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買房人」別與房價打持久戰,看準時機再下手

每一個身在重慶的人,都過著五味俱全的生活。

勒不是電視劇,更不會炒人設、賣慘,勒是重慶買房人的自傳。

「重慶買房人」別與房價打持久戰,看準時機再下手


NO.031期買房人:錢女士,38歲,實在的剛需、改需一族,看好了時機買到了“低價房”。

1.

說起房子,我就是個實在的剛需,還好我當初的果斷,讓我買到了“低價房”,當初一家人愁眉苦臉為了籌首付、辦貸款也是想盡一切辦法。

很多人在房價一輪輪的上漲中不斷看跌,然後實在是沒看到下跌就忍不住追高,結果總是掌握不到節奏。

2.

我是中國第一批獨生子女,從小就在父母的呵護中成長。父母是工薪階層,到我2005年結婚時,他們都一直住在一套60㎡的單位福利房裡,而我從小就沒離開過家,結婚後依然選擇跟父母住在一起。

直到2006年初,孩子的出生讓這套60㎡的房子變得非常擁擠,我和老公閃出一個念頭:買房。於是我們每天都格外關注各個樓盤的廣告,當時目光主要放在西區,價格在4500元/㎡左右,一套60㎡的房子也要27萬,那時我們兩口子加上父母的積蓄,一共才15萬,那時也沒想過貸款,感覺欠銀行的錢是件很恐怖的事情。考慮到實際情況,就暫時擱置了買房這件事。

3.

直到2008年底,孩子長大上幼兒園了,我媽開始享受退休後的悠閒生活,有次她去朋友家做客回來後,一直在表達對別人有新房子的羨慕之情。

想著父母辛苦了一輩子,是該讓他們住得好一點,於是我下定決心,要給家裡買套新房子。

從那天起我和老公集中所有的休息時間穿梭在各個樓盤,那一年我們去了很多銷售中心,看了各式各樣的項目,瞭解了什麼是飄窗、五證、首付、按揭、等額本息等,就這樣給自己進行了掃盲工作。

2009年初,我們終於看中了華潤24城1期一套83㎡的房子,當時的價格在5000元/㎡左右,首付需要13萬,我和老公經過慎重思考,終於決定購買。

目前,這個樓盤的均價已經漲到18000元/㎡左右。

4.

再次換房是2012年,因為老二的出生,我們決定換個大點的住房,想著又不能離父母太遠,所以我們就在附近尋找合適的樓盤,偶然的機會下,我們看到了保利國際港灣的廣告,當時的均價在7000元/㎡左右,經過對比我們看中了一套110㎡的戶型。回家與父母商量,但老人家覺得價格太高不同意我們買。

而我和老公比較樂觀,相信錢早晚都會有,那點貸款以後肯定不是什麼問題,便在家裡老人的反對中悄悄以6500元/㎡的價格購買了這套房子。

接房後這小區的綠化、環境讓父母非常滿意,裝修時每天都去給我們當監工層層把關。

5.

其實中國老百姓的傳統就是先安居再立業,房子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我認為買房一定要多看,眼見為實,不能打持久戰,因為機會不可能等著你。

聽取別人的經驗未必受益,人跟人財力、物力都千差萬別,沒有完全可複製的經驗,“冷暖自知”,遇到想買的房,就早做決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