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唐 白居易

今日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气候特征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还是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得准确,他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在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明显较多;而在最高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显得重要。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饮食养生

暑天,运用饮食的营养作用养生益寿,是减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方法。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可见粥养对人的重要。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适宜“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较低的运动。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今日大暑,与你分享一份诗意的清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