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十月初的全体教员大会上,北京赫德的常丽华校长朗诵了这首里尔克的《秋日》,窗外正是秋日里如洗的碧空和层叠的云。

在生活中常常升起诗意的感触,这样的北京赫德,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这里的老师是怎样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又是怎样的?

可能最好的回答,全在细节中,在日复一日的浸润和坚持里。下文是北京赫德小学部中方校长常丽华女士近日接受腾讯教育专访的文字记录,也许可以帮您更深地了解我们。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新的学期,我经常跟老师们讲的一句话是:要过有趣、有意义的生活。这也就意味着,老师们会把他每一堂课、每一天的生活,过得有趣、有意义。而高年级的孩子们,则会努力和他的老师们一起,创造有趣、有意义的生活。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好,那我们都说校训它代表着一所学校的精神与气质。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呢?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我们赫德的校训是“仁、智、勇”,“仁”,就是仁爱之心,是对世间万物的理解与尊重,以及与人交往时的同理心。“智”就是学习心和学习力,学习心包含了好奇心、热情,学习力更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我们希望,赫德学子在离开校园之后,能够永葆求知的热情,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勇”就是勇气,未来世界变化莫测,希望赫德学子将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有勇气去面对和解决。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您觉得一所国际学校的精髓与根基应该是什么呢?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这就是赫德经常讲的: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国际化,不是英文本身说的有多么流利,而是我们的孩子走出国门,能用英语向他的国际朋友介绍中国的文化,介绍中国的唐诗宋词,是能一张纸、一支笔就能做出中国的灯笼、门神,是一支毛笔写出的书法,一把古琴弹出的音乐。中国的孩子,用中国的内容和世界交流,这才是国际化,独特的,才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语言的背后,是文化。所以,赫德的中方课程,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课程。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对,就是走出国门,然后来做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不单是一个传播者,每个中国孩子,就是中国本身。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对对。那我们学校建校的初衷是什么呢?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我们董事长做赫德学校的初衷,是希望为他自己的孩子建立一所学校。所以,有了宁波赫德。后来,就慢慢有了上海赫德、北京赫德和青岛赫德。就我个人来讲,加盟赫德,也是希望建设一所让人尊敬的学校,护住中国的根,打开世界的门。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我们学校有哪些特色吗?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

我们家长都会骄傲地说:孩子非常喜欢上学,赫德就像孩子的家一样。所以,我不喜欢用特色来形容赫德,我更愿意说,赫德回到了教育的本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丰富的校园生活和有挑战的课堂生活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赫德为什么能够让孩子如此喜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汇聚了一批有爱、有情怀的老师。在国际学校里,赫德老师们这种工作的状态,估计很少看到。老师们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每天下午六、七点钟了还在学校进行教研,每个周末都在为下周的课程做准备。每一天,老师们念叨着的,永远都是孩子和课程。他们会为上好一堂课而欢呼,为解决了一个孩子的难题而喜悦。有这样的老师,学校怎么可能不好呢?这一点,是孩子们热爱学校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老师是如此的热爱教育。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丰富的课程。赫德的中方课程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引用了全课程理念。比如说语文。语文一定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它应该是借助听说读写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以及学习如何与自然和社会相处。所以,我们在使用国家教材的基础上,每个学期增加两个主题学习。每个主题都会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让孩子们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和探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像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在我们的课堂上,语文老师就会带着孩子们学习中秋的歌谣、故事、诗词,数学老师就会带着孩子们去研究月相,用奥丽奥饼干去摆一摆月相的变化图,音乐课则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这些童谣和诗词用舞蹈、戏剧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全校就有了一场美轮美奂的“中秋诗会”。这样的学习,丰富、有趣、有意义。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对校园生活的期许。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再说数学。我们北京赫德有一位很牛的数学特级老师,叫杨玉翠,也是我们的常务副校长。她数学功力极深,带着数学组的老师们每日研讨,致力于思维的数学、有用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杨老师对有些数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以项目式的方式展开,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功不可没。有些国际学校数学老师要用外方老师来教,其实是很可惜的,所以,在北京赫德,一群有情怀的老师,再加上丰富的、有深度的课程,孩子们怎么可能不喜欢?这种喜欢不是肤浅的,是求知本身的快乐。当孩子们爱上他的每一堂课的时候,自然就会爱上学校了。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所以,在北京赫德,一群有情怀的老师,再加上丰富的、有深度的课程,孩子们怎么可能不喜欢?这种喜欢不是肤浅的,是求知本身的快乐。当孩子们爱上他的每一堂课的时候,自然就会爱上学校了。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刚刚常校您多次提到了老师是这个学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我们也想继续这个话题,在中外教师的融合方面,我们学校是如何打造一支和谐的教师团队的呢?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赫德在这方面有一套非常独特的管理方式,叫“铁三角”。所谓的“铁三角”,就是一个教室里面,由中方主班、外方主班和助教组成,三个人成为牢不可破的“铁三角”,他们共同对这间教室的文化和学生的发展负责。“铁三角”会不定期的举行会议,遇到任何问题,铁三角都会共同协商。

就学校管理层来说,则是中方校长、外方校长,再加我们的经理团队组成的“铁三角”。这种“铁三角”的关系,就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中外方地融合。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那我们都说一所优质的学校背后一定需要有一位充满智慧的校长,也请常校为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学校管理策略和管理智慧。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要说到赫德的管理理念,我和杨校长在一起,想法很简单:作为校长,要成为老师的老师。老师在走进课堂前,应该做哪些准备?老师如何让课堂成为一个润泽的、对话的“场”?又如何保证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效果?……带着这些问题,每一天,我和杨校长都在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上课给老师看,和老师们一起解决问题。我和杨校长都是一线教师出身,做过二十多年的老师,我还有二十多年班主任的经验,就能够给到老师们一起帮助。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第二件事,就是每天都在听老师上课,每时每刻都在教研,讨论我们理想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赫德,老师们一说到我和杨校长,都说是两位亲力亲为的校长,是永远都泡在课堂里的校长,是眼睛里只有孩子的校长。正因为如此,北京赫德的老师们都很珍惜在赫德工作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己专业能力的极大提升。我们有好多老师也是从别的国际学校过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特别有意思,她说,她在赫德一年的成长,抵得上在原来学校十年的成长。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那变化真的是很大。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用我们董事长的话来说,他希望赫德的老师是能够在赫德退休的。所以,我们努力让赫德成为老师们安身立命的地方,除了给到老师们家一样的温暖和安全之外,校长必须要在专业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有这种专业的尊严和成就感。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没错,说的太棒了。那您是否分享一件在学校管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那我就还是讲一位年轻老师的故事吧。这位姑娘去年刚刚毕业,在学校做助教。可是,我们中、外方主班都反馈说这位姑娘给到的支持比较少。我们分析原因,一是她内向的性格,二是面对低龄段的孩子她实在没有办法。但我们又很看重这位姑娘的人品和学识,觉得她的潜力很大。所以,我和杨校长给她的工作做了调整,让她去高段做助教,主班老师也给到了她很多帮助。慢慢地,她脸上的笑容多起来,和孩子也相处的像朋友。上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每位助教都要通过各种评估,判断是否可以升为储备教师。评估中的一项是讲课。当那位姑娘站在台前,我第一次听她上课,前五分钟,我就掉眼泪了,因为站在台前的她,眼睛里是有光的。这光说明了什么?她爱成为一个老师,她爱这些孩子。她的综合评估很不错,升为了储备老师。她非常开心。

储备老师会在这一学年里集中听课学习,为明年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师做准备。刚刚开学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这位年轻的老师,每天都给孩子写一封信,写下孩子们的样子,写下她的期待。每天一封啊,日不间断,写着写着,她对教育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刻了。储备老师每周都要上一节课。每一次上课,我会和她一起备课,她站在教室里也就越来越自信了。

所以,这还是我前面讲的,给到老师支持,给到老师帮助,给到老师专业上的尊严,让每个老师都能够觉得在赫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老师幸福了,孩子才幸福。我们经常说,一个没有尊严的老师,怎么可能去培养孩子的尊严感?一个没有爱的老师,怎么可能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我们要想让孩子美好,必须要让老师美好起来。

腾讯专访|常丽华校长:要做老师的老师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说的太好了。那么从您刚刚的描述中我们能够感觉出来您真的是一位非常亲切的校长。我想镜头前的家长和学生也一定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您,所以我们也为您准备了几个快问快答的小问题,第一个就是用一种植物或者动物来形容一下您自己。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用一种植物来描述吧。我喜欢兰花。孤兰生幽园,不求热闹,不喜喧哗,她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中国文化的符码中,兰代表了一种高洁的精神。我不敢说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精神,但她的美好一直是我追求的。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所以您最欣赏的品格也是高洁?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嗯,是的。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在世的人当中您最欣赏谁?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美国有一个雷夫老师,我非常的欣赏他,他有一本书叫《第56号教室》,对我个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想,一个老师能够做到像雷夫那样,真的是很高的境界。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教育无他,唯念兹在兹”。教育这件事情你如果日日去琢磨它,天天去想它,像谈一场恋爱一样,教育的美好自然也就能够呈现出来了。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您跟老师和学生们最常说的话是什么?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哦,天呐,你做的太棒了。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都会鼓励大家?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是的,因为老师们需要被欣赏,被尊重,而老师们也的确也值得我去欣赏和尊重。

腾讯国际学校主持人:非常棒。最后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腾讯在今年的年底11月28号将会举办一个国际学校的年度盛典,对于这样的盛典,我们也希望收到来自于常校您对于盛典的祝福。

常丽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中方校长】:希望我们的腾讯能够呈现更丰富、更多元的教育,能够给到我们家长更多的参考。


每一所学校都是建构在其根植的信念之上,赫德学校植根中国家庭和文化,致力于培养明辨笃行的全球英才。

在上海、宁波、北京和青岛,赫德学校通过跨学科大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全课程理念架构之下以培养“全人”为目标。同时以教育戏剧、设计思维、多科目运动、创新艺术为特色,努力引导学生拓宽其才能和兴趣,加强综合性学科、应用性知识的获取,培养不同类型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