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七旬老阿姨「舞出」花樣人生

上海市普陀區長征街道有一位“社區女明星”王金玲,從上海新亞電機廠的廠醫崗位上退休後的十幾年裡,不滿足清閒度晚年、瀟灑遊山水的老年生活,一邊繼續工作,一邊進修學習,先後圓了“大學夢”“健身夢”和“達人夢”,將自己打造成知識時尚老人和健康生活達人。在別人的眼裡,68歲的王金玲,是老年年齡,中年外貌,青年活力。近十多年來,王金玲每天晨起訓練基本功,傍晚練習側手翻和舞蹈。2018年,參加長寧仙霞社區學校古典舞、民族舞培訓班學習。目前,王金玲具備良好訓練狀態,期盼與合作伙伴一起,挑戰雙人舞世界吉尼斯紀錄。


王金玲:七旬老阿姨“舞出”花樣人生


圖說:王金玲在練一字馬。(資料圖)

追夢之一:大學夢

1969年,17歲的王金玲初中畢業,被分配到黑龍江軍墾農場務農。連隊領導見她聰明好學,踏實肯幹,培養她為連隊醫務兵。

1972年,上海醫科大學到農場招收工農兵大學生。王金玲期望入大學深造,提高醫療水平後,更好地為連隊戰士服務。連隊領導充分認可她的勞動態度和醫療技術,立即向上級報送推薦材料。但是沒過幾天,連隊領導發現,一旦王金玲走後,將會面臨缺人看病的尷尬,遂又從團部撤回了材料。王金玲面對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起伏,在深深遺憾與大學失之交臂的同時,迅速調整了心態,繼續一如既往地工作在基層醫務崗位上。

1979年,王金玲回到上海,被分配到上海新亞電機廠擔任廠醫。1985年9月,王金玲作為首屆學生,進入上海衛生中專學校學習,3年裡修完13門課程,拿到畢業文憑,並於1989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局授予的“上海市首屆中專自學考十佳優秀學員”稱號。幾年後,她又經過刻苦學習,獲得了執業醫師資格證書。

2011年9月2日,62歲的王金玲就讀上海開放大學(原上海電視大學)老年教育學院體育保健專業。她在3年走讀期間,先後修完中醫保健、常用中藥、針灸、推拿、拔罐、艾灸、穴位按摩、西醫保健等24門課程,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文憑。

追夢之二:健身夢

王金玲生來瘦小羸弱,40歲那年,在上班的公交車上意外受到一名悍婦欺辱。那次遭遇,讓她立下強身健體的決心。之後的28年裡,王金玲從未停止過體育鍛煉,從一個不會打拳的文弱女子,變成現在拳不離手、能夠演練健身氣功“五禽戲”和太極拳、劍、扇等八種套路的武術愛好者。如今,她的肺活量等生理指標,還能超越很多中青年,運動成績更在同齡婦女中罕見:可以連續做30個40度斜坡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5分鐘騰空“一字馬”壓腿和連翻10個側手翻。見過王金玲健身練功的人,無不伸出大拇指,嘖嘖稱奇,深表歎服。

因為體育鍛煉,王金玲的學習興趣也變得更加濃厚,學習範圍日趨廣泛多樣。王金玲在55歲退休後,又受聘於一家藥店。工作之餘,她先後學習了舞蹈、聲樂、器樂、攝影、啞語等,儼然脫繭蝶變成了一個能文能武、才藝多樣的知識時尚老人。2009年8月,王金玲在上海電視臺“五星體育”和“東方娛樂頻道”聯合舉辦的“東方明珠千人高空附臥撐”節目上,作為特邀嘉賓現場表演。2010年6月,“東方娛樂頻道”的“中國達人特別探索營”節目還播放了她的專題片。


王金玲:七旬老阿姨“舞出”花樣人生


圖說:多才多藝的王金玲。(資料圖)

追夢之三:達人夢

近年來,屏幕上、舞臺上經常出現“選秀”類的文藝娛樂節目,多以平民、素人為主角。參賽選手除了年輕人外,也有一些中老年人。比如,中央電視臺“出彩中國人”節目中,一對岳陽老人的雙人舞“給力夕陽組合”,贏得了觀眾的鼓掌叫好。

“你也可以上‘選秀’節目的,你的舞蹈技巧動作也不差呀!”一些親朋好友看了王金玲的表演,就熱情鼓勵她也去嘗試。

親友的鼓勵和同行的認可,激發起王金玲的挑戰信心。她下載了國內外頂級舞蹈的高難度託舉視頻,不斷琢磨比較,覺得自己有能力完成其中的許多動作。於是,王金玲有機會便去參加各級各類義演活動,作為自己提高舞蹈技藝,登上“達人秀”舞臺的熱身。去年10月,她在普陀長征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同心舞臺之週週喜樂會”年度精品薈萃展演會上,表演了“卷珠簾”雙人舞,以高難度的肢體語言,驚豔了臺下觀眾。王金玲謝幕後,不少舞迷圍上來要求與她合影留念。

近幾年來,王金玲堅持清晨力量型和柔韌性訓練,傍晚練習側手翻和舞蹈基本功。今年,她報名參加了長寧仙霞社區學校古典舞、民族舞培訓班,每週二由專業舞蹈老師指導兩小時。

王金玲說,她計劃在70歲前實現“達人夢”,80歲時申報世界吉尼斯老人體能紀錄。眼下,她有兩個心願:一是找到一位契合的編舞老師;二是找到一位合適的男性舞伴。她認為,契合的編舞老師能夠發揮自己的舞蹈特長,編導出符合老年人特點的舞蹈;而合適的男性舞伴是表演“雙人舞組合”的重要基礎,有了他就能夠順利登上“達人秀”舞臺。

“咱都這個歲數了,已經不圖名利了,只是想活出自我價值,”王金玲說,“對每一個人來說,生命是最寶貴的。而對我來說,自尊和自信是最寶貴的,喪失了這兩點,我會覺得生活無生趣。”

談到更遠的將來,王金玲說:“人是要為社會做貢獻的。我將來要將遺體捐獻給自己熱愛的醫療事業,為社會做出最後一點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