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中,身處美軍的日裔士兵究竟作何抉擇?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就包括許多日本移民。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隨後美國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另外,作為報復,美國政府也宣佈拘禁國內的12萬日本僑民,以防止這些日裔與日本政府勾結。

太平洋戰爭中,身處美軍的日裔士兵究竟作何抉擇?

在當時的美軍中就有一些日裔士兵,他們的處境此時變得十分尷尬,一邊是自己宣誓效忠的美國,一邊是自己的母國,他們究竟會何去何從呢?要知道開始的時候,美軍內部對這些日裔士兵並不信任,這對美國來說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實,在美國的許多日裔都出生併成長在美國,除了血統是日本人以外,其價值觀和美國人基本上毫無二致。

太平洋戰爭中,身處美軍的日裔士兵究竟作何抉擇?

戰前,許多日裔美軍被編入位於夏威夷的第298和299國民警衛步兵營。戰爭爆發後,這些日裔美軍被調離了這兩個部隊。因為軍方對他們十分不放心,但也不敢做得太過火,擔心這些熟悉美軍內部的日裔士兵投靠日本。於是美軍將這些士兵組建為美國陸軍第442步兵團,派往歐洲戰場和北非戰場,參與對納粹德國和意大利的作戰,部分日裔也作為情報人員加入美軍,被派往亞太戰場偵察日軍動向。在作戰中,他們時常高喊口號朝德軍展開自殺式進攻,與此同時,他們的家人卻作為日僑被美國政府看押。

太平洋戰爭中,身處美軍的日裔士兵究竟作何抉擇?

戰後的1946年7月15日,這個由日裔美軍組成的第442步兵團,前往華盛頓參加了當年的獨立日閱兵式,並受到總統杜魯門檢閱了。杜魯門讚揚道,他們一邊忍受著友軍的歧視,一邊與敵人進行殘酷的戰鬥,十分了不起。

太平洋戰爭中,身處美軍的日裔士兵究竟作何抉擇?

1988年,里根政府向當年被關押的日裔美國人進行道歉,並給予國家賠償。201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簽署文件,向當年的日裔美軍授予國會金質獎章,這是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

太平洋戰爭中,身處美軍的日裔士兵究竟作何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