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爲什麼殺死謀士李岩?麻衣相士宋獻策的卦相說明了問題

闖王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他領導的“大順軍”極大動搖了明朝的腐朽統治,為打破舊世界,推進歷史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李自成為什麼殺死謀士李巖?麻衣相士宋獻策的卦相說明了問題

▲李自成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李自成即將“君臨天下”時,他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殺了一直追隨他的謀士李巖,這無異於崇禎殺袁崇煥一樣,犯下了自毀長城的大錯。加上吳三桂降清,李自成在清軍和吳三桂雙重打擊下,最終失敗逃出了北京。

當敗逃到九宮山的時候,被當地的地主武裝殺害了。他的一切業績成了清朝的陪嫁品,隨後多爾袞擁立侄子順治建立了大清。

當時人們為李自成的失敗惋惜不已,但“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卻深入人心,在起義的當初起到了鼓舞和團結人心的作用。提出這個口號的不是別人,正是被李自成殺死的謀士李巖提出的。

李自成為什麼殺死謀士李巖?麻衣相士宋獻策的卦相說明了問題

▲李自成和李巖

李巖,原名李信,河南開封府杞縣青龍崗(今開封杞縣黃土崗)人。

李巖其實家境不錯的,他是山東巡撫李精白之子,是天啟丁卯年舉人。18歲時娶了祁縣豪門大戶之女湯氏為妻。

李巖在家鄉一帶為人仗義疏財,從不恃強凌弱。被人們親切稱呼“李公子”。

話說崇禎十三年,李自成的義軍席捲半個中國。

有一天,李自成帶領著義軍經過李巖的家鄉祁縣。李巖久聞李自成的大名,於是到軍中拜會李自成,李自成也想利用李巖在家鄉一帶的威望,想結交李巖。李自成無非是向外界傳遞一種信息:“看到了吧!農民起義軍包羅萬象,知識分子都投身革命了,還等什麼呢?明朝腐敗朝廷不得人心,反了吧。”

李自成為什麼殺死謀士李巖?麻衣相士宋獻策的卦相說明了問題

▲李巖和紅娘子

李巖和李自成相見恨晚,二人好像劉備遇到了諸葛亮。李自成對李巖說:“公子文武全才,何不助李某一臂之力,共創江山?”再說了,一筆寫不出兩個李來,天下姓李的本是一家”。

李巖被闖王的話所感動,於是投身於李自成的麾下,做了他的謀士。

李巖不愧為知識分子,他看到了農民起義軍的劣根,就是和流寇差不多——燒殺搶掠。李巖勸李自成制定軍隊紀律,不許義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李自成一一採納了。

隨後李巖提出了那句“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著名的口號,這無異於義軍的政治綱領。這在當時起了穩定和團結人心的作用。

李巖還編排了一些兒歌讓孩子們傳唱。李巖的這些政治宣傳確實立竿見影,說實話,崇禎十三年後農民起義軍輝煌成果,李巖功不可沒。

然而,等李自成帶領起義軍攻進北京後,逐漸對李巖疏遠了,因為李巖屢次苦勸李自成要嚴肅軍紀,不要強迫明朝官員納銀,要團結大多數,最後建議招撫吳三桂父子。李自成卻對此敷衍塞責。

李自成為什麼殺死謀士李巖?麻衣相士宋獻策的卦相說明了問題

▲李自成和李巖

假如李自成採納李巖的這些建議,我覺得他不會失敗。但是李自成出於“無產階級”的考慮,把明朝官員逼向了對手陣營,再加上他手下劉宗敏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一怒為紅顏,投降了清朝。

李自成隨後的日子不好過了,尤其在山海關一片石和吳三桂及清軍決戰時徹底失敗。李自成逃回了北京。

此時義軍上下人心惶惶,人人感到了一種窮途末路來臨的預兆。

此時李自成重用的軍師宋獻唉聲嘆氣,牢騷滿腹。

李自成為什麼殺死謀士李巖?麻衣相士宋獻策的卦相說明了問題

▲清軍多爾袞

宋獻策,明末永城人。曾經是個相面算卦之人,是個落魄的書生,不過也有點歪才。他和李巖文化水平不能相提並論,宋獻策這些知識不過是騙人矇事的水平。

宋獻策後來也成了李自成的軍師,他憑著就是卜卦的水平,這種水平欺騙愚昧無知的人還行,李巖是不信他那一套的。這就形成二人明和暗不和的狀態。

宋獻策曾經為李自成做讖語“十八子當主神器”。十八子”乃“李”字,意思是說,李自成將來做皇帝。而眼前的情景絲毫不樂觀。宋獻策想乘機除掉李巖。

李自成為什麼殺死謀士李巖?麻衣相士宋獻策的卦相說明了問題

宋獻策一直對李巖嫉賢妒能,一直想除掉他,只是時機不成熟,所以一直隱忍不發。現在宋獻策想用讖語殺死李巖。於是他找到軍師牛金星,對他說道:“看來闖王的皇位有點不保,難道“十八子”另有其人?”

牛金星不解的問,怎麼會呢?宋獻策說,難道你沒懷疑是李巖嗎?

牛金星恍然大悟,確實李巖在軍中威望很高,確實有領袖風範。和闖王能叫板的除了他沒有第二個人了!

宋獻策故意說道:“李巖也許不會做對不起闖王的事吧”?牛金星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宋獻策把目標引向李巖,他做到了。

第二天,牛金星向闖王提起了昨天這事,闖王大驚失色,原來李巖多次犯顏直諫,李自成屢次不採納,李巖請示回家鄉河南搶佔地盤,李自成准許。

昨天剛傳來捷報,李巖所在河南境內的明軍投降了李巖。假如李巖此時傭兵自立,得天下的“十八子”有可能是他。難道讖語有誤……?

李自成為什麼殺死謀士李巖?麻衣相士宋獻策的卦相說明了問題

▲宋獻策

李自成越想越怕,次日他命牛金星急令李巖回京,李巖到京當晚,牛金星假意擺酒為李巖接風洗塵。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巖慘遭冤殺,史載“令金星與巖飲,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