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Sell:以“人”为资产的纳斯达克

SelfSell:以“人”为资产的纳斯达克 | 【链经济人物访谈】

一.导读

未来有可能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给IPO了吗?

答案是“有”。SelfSell创始人李远,当下正全力以赴推进这件事。

2011年,李远就有了推动每个人IPO的想法。但当时的技术和社会环境都没有成熟。不得已,他只能把这个想法一直深埋心底。

2014年,李远就开始了在信和云的创业。信和云主营业务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智能合约平台,二是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在区块链行业砥砺前行三年,2017年,区块链风口大爆发。

2017年5月,SelfSell项目启动。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因为李远认为:基本条件已成熟。尽管还有很多未知挑战,但深埋心底的那个梦想,推动着他义不容辞地上路了。

本期访谈,我们采访的创业项目——SelfSell,要解决的是让每个人都有可能完成IPO。让我们一起走进链经济人物采访002期,深度了解李远和他的创业项目SelfSell。

二.被访谈者资料

SelfSell:以“人”为资产的纳斯达克 | 【链经济人物访谈】

SelfSell项目创始人李远

姓名:李远

星座:摩羯座

目前常驻地:北京

创业经历: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北京信和云科技有限公司CEO,曾带领团队先后荣获第一届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首届区块链开发大赛一等奖。2017年,创立SelfSell品牌,致力于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投融资平台,实现直接对价值的最终创造者“人”进行投资,让投资回归本质。

三.访谈问题

【创业经历】

1,你大概是什么时间开始的第一次创业?可否简单介绍下你的第一次创业?当时战绩如何?

答:可以说创业这个事从大学毕业前就开始做了,本科的时候就参与过一些,研究生阶段则真正参与到一些公司的筹建和管理过程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一个创业项目,是做一个传统的软件开发项目。完全由我主导的创业始于2014年,从信和云开始,信和云是专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科技公司,应该是最早成规模的区块链团队。

当时的信和云业务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智能合约平台,二是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基于对技术的专注,信和云曾先后荣获第一届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首届区块链开发大赛一等奖。

2,区块链技术真正进入中国大概在13年。到了14年,国内一批早期的爱好者开始有意识地聚集起来形成社区,随之进行相应的研究。信和云就是在这时候成立的,你在2014年开始了信和云的创业。当时信和云主要做了哪些产品?信和云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刚谈到,信和云的业务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智能合约平台,二是区块链行业解决方案。我们希望构建出一个生态圈,成为区块链开发的App Store。信和云智能合约平台提供配套的可视化开发、编译、运行环境,为开发者提供不直接涉及底层的区块链应用开发环境和工具。

在智能合约平台搭建中,信和云智能合约平台采用Glua语言、DPos共识协议、沙盒机制、提供“事件触发”机制等多种创新模式,构建自身的产品特色。此外,信和云还提供行业技术解决方案,在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溯源等领域提供联盟链甚至私有链的定制服务。目前,信和云依然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研发。

3, 作为一个区块链领域的创业老兵,为什么选择在2017年5月这个时间节点启动SelfSell这个创业项目?

答:SelfSell这个想法在大学期间就曾有,初衷是去帮助年轻人,对年轻人未来进行投资,它可以通过投融资的方式让一个人从未来获取很多资源去发展自己,从而帮助很多年轻人。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不缺未来,所以如果他们愿意把自己未来的收益做出一点让步来换取现阶段的一些资源,就可以快速实践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不过,这个想法在走进现实时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技术成本、社会环境成本等都不能支持。

2017年,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事情在技术和社会层面变得可行了。首先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因为把人作为资产进行“买卖”的话,人的份额要如何进行确权,这是需要一套技术方案的。传统的技术方案比如上市公司股权的确认方案实际上是非常成熟的,但问题是这套方案的成本非常高,对一个市值百亿的公司来说可以承担,但对个人而言,他的一生可能就能创造出一千万的价值,这并不足以负担把期技术成本。

区块链出现之后,它以一种非常方便的方式,即用私钥来确定你对某一部分token的绝对拥有权,这就把确权的成本几乎降到了零,所以确权问题基本上通过区块链技术就解决了。不仅如此,区块链中token的流动性能使得投资的回报周期变得更短,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第二个是社会层面的问题,整个社会是在朝着诚信体制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个人财务透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的。如果说你一旦违约,带来的负担是非常重的,因为违约的成本非常大,可能以后在生活中很事情就没法去开展。所以在2017年,SelfSell所面临的技术或社会问题,中间相当一部分问题已经解决,虽然这个事本身还是略微超前于市场,但是至少在一部分人群里我觉得可以先尝试起来。我先站在风口上,等风来,这就是我在2017年启动项目的一个想法。

SelfSell:以“人”为资产的纳斯达克 | 【链经济人物访谈】

4, 怎么看待2018年,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未来1-2年,大的行业发展机会在哪?

答:2018年区块链行业可以说是:既有巨大的风险,又有巨大的机会。

首先,2018年,这个行业会存在很多泡沫。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机构在迅速入场,巨量资金涌进行业,势必带来巨量的风险,这些风险会导致比较大的泡沫出现;二是,2017年推出的一些项目按照他们的白皮书,2018年年底之前,大家都该去兑现自己的目标了,能否兑现是一个考验。

不过,我认为,这可能恰好是催进行业发展的一种形态。

我们类比其他很多的新兴行业会发现,很多时候泡沫与核心价值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果说泡沫增长太快价值增长的太慢,这个体系就会崩塌。如果价值和泡沫都同时增加,这可能就是一个良性结构。就像在在经济系统中一样,一定程度的货币超发,通胀在一定程度内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

新兴的行业可能需要更多的泡沫来吸引注意力,取得更多投资,招来更多创业者,这样才有快速增长的可能。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把原来一些部分泡沫转换成真正的价值,所以说很多事情最终能不能成,取决于行业能支持多大的泡沫和价值比例。

5,一个大胆的假设。回到5年前,如果当时就有selfsell这样一个创业项目存在。今天的你会是怎样一个状态?

答:这个假设不成立。如果5年前SelfSell项目就诞生,我相信活不到今天。尽管我们没办法预测未来,但是根据过去历史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实际上,就今天而言,SelfSell的想法依然是略微超前的,但幸运的是这个事情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和社会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并且一些相关的前期实践,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以说,已经可以开始布局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但是我相信,以我们目前的资源储备、规划路径,和做这个事情的决心,是有很大概率把这个略微显得“乌托邦”的想法,变成现实的。

当然,前进的途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难题不少,我们有这个耐心、信心和决心。

【项目介绍】

6,给大家详细介绍下SelfSell项目?

SelfSell:以“人”为资产的纳斯达克 | 【链经济人物访谈】

答:SelfSell致力于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投融资平台,实现直接对价值的最终创造者“人”进行投资,让投资回归本质。投资者在SelfSell平台发现并投资有潜力的个体并获得相关收益。而被投人则通过SelfSell平台实现了个人未来价值在现阶段的折现和流通,帮助个体在现阶段获得更大的资源空间,激发个体的发展潜能。SelfSell的这一理念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性预期学派领袖人物、经济巨擘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的支持。

过去所有的投资都是通过投资项目,间接投资人的智慧和努力。但事实上无论是房产、股票、贵金属还是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以及任何商业,人才是这一切的本质。SelfSell让投资回归本质,在SelfSell平台上所标定的对象就是被低估的“人资产”。在SelfSell平台上,每个个体都可以给自己定一个估值并将一部分份额出售给投资人。

你的估值就变成可流通的份额,你就像股票一样拥有了自己的市值。你唯一的义务就是在智能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定期向你的投资者给予回报。

通过这样的方式,SelfSell 打造了一个“价值时光隧道”,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交换现在和未来的价值。融资者可以在人生初期,获得更多的资源,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或者更加自由的选择人生之路,提升未来发展空间,放大个人价值。投资者可以选择自己看好的个体进行投资,在融资者人生初期便给予他支持,你的投资可能造就了下一个扎克伯格或者艾玛沃特森。

7,现在基本按照白皮书上的发展规划,在推进工作么?

答:目前,我们基本上是按照白皮书的时间节点来运作的,无论是技术、产品的研发,还是商务和市场的推动,都和原先的计划大致相符。当然,未来面对市场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会做适当的调整。目前,SelfSell主链以及SelfSell APP公测版均已经上线,研发人员在进一步测试和优化。截止3月15日,SelfSell APP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0万,初期的受欢迎程度超过我们的预期,接下来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和产品的逐步优化,我相信在用户体验和用户数目的增加上,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8,人才IPO。站在运营角度,你们最先IPO的人(或一个群体)是?

答:我们会率先聚焦名人群里,做项目的落地。第一个原因是名人群体的收入比较容易界定且履约意愿相对比较强,因为名人是靠名声吃饭的,在你知道他的收入并且知道他参与这个项目的情况下,他不会轻易去违约,否则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第二个原因是名人相对来说影响力会更大一点,能让更多人知道、理解并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来。

9,你们在运营初期,如何做人才IPO的风险控制?这个最大的风险是否被投资对象的大幅度贬值?

答:最早期的风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解决基础违约意愿的问题,这里我们选择了征信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来作为项目执行地,这样可以利用现有的机制,直接解决大部分违约问题。同时我们在社会层级中也选择履约意愿比较高的群体,进一步降低风控成本。毕竟是比较创新的项目,能尽可能的利用现有存在的外界条件,当然是最好的。

另一方面,作为投资逻辑的SelfSell和传统的信贷业务有本质的不同,由于价值的返还是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的,并非固定数额刚性兑付,实际上,这个比例的高低就是天然的风控调节机制,例如,5%的回报比例,可以在当下带来可观的收入,同时对未来的价值返还,几乎是“零压力”的,在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方面都有很大促进。

伴随着的,传统的风控机制,也会在这里加进来,作为进一步的精细化补充。

10,采访中,你提到。之前人才IPO技术环境不成熟。为何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技术环境就相对成熟了?区块链底层技术,在这个创业项目里,有哪些价值?你们具体是如何落地实践的?

答:区块链技术将产生两个核心价值。一个是确权,刚也谈到,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它以一种非常方便的方式,即用私钥来确定你对某一部分token的绝对拥有权,这就把确权的成本几乎降到了零,所以确权问题基本上通过区块链技术就解决了。

另一个是流通性,我们知道,所有投资很重要的方式是否有良好的退出机制,一笔投资的退出如果要5至10年才可以退出显然对整体投资是有制约的,而区块链中token的流动性能使得投资的回报周期变得更短,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深度探讨】

11,现在SelfSell已有多少用户?最初期的用户如何获取的?

答:目前,SelfSell APP公测版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0万人,最初期的用户是对我们理念非常支持的自愿者,社区自愿者的呵护与支撑给了我们强大的发展动力。

12,你们这个项目,为什么要发自己的主链?是因为你之前的技术积累,还是说SelfSell项目本身有需要,抑或两者都有?站在你个人角度,认为未来区块链细分领域创业,做链没有特别大的想象空间?你们这个项目归属于“区块链应用层面”?

答:发布自己的主链,是业务逻辑本身的需要,因为需要为每个参与的个体提供确权方案,而且也因为我们之前的技术积累,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可以说是两者都有。

我觉得全行业公链的时代可能已经差不多了,目前已经发布了很多行业公链,并且占领了先机,今后也许还会有非常有技术特色的公链出来,但想要胜出难度很大。但为特定行业或者特定应用服务的公链、以及联盟链,应该还有比较大的空间。

我们的项目属于典型的“区块链应用”,业务逻辑实际上脱离区块链也完全成立,因为它本身所依托的价值底层是人的创造力。区块链加入进来,实际上是用技术手段,起到增效减耗的目的,极大的提升了效率,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13,区块链世界,项目大多有创新性。有的时候,可能会跑得太快,但不奔跑又不行。你在合规层面进行过大量的思考、实践和探索。有没有比较简单可遵循的经验或原则供其他区块链创业者参考?

答:实际上,由于创业背景的关系,我们本身对合规的考量就很多,SelfSell项目本身的特性也要求我们做深入的研究。

早起的区块链项目,因为没有太多人关注,也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影响,可能考虑项目自身逻辑比较多,对合规考量比较少。我觉得目前的环境已经变了,现在新开始做的区块链项目,一开始就要对合规做深度设计,整合到项目方案里面。

【快问快答】

14,SelfSell推崇的文化或理念是?如果让你描述SelfSell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你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个简单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我希望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公益,希望SelfSell项目的存在,能够通过为年轻人提供起步资源,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并为“过来人”提供良好投资标的,获得良好回报,一定程度上还有可能解决人口问题、养老问题。可以说是个“尊老爱幼”的项目。

15,2014年,你就开始了区块链底层技术创业。现在SelfSell项目创新性又是极强。为什么总是成为行业先行者?是偶然,还是背后有一套自己识别机会的思考逻辑?

应该说主要原因是误打误撞踩进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河流,加上一些自己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和理性分析,希望能设计出良好的机制,推动社会的一点点良性发展。

最后是给嘉宾的广告时间

“以人为本”,与世界分享个人价值,并放大自身的发展空间。SelfSell为年轻人服务,为未来者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