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传承与梵唱:多派唐卡

“唐卡”,是藏语的音译词。几千年前,聪明灵巧的藏族艺术家用粗疏的麻布、羊皮和天然的矿粉涂抹圣洁的天堂,刻划精细的形象幻化为移动的佛龛,她就是西藏唐卡的起源。西藏唐卡容纳了西藏本土、古印度、古希腊、古代中亚以及中原汉地的多元文化因子,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格调的文化相互激荡交响,在唐卡的天地中被智慧的藏民族所消融,创造出画派林立、风格迥异、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观,她是西藏独有的用彩锻装裱而成的卷轴细密画,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的传承与梵唱:多派唐卡

西藏唐卡在传承了几千年后,因迎来大中华复兴崛起的盛事,成为爱好文化艺术人士的时尚宠儿,唐卡作为“藏文化”的符号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社会知名度,迅速变成了代表西藏的文化瑰宝之一。然而西藏唐卡步入市场却对藏族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异化。面对世俗化和市场化的双重压力,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向传统突围,如何整合唐卡的文化艺术价值,寻找唐卡的当代表达方式,则是当代西藏唐卡艺术传承发展的困惑;然则当今的时代又正是中国文化与全球化浪潮碰撞的时代,这又为唐卡艺术百花齐放、繁荣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和巨大的机遇。谁能把握住机遇谁就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以年叙•多吉顿珠先生为代表的唐卡画师团队紧紧握住了这个机遇,西藏多派唐卡应运而生。

在西藏多派唐卡成长的十余年间,西蔵悠久的唐卡文化和丰富的艺术资源是多派唐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为多派唐卡创作提供了文化和艺术营养,也激发了多派唐卡画师的创新能力。在艰苦的探索中,多派唐卡全面继承和梳理了唐卡历史的风格元素,系统发展了噶玛嘎孜绘画的材料技法,整合了噶孜、勉唐、噶当巴画派多种元素,突出以噶孜为主的技法特点,以噶当巴为主的造型特色,体现出了西蔵唐卡历史上多元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在多元中实现风格的统一和协调。

唐卡的传承与梵唱:多派唐卡

多派唐卡在复古中追求时尚,画面气质典雅高贵,色调响亮和谱,题材汉藏交融,制作精细工整,这是多派唐卡独特的美学品位和艺术特色;在创作内容上多派唐卡从宗教向世俗兼容,突出人性意味;审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技法从图像制作向艺术创作转变,使西藏传统艺术适应现代社会的创造。其风格特色集中体现一个字“多”:风格多元、技法多元、题材多元。

唐卡的传承与梵唱:多派唐卡

多派唐卡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自觉地把具有宗教功能的藏传佛教唐卡与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唐卡,从题材、配置、风格上区别开来,既保留了对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又满足了市场需要和利益诉求;在题材与审美两个方面放开了传统唐卡画师在量度、仪轨方面的限制,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活力,逐步影响了当代唐卡的形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唐卡的传承与梵唱:多派唐卡

多派对唐卡绘画语言的创造性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西藏传统绘画的表现力,为当代西蔵艺术提供了新的美术营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多派唐卡的成就将会引起中国美术界特别是当代工笔画界、当代西蔵题材创作群、西蔵当代艺术家们更多的重视,在创作上给人们带来诸多启发和教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