理项目,进一步强化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储备一批项目,滚动建好项目库。进一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对已经储备的222个估算总投资1158亿的项目,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项目的可行度,分门别类地加快推进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的成熟度。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争取。牢固树立变储备项目为争取项目的意识,准确把握上级资金支持的投向和投量,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在前期与省级发改、林业、水利等部门汇报对接的基础上,完成了2017年、2018年重点投资项目编报,重点培育大项目、能有效支撑经济发展的项目,并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支持。交通方面,重点围绕投资8亿元的川西旅游大环线夹金山道建设项目,灵关老大桥改造提升、S210线中修等项目;水利方面,宝兴河6公里堤防建设;林业方面,重点围绕投资100亿元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项目;国土方面,重点是投资2亿元的陇东先锋的地质灾害治理;城建方面,灵关汉白玉特色小镇等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促进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落实项目联系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制度,实行乡镇、部门项目工作“一把手”负责,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项目落地实、进度快,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明礼乡庄子村通村公路改建工程等项目已开工建设,经各单位努力,2017年9月省市重大新开工项目已达到5个(1-8月仅有2个开工建设)。项目工作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分析。抓好要素保障。切实做好企业生产经营要素保障,加强项目建设监管,确保各类项目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实施“腾笼换鸟”战略 发展宝兴工业经济来源

(二)多举措抓工业增加值增长。一是继续加强规上和小微企业培育,将新增入规企业作为提升工业增加值的载体。鼓励支持企业提升生产水平,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二是拓宽销售渠道。借助环石通等企业在沿海建立的窗口企业,整合本地石材资源,积极拓展国外市场。三是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推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银企合作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难题;投入资金对矿山公路进行改造,加大国道351管控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原材料的保障问题。四是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尽快形成更多实物量。

(三)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狠抓工业投资增长。一是推进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宝兴“园中园”建设,解决宝兴县招商引资土地制约,积极对接产业转移,抓好项目落地工作,尽快形成实物量。二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抱团发展,建设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更大规模的生产线,共同抵抗市场风险,形成一批新的“大企业”,从而形成新的工业投资。

(四)加快飞地园区建设,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尽快搭建飞地园区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同步启动园区厂房建设、工业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土地红线、面积和权属、资金凑集;制定完善园区的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和厂房设计要求,积极探索入园企业退出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