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定速巡航失靈可能是一次營銷炒作事件

奔馳定速巡航失靈可能是一次營銷炒作事件

今年的愚人節還沒有到來,在3.15這個敏感的日子,一則奔馳在高速上定速巡航失靈的新聞已經在車圈裡炸開鍋。車技君從看到這一則消息開始,就懷疑這則新聞根本不是真實的“新聞”。因為根據報道的原文,不合常理,不符合現代汽車總線控制的地方不止一處。今天專門為此事件寫一篇,闡述車技君的個人看法。

特別提示:

下文中關於奔馳C200L相關車輛原理及控制理論的闡述均符合客觀事實,可信度100%。

下文中關於奔馳C200L車主薛先生在這起事件中的說辭和表現出來的行為以及相關報道的評論,僅僅是車技君的個人猜測,可信度未知。cartech車技及作者在電腦完全失控的狀態下胡亂產生這些文字,不承擔任何後果及責任。

在報道中這臺奔馳C200L能夠保持120kph的速度定速巡航,打開車門或解開安全帶能夠主動減速到30kph,關閉車門車速會重新回到120kph,全車僅有方向盤有效,剎車,檔位均處於失靈狀態。

從邏輯上分析:

奔馳定速巡航失靈可能是一次營銷炒作事件

  1. 薛先生既然知道稍微打開車門或解開安全帶就能夠減速到30kph,作為一名具有充分駕駛經驗的“業餘賽車手”,為什麼還會選擇讓車輛重新加速至更不可控的120kph?並以120kph持續危險行駛並通過高速ETC通道。這顯然是不符合常人的行為。

奔馳定速巡航失靈可能是一次營銷炒作事件

2.薛先生在整個定速巡航失控事件結束,停車,車輛恢復正常後,沒有表現出任何經歷過劫後餘生的人對“危險車輛”奔馳C200L的畏懼心理,也沒有對奔馳C200L產生任何質疑,而且沒有事後追究故障原因的維權表現,而是放心的將車繼續長途駕駛到了成都,一走了之。或者說趕緊“逃之夭夭”,在交警面前溜之大吉。

下面車技君將結合現代汽車電子和機械原理來說明這則奔馳失控新聞的不合理之處:

簡單來講,車輛定速巡航功能可以看作ABS系統和發動機ECU,電子油門,變速器控制模塊(自動檔車輛)ESP模塊(某些中高級車型比如奔馳C200L具備帶剎車的定速巡航剎車功能,以幫助在下坡時保持時速,這需要調用ESP模塊)協同完成的高級衍生功能。

既然奔馳C200L能夠保持定速巡航工況長達1小時,則證明

1.ABS輪速傳感器和ABS模塊正常

只有能夠獲取到實時的輪速信號,車輛才可能保持某一恆定速度巡航行駛,定速巡航是閉環控制,沒有輪速信號反饋的開環控制,絕無可能保持恆定時速。而且能否進入定速巡航和退出定速工況,也需要輪速傳感器獲得的實時速度訊號。

2.發動機ECU正常,車輛能夠穩定維持120pkh時速,對於C200L這樣的車型來說至少需要發動機負荷率達到20%-30%正常工作,證明發動機的噴油,點火,進氣控制均未出現問題。

3.ESP系統正常。

4.變速器控制模塊正常,對於裝備自動變速器的車型,在車輛進入下坡工況時,為了減少剎車磨損及剎車系統過熱風險,會自動控制變速器降檔達到發動機制動效果,只有變速器模塊正常,才允許進入定速巡航工況,這是定速巡航的必要條件。

車技君查閱了奔馳C-class的用戶使用手冊,裡面明確說明車輛在30kph以上才能夠進入定速巡航工況,而薛先生說車輛在打開車門後能夠剎車速度到30kph卻不能進一步通過剎車減速到停車,剛好符合車輛進入定速巡航條件的最低限值,這難道是巧合?

無論多先進的現代汽車,剎車系統都是單純液壓系統,剎車系統中雖然包含ABS模塊,但ABS模塊起到的作用僅僅是防止車輪在急剎時抱死,是幫助車主鬆開剎車,(具體介紹可以看看車技君在之前寫的文章:《踩剎車時ABS幹了什麼》。因此即使車輛電氣系統全部失效,只要發動機能夠正常運轉,就可以提供剎車總泵的真空助力,車輛剎車系統就應該是有效的。即使發動機停轉,真空助力消失,從剎車踏板到剎車分泵(液壓卡鉗)之間依然是純液壓物理連接,剎車依然是有效的,只是剎車踏板需要施加相當大的壓力才能讓分泵達到有真空助力的PSI值。

在車輛各電子模塊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卻發生了只有方向盤起作用,其他操作均失效的詭異事件,不符合客觀事實。綜上,這則報道違背現代車輛的電子及機械系統原理。

奔馳定速巡航失靈可能是一次營銷炒作事件

奔馳方面也已經說明,C200L車型並不具備遠程後臺操作技術。

有猜測說車主是業餘賽車手,這臺奔馳C200L很可能修改過ECU,加大了發動機功率。即使有修改ECU標定,對以上結論依然沒有任何影響。

以下文字車技君的電腦完全失控的情況下自動生成,可信度未知:

這起奔馳C200L失控,很可能是奔馳C200L的友商競品營銷團隊的一次策劃炒作事件。效仿的事情就是2009年豐田在美國加州發生的油門踏板卡死事件,類似故障在美國造成19人喪生,也讓公眾認識到剎車優先系統的重要性。豐田在這起事件中名譽和市場損失慘重,豐田總裁去美國接受質詢,並且召回一千多萬臺汽車,並接受12億美元鉅額罰款,差點因此失去美國市場。

和2009年在美國的市場表現火爆的豐田品牌相似的是,2017年的奔馳品牌在中國的銷售情況也非常不錯,一改前幾年銷售不及另外的BA的頹勢。

奔馳定速巡航失靈可能是一次營銷炒作事件

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是某個友商負責競品車型的營銷策劃團隊,策劃了這個新聞事件。

失控事件的炒作日期,當然是選擇3.15這個敏感的時間節點最能獲得“黑友商”的最大效果。

但很惋惜的是,這個營銷團隊中的策劃和推廣人員,並沒有對汽車定速巡航系統的控制原理有深刻的認識,所以策劃了這起有悖於原理,在現實世界不可能發生的“新聞”。

但這個策劃團隊的能力還是有目共睹,成功的找到了一名駕駛技術過硬的“業餘賽車手”來操作這件事情,讓停在PPT上的方案變為了現實。新聞的擴散和傳播節奏,都很專業,符合專業廣告公司的業務水準。

並且,這個案子成功的“騙過”了交警和媒體,執行者“車手”薛先生能夠在危險“駕駛“的案發現場全身而退。

而“撞杆”的發生,顯然是為了讓事件的真實性能夠更具說服力一些,也讓這個策劃案更具說服力,顯然是寫入了策劃的PPT中。而撞杆是甲乙雙方(公關公司和業餘賽車手)之間達成的一個協議,也就是在不發生更大財產和人身損失的情況下,能夠發生的最大“事故”。

以上,造就了2018年的愚人節在汽車圈,提前半個月到來。而涉嫌危險駕駛,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背後的策劃者和操刀者,依然逍遙法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