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管啥季节,熟悉这几种鲫鱼漂相,只要有鲫鱼就能抓上口


别管啥季节,熟悉这几种鲫鱼漂相,只要有鲫鱼就能抓上口

鲫鱼是一年四季都能开口作钓的鱼种,因为食谱杂,生存适应能力超强悍,繁殖能力也很突出,所以不论南北方,只要有淡水的自然水域基本上就能看到鲫鱼的身影,可以这样说吧,只要会淡水钓的钓鱼人,就没有说没钓上过鲫鱼的,所以大多数时候,野钓的第一目标鱼种就是鲫鱼。鲫鱼因为个体小,吃口相对鲤鱼草鱼等鱼种来说比较轻,大多数钓友认为顿、送、点就差不多是鲫鱼常见的吃口漂相,其实不尽然,鲫鱼确实是体校小、重量小、吃口小,但是因此说鲫鱼吃口的漂相也少,那就大错特错了。

别管啥季节,熟悉这几种鲫鱼漂相,只要有鲫鱼就能抓上口

第一类,顶漂,顶漂也叫送漂,就是指中鱼后漂不顿不沉浮漂会慢慢的上浮,这种情况多因为鲫鱼习惯头朝下进食,一旦中钩后为了减轻鱼唇被鱼钩刺中的疼痛感,会抬头上游,一般来说,鲫鱼中的小体型鱼大多数中钩后抬头顶漂的习惯比较多,一般体型较大的鲫鱼送漂的情况不怎么多。

别管啥季节,熟悉这几种鲫鱼漂相,只要有鲫鱼就能抓上口

第二类,黑漂,大体型鲫鱼中钩后会会直接黑漂,而且不上浮,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死口,这种漂相是百分百中大鲫鱼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鲫鱼黑漂可能钓十几次出去也很难见到几次,因为在垂钓鲫鱼时大多数的黑漂属于小鱼闹窝时造成的;因为垂钓鲫鱼时本来钓目都不会放很高,而水域中白条、麦穗、瓜子鲫等小杂鱼闹窝的时候随便的动作就能造成浮漂沉没,但是区分死口和闹漂还是很容易的,死口的黑漂会速度很快沉水,而且不会上浮,小鱼闹窝的黑漂漂沉后没多会就会再顶上来,漂相很活跃,不用经验丰富一对比也能看出来。

第三种,顿口,这种漂相是介于鲫鱼中小体型和大体型中间部分的鱼最常见的一个漂相,因为鲫鱼头朝下追逐食物食口,吸食带钩进口后一旦刺鱼,钩到鱼唇、鱼唇到子线八字环乃至铅坠处是有个明显的角度,这会影响吃口信号导致讯号延迟,这个延迟就是顿口,一般出现顿口后随后要么下沉黑漂,要么顿口后顶漂,都属于常见鲫鱼漂相,所谓的抓口也就是顿口后立马提竿,此时刺鱼的效果最好。

别管啥季节,熟悉这几种鲫鱼漂相,只要有鲫鱼就能抓上口

第四种,移漂,移漂一般属于两种极端漂相,一种是露出水面上的漂目不变,斜着移动,这种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中大鲫鱼了,而且十之八九是属于滑口鲫鱼中鱼,这种鲫鱼因为有被钓上岸经验,不会猛烈动作增加鱼钩刺唇的深度,会通过朝不同方向游曳想办法脱钩,此时快速轻提竿刺鱼,手一沉再快速扬竿基本上都不会跑,反之如果刺鱼不及时,那么跑鱼也不意外;另一种则纯属小鱼闹窝时产生的漂相,和大鱼中钩的区别就是小鱼闹窝时移漂会斜着上下点头,因为此时水底的小鱼在不停啄食,但是又不能一下把钩饵拉走,所以表现在浮漂上就是斜着移动,但不停的点头。

别管啥季节,熟悉这几种鲫鱼漂相,只要有鲫鱼就能抓上口

​第五种,点漂,点漂就是浮漂上下小幅度移动,点漂也分两种,一种是有规律的点漂,但是漂目相差也就1目之间,这种则属于滑口鲫鱼中死口之后,在水下摆动身体企图脱钩,马上提竿抓口肯定没跑;另一种则是和闹着玩一样完全没规律的浮浮沉沉,这种则是典型的小鱼闹漂。

第六种,截口横摆漂,这种漂相一般多见于诱鱼进窝后,鱼层开始错乱,饵料不沉底,在途中就被鲫鱼群截口了,漂相多表现为漂还没有来得及翻身就直接横到水面上了,因为钩上的饵料直接被半途抢食,所以铅坠根本不沉底导致浮漂横浮在水面,如果经常性遇见这种漂相,则说明鱼层发现变化,需要钓半水或者调整浮漂改为钓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