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林則徐不被貶官,能抵禦英軍入侵嗎?一件事啪啪打臉!

倘若林則徐不被貶官,能抵禦英軍入侵嗎?一件事啪啪打臉!

鴉片戰爭博物館林則徐銅像

倘若林則徐不被貶官,能抵禦英軍入侵嗎?一件事啪啪打臉!

英國隨軍畫師所繪中英兩軍交戰情形。英軍陣容齊整,清軍倉皇失措,雙方軍力高下立判。

鴉片戰爭是每位中國人心中永久的痛,因為,這場戰爭,中國差點亡國滅種。可有相當多的人甚至包括一些歷史學者們都認為:如果林則徐不過早被清廷貶官,說不定能夠成功抵禦英軍入侵。

有這種可能嗎?

持有這種“幻想”的人,最有力的理據是:當年英國艦隊抵達中國南海,不敢進入珠江口,就是害怕林則徐,因為林則徐當時正在廣東主持防務。英軍避開廣東,直達天津,脅迫清廷罷了林則徐的官,這才南下廣東,一舉攻下廣州。

果真是如此嗎?非也。隨著中外史料的公開,真相終於大白。最初,英軍之所以沒有攻打廣州,並不是害怕林則徐,他們的目標是北上與清廷交涉。後來又攻打廣州,主要是因為中英談判陷入僵局,英方覺得有必要動用一下武力,從而給中方談判代表施加一些壓力,湊巧的是,此際的林則徐剛好被罷官而已。

倘若英軍攻打廣州時,林則徐沒有被罷官,還在主持廣東軍務,能夠取勝嗎?這一問題一直有人再問,也一直有人嘗試作答,但似乎都沒說到點子上。下面的答覆,或可終極了結這一“懸案”。

首先,歷史不能假設。對假設式問題的答覆,全屬主觀臆斷。

再者,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被人們忽視了。那就是,林則徐其實是與英軍正面交過手的。什麼時候呢?不妨先梳理一下:1840年6月28日,英艦隊在珠江口外集結後,主力揚帆北上,廣東似乎無戰事。可到了8月份,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個名叫士丹頓的英國人在澳門失蹤,據說是被駐紮在澳門的清朝官員給俘虜了。英方派人向澳門當局要人,否則,就要大動干戈!諸位要清楚,當時的澳門,還是大清朝的領土啊,只不過沿襲明朝慣例,對葡萄牙人網開一面,允許其在此居住而已。英國人在澳門鬧事,林則徐豈有坐視不管之理?於是,林則徐親赴虎門,與提督關天培等人緊急商討對策,調兵遣將,增援澳門。8月19日,中英雙方在澳門的關閘一帶展開激戰,過程無需贅述,結局慘敗。

關閘之戰是林則徐親自指揮部署的,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與英軍正面交鋒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的失敗,足以說明,即使是林則徐,也難挽狂瀾既倒之頹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