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東鄉:「扶貧車間」歡笑多

東鄉:“扶貧車間”歡笑多

甘肃东乡:“扶贫车间”欢笑多

積石山縣按照“聚焦扶貧、平等協作、共建共贏”的原則,多方籌措,通過招商引資、東西協作幫建、鼓勵能人興辦等多種方式,積極探索建設“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全縣計劃籌建扶貧車間145家,目前已建成27家。圖為扶貧車間之一的積石山縣特利強雨具加工廠工人在製作雨具。馬婧 攝

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吳正楠

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和增收。

“扶貧車間”這種“公司+扶貧車間+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自今年下半年在甘肅省推廣以來,已在貧困山區落地生根,全面開花,成為全省脫貧攻堅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臨夏州東鄉縣,“扶貧車間”這一嶄新的發展模式,除了把貧困村的資源潛力轉化成發展能力,讓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解決企業用地用工的問題之外,還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真正實現了發展上的互惠共贏。

家庭婦女變身產業女工

從在家裡幹農活到成為產業工人,“扶貧車間”讓東鄉縣龍泉鎮拱北灣村的婦女有了全新改變。

“以前從來沒想過還能在家門口上班掙工資。”拱北灣村村民馬英蘭說,家裡人非常支持來這裡上班。今年19歲的馬英蘭之前一直待在家裡,農忙時幫家裡幹農活。 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她已能熟練操作電動縫紉機了。

馬英蘭上班的地方是今年8月22日才建成的東鄉縣龍泉鎮拱北灣村“扶貧車間”。這個車間由廈門市(湖里區)投資120萬元援建,廠房佔地400平方米,安裝電動縫紉機60臺,配套建設辦公室和產品儲存間,車間主要生產加工服裝。目前,全村有70多名婦女在此上班。

在省委黨校的積極協調下,甘谷騰達實業有限公司為拱北灣村“扶貧車間”提供原材料,派出專業指導老師,對貧困戶開展培訓教學,目前報名參加的精準戶婦女有80人,每天從事縫紉培訓的婦女在60人以上。

龍泉鎮拱北灣村“扶貧車間”培訓期間,由一個熟練工幫帶兩個培訓工。每人每月落實培訓費1500元,培訓期三個月,培訓後成為車間熟練工人,日均每人加工產品10件左右,月工資2500元至3000元。一天上班8小時,週末休息兩天。

“能來這裡上班,家裡人都非常高興,也很支持。”拱北灣村“扶貧車間”負責人馬繡花說。拱北灣村山大溝深,自然條件艱苦,群眾增收渠道單一,全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0戶、558人,貧困面高達41.3%,屬於深度貧困村。現在,這一切隨著“扶貧車間”的開動,正在發生著全新的改變。

龍泉鎮黨委副書記馬軍介紹,全鎮已建設“扶貧車間”11個,建成投入的有2個,爭取每個村都建一個“扶貧車間”。全部建成後,可帶動700多名貧困家庭婦女實現就近就業。

扶貧扶志改面貌

東鄉縣建立在山區的“扶貧車間”,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工作易學易會,對年齡要求不嚴,特別適合貧困戶就業。

“以前農閒沒事幹,現在有了‘扶貧車間’,脫貧就有了盼頭。”曾隨丈夫在湖北等地打工的拱北灣村村民馬進梅坦言,自己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在家門口不僅能掙到錢,同時也能顧家。

“扶貧車間”投入運行後,極大地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婦女踴躍報名。

馬繡花告訴記者,村裡的“扶貧車間”裡都是東鄉族婦女,“成為產業工人後,我們在家裡的地位也提高了,說話底氣也足了,不再是以前單純掃院子看孩子做飯的家庭婦女了。我們還建立了婦女微信群,通過多角度宣傳政策,真正引導大家把志氣強起來、幹勁鼓起來、新風樹起來”。

拱北灣村村民閔德成則主動讓妻子前往“扶貧車間”打工。有了“扶貧車間”以後,閔德成家裡除了種地養殖之外,夫妻倆的打工收入便成為重要收入來源,對脫貧致富也有了信心。今年,閔德成家裡修起了新房。

“‘扶貧車間’進村,激發了村民的脫貧鬥志,讓他們重新找回了獲得感和尊嚴。”馬軍說。

東鄉縣“扶貧車間”的發展理念是:通過“帶薪培訓三個月”每天50元工資做到扶貧又扶志;“15天計時+15天計件”做到培養樹立信心;採用“5+2模式”計件每週上班5天、休息2天務農,在2天的休息中,每天補助30元,每月補助8天,共計240元,達到提升技能的目的;最終做到全天計件,讓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成為產業工人。

扶貧車間遍地開花

“扶貧車間”或者叫“社區工廠”、“衛星工廠”,是指以扶貧為目的,設在鄉、村的加工車間。不以盈利為目的,而以帶動脫貧為宗旨,要解決的是農戶尤其是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的問題。

“扶貧車間”只是加工或生產車間,不是經營主體,只負責某個產品的簡單生產加工環節(工序),而不是整個生產加工過程,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的輕工紡織和農產品加工為主,有的就地取材,有的“兩頭”在外。其成立的條件是,有一個成熟的企業為後盾、有成熟的產品為前提、有成熟的市場為關鍵。

今年7月底,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出臺的有關意見明確提出,要鼓勵各地大力扶持發展“扶貧車間”,全省各類企業創辦“扶貧車間”經過認定的,根據不同條件可獲得2萬元到6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補助、3年全額貼息貸款、土地租金減免及用水用電補貼等多項政策支持。

在省上的強力支持下,“扶貧車間”如雨後春筍般在貧困山區迅速發展起來。東鄉縣立足“扶貧車間”“規模小、聯結緊、見效快、活力強”和“送工作到家門口、就業務農兩不誤”的特點,堅持因勢利導、因村制宜的原則,通過“公司+扶貧車間+農戶”模式,在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和深度貧困村,扶持興建“扶貧車間”,目前已帶動發展了八寶茶包裝、油炸食品製作、服裝布鞋加工、手工編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東鄉縣坪莊鄉羅家村“扶貧車間”主要生產八寶茶,產品銷往西藏、青海等地。“目前已帶動45名貧困群眾就業。” 羅家村“扶貧車間”負責人祁邵信說,來車間裡上班的貧困戶都很珍惜這一份來之不易的工作,都是按時上下班,嚴格遵守車間的管理制度。 現在,一些在外打工的群眾也回來了,想在“扶貧車間”工作。

目前,東鄉縣已建成運營拱北灣村、布塄溝村、羅家村等6處“扶貧車間”,幫助300多名貧困婦女實現了就近就業。當前,東鄉縣正在建設的“扶貧車間”有24處,投運後可吸納1000餘名貧困勞動力就業,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穩定增收,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