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手機電池第一次充電,有必須充12小時和充滿即可,這兩種說法,你怎麼看?

龍族社


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剛買回來的手機要像之前一樣必須充滿12個小時嗎?

這種說法就像我們之前說的一樣,手機買回來之後要三次充電三次放電,這樣才可以激活電池,還有就是手機每次必須要把電池的電量用完之後再充電。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是針對的是以前的手機,之前很流行這樣的說法。

目前在售的智能手機,電池基本均為鋰離子或者鋰聚合物電池,鋰電池不存在老式鎳氫、鎳鎘電池的記憶性。所以不需要激活,也不需要過充。也不需要人們把電池用完然後才能充電,所以對於人們所說的,把電池的容量用完之後在充電,對於現在智能手機的電池是不適用的。

對於現在的鋰離子電池不可過充過放,這樣均會對電池壽命造成影響。因為鋰電池壽命是按充放週期計算的,目前電池的循環週期為500-800次,例如3000毫安,從0充到3000,那麼,壽命就減少一次。


那麼怎麼樣的充電方式才是正確的呢!才能增加電池的壽命呢?

一、其實我們按照正常的充電方式就可以了,不需要有特點的充電方式,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現在智能手機,在手機衝完電之後,充電器就會停止充電,並不存在鎳電充電器所謂的持續10幾小時的“涓流”充電。

但是還是要儘量避免這樣情況出現,因為我們誰都無法保證充電器的質量問題,會不會對電池造成傷害。所以充電的時候,如果手機提醒電池電量過低的話,就要及時充電,不能等電池電量用完之後,在進行充電。

二、玩遊戲或者是運行大型文件的時候,造成手機的發熱情況,這樣的情況下,儘量讓手機降到常溫狀態下,再玩或者是再用,避免因為手機主板溫度過高,造成電池的損耗增加。

三、不能充電玩手機,這樣會造成電池額外的負擔,充電的電流會增大,造成手機溫度過高,是不是有時候會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充電玩手機手機會發熱的情況。這就是造成的手機電池的額外負擔,而且嚴重的時候會造成手機爆炸。

四、使用原裝的充電器充電,因為如果不是原裝的充電器的話,電壓和電流的溫度會飄忽不定,也會造成電池的損耗。而且儘量不要使用充電寶和電腦的USB插口給手機充電。

五、溫度過低的問題,除了氣溫太低會讓手機電池暫時停止使用之外,如果從過低的室外溫度進入到室內,會使得水汽凝結到手機上,進入主板中使手機受潮,因此會發生突然死機甚至無法開機現象。

iPhone根據蘋果官網提供的數據顯示,iPhone正常工作溫度是0~35攝氏度;最佳使用溫度是22攝氏度;非工作溫度是-20~45攝氏度。

華為給出的-40-70攝氏度但是隻是實驗的數據,畢竟有些手機的材質在70度的環境下,可能面臨“爆炸的危險。

所以也要避免手機出現在溫度過低或者是過高的環境中。


總結

當然每個人的工作環境都不是一樣的,儘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或者是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按照上述的方法充電。也避免手機處在高溫狀態下,或者是溫度過低的狀態下。或者是溫差比較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電池出現上述的問題。


回答完畢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和觀點,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們互相交流和學習,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幫到正在看問題的你,如果有幫助到你,可以點贊關注證明你曾經來過

科技數碼隨時答


應"龍族社達人"邀答!

鋰離子手機電池第一次充電,有必須充12小時和充滿即可?兩種說法你怎麼看?

我第一次買手機,記得說明書中有對新鋰電充12小時再放完電再充滿的說法,我找了一大堆說明書,可沒找到,只找到了鋰電池的使用時間長短受溫度影響,鋰電池的常年存放要放完電後,一年還要確保充放一次!這裡的放完電,不代表放到零,因為手機顯示10%時電池正達虛電3.6V。

對於充12小時的說法也可能是當初鋰電池剛問世,廠方說法也不一定完全合理!實際當電池製作好充上電液後就相當於一個蘋果或一個土豆,插上金屬針就測到電壓一樣,一開始只不過是虛壓,電流太小。鋰電池製作完成後,外面還加裝了集成保護電路,限制在4V以內不允許過充,當電壓平衡時就截止不充,對於要提出充12小時的理論也沒有成立的理由。所以我認為新電池只要按正常充電,當滿100%後最多延長一小時吧!實際保護電路截止了再充也沒有用!

保護電路確實神,我給汽車的LED燈組(8個燈珠16V)用調壓送電,當加到17V時自動截止不亮,當從二十幾伏向下降壓自16.5v時自動點燈。這就是現代技術的進步!

我們要知道所有電池(包括電瓶車)都有充電限制的,但加裝了平衡保護電路,充電就安全了,最起碼你多充了幾小時不會出問題了!





許科雲


手機第一次充電必須充12個小時,這個說法在以前是正確的,現在電池更新換代後,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80年代和90年代,手機電池以鎳鎘,鎳氫電池為主。那時手機第一次使用前,電池要進行一次長時間的充電,然後每隔1個月,要進行一次深度的充放電,不然手機電量就會降低。

這種記憶效應在早期的鎳鎘電池最為常見,中期的鎳氫電池有些微影響,而到了後期的鋰電池時代,便不存在這一問題了。


而且根據鋰電池的特性,我們反而要避免這種深度充放電。手機有硬件進行保護,過充情況不會發生,用戶只要注意別進行過放就可以了,也就是儘量不要在電量20%以下使用手機,特別不要在5%電量以下使用手機,會對電池造成不可逆損傷。


文森特_瓦倫丁


不請自來~

首先,鋰離子電池第一次充電無需刻意充12h或者是充滿,如果一定要在這兩個裡面選一個,那就是充滿即可!具體的解釋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關注我進歷史文章查看;

其次、電池在出廠之前都會進行化成、分容等工序(相當於對電芯進行首次充放電,激活電芯

),電池到客戶手上的時候是具備一定的電量的,而且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充電了,電池可以直接使用不用刻意去充電。

第三、電池需要充12H,甚至充3次等觀念是來源於鎳電池(鎳氫、鎳鎘),由於該類電池具有記憶效應,前幾次使用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長時間充電,且需要等電使用完了再充;而無記憶效應則是鋰離子電池的優點之一,因此無需刻意充電;

第四、淺充淺放才是延長鋰離子電池壽命的正確使用習慣;即不要過充,不要過放電;目前正規廠家的電源都具備防過充的能力,充滿後會自動停止充電,過放電就是不要等到電池沒電了再去充電;而夜間是大家會長時間充電的場景,晚上用電量小,電網的電壓會有一定的波動,有可能會引發過崇拜,導致電池爆炸,所以晚上充電最好不要放在離人太近的地方(雖然概率很低),且需使用正規廠家的充電器


進擊的工程師


這種說法都是按喜歡思維做事情原來的鎳鉻電池和鎳氫電池第一次需要激活,需要長時間小電流充電。但現在的鋰電池沒有必要,電池內部都有保護電路,可以防止過壓充電,欠壓放電,短路保護等功能。放鋰電池充滿時,電池內部的保護電路動作,停止充電這是無論充電器再插多長時間都不會再充電的。充電器長時間通電只會浪費能源,還有可能過熱過壓損壞。


徐州菲克斯


這個問題,我覺得沒必要那麼糾結吧?手機沒電了就充電,充滿電就使用,我覺得就這麼簡單。


以前買手機的時候,賣手機的老闆都會說新手機拿回去一定要把電用完了再充電,充電要充十二個小時再使用。但是我從來沒有遵守過,有電就玩,沒電就充電。買個手機就是用來玩的,那麼小心翼翼還真的不如把它好好供起來。


行無止盡


要是名牌電池電芯,出廠之前已經做了激活,無需12小時充電,提示充滿電,再保持半小時到四十分鐘拔下來肯定充滿了。隨用隨充,不需要刻意保護,但是有一點要儘量避免,電池不要低於10%的電量充電,就是對電池的保養了。另外不著急就用慢充,對電池也好。


韓大劍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