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美團點評今日在港交所正式敲鐘上市。

曾經歷過外賣市場“三雄之爭”走出來的餓了麼與美團,當下面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與新零售進階的歷史機遇,卻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融入阿里的餓了麼,除了盡享整體生態內的巨大優勢,包含內部的戰略、業務、組織的變革,打通了阿里大生態內的會員、數據、倉配、運營、營銷等環節,還通過更高層次的未來視角與價值取捨,希望以新技術、新戰略推動商業“變革”。而美團面對機遇卻選擇通過流量入口完成商業“變現”,甚至不惜折損市值也要IPO。

二者在戰略佈局與價值觀上的差異,造就了決然不同的命運。眼看外賣市場的競爭天平,在一系列衝擊下,也正悄然發生改變。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外賣市場的競爭天平會倒向何方?


01

傾倒的天平

皆因生態差距


4月被阿里全資收購時,創始人張旭豪曾表示,這是餓了麼的最佳選擇:“整體加入阿里之後,阿里的多元流量開放,能讓我們可以對美團來一次降維打擊。”過了5個月,逐漸融入阿里新零售版圖的餓了麼,似乎逐漸開始顯現其生態優勢,通過賦能C、B、D三端,完成供應鏈升級,惠及廣大用戶。

B2B賦能商戶供應鏈,金融助力B端良性生長

由於中餐品種複雜、交易環節多、交易效率低下、供銷兩頭小而散,這些特殊原因決定了國內餐飲供應鏈極其複雜,所以至今尚無成體系的全案總包型的平臺出現。餓了麼加入阿里後,可以深度整合阿里生態內工具,注入盒馬、零售通、天貓超市等資源,幫助商戶運營全鏈條完成數字化改造。

除了供應鏈,餓了麼利用阿里生態內強金融資源,攜手螞蟻金服為商戶解決經營貸款的問題,打造可循環的良性發展環境。雙方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營銷、合作網商銀行等舉措,為商戶在經營、裝修、開店等多個場景進行金融賦能。據筆者瞭解到的內部數據,經營貸款開始運作的十個月內,餓了麼及螞蟻金服向商戶投放的應收貸款總額已超過150億元,是美團小額經營貸款三年總成績的10倍。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攜手螞蟻金服為商戶解決經營貸款的問題


吃喝玩樂全面鋪開,讓用戶的享受不止於餐飲

阿里旗下擁有多種生活化服務,逐漸融入阿里新零售生態的餓了麼,也開始涉及吃喝玩樂等多種場景,期望成為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領導者。讓用戶在餐飲之外,也可使用阿里健康、淘票票、天貓、飛豬等平臺服務,藉由餓了麼獲得全方位的新零售消費體驗。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多樣化業務入駐,有效提升D端收入

提及餓了麼,就不能不提其另一業務——蜂鳥。作為阿里的重點培育對象,阿里已將生態內多條線上、線下業務接入蜂鳥,包括商戶、天貓小店、阿里健康送藥、手淘外賣、盒馬等等……

此外,還與星巴克達成外賣咖啡的合作,極大的提高了蜂鳥品牌影響力。

不僅如此,餓了麼和新零售結合,採用的專送與眾包結合的模式,可以實現波峰谷峰的動態平衡,蜂鳥騎手的運送效率隨著品類的豐富和錯峰配送而變得更高。解決以前單一餐飲外送時,騎手飯點瘋狂搶單,其餘時間閒得慌。

擁有完善生態的阿里,為什麼會相中餓了麼?它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吸引互聯網巨頭的目光呢?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餓了麼與蜂鳥配送進一步夯實阿里物流基礎


02

斥巨資買餓了麼值不值?

阿里算盤打得精


精明的阿里怎麼會做虧本的生意,在筆者看來,當時會選擇餓了麼就是因為看中其三大優勢,足以填充阿里的新零售矩陣。

優勢一:物流基礎設施——蜂鳥,完善阿里新零售最後一公里。

新零售非常重視線下渠道,物流自然是重要的一環。被定義為“先進的智能運輸網絡”的蜂鳥,誕生於餓了麼,卻可以服務於全阿里。蜂鳥為阿里新零售的“三公里理想生活圈”提供支撐,成為口碑、盒馬、銀泰、大潤發等阿里生態內新零售業務的物流基礎設施,讓本地生活服務的配送效率提升至30分鐘到達。

據餓了麼CEO王磊介紹,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餓了麼平臺上接入的阿里新零售商業體,連續兩個季度增長接近或者超過50%。蜂鳥與線下各大商超的合作,有效拓展了它們的營業半徑,增強其獲客與重複購買的能力,而快速增長的訂單量也反向推動著商超自身的新零售改造,對蜂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響應。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餓了麼CEO王磊


優勢二:三四線市場潛力巨大,外賣提供海量流量資源。

筆者此前曾說過,互聯網流量紅利是在下沉市場和三四線城市。經過5年多的漫長髮展,外賣市場的主戰場也已從一二線城市逐漸下沉至三四線城市。從各個互聯網公司的用戶和業務增長的表現來看,三四線城市增速明顯,而這也將成為外賣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三四線城市用戶成新增流量主要來源


外賣作為極高頻且場景關聯度最高的流量入口,在流量稀缺的互聯網下半場,成為珍貴的引流來源。阿里旗下的支付寶、手機淘寶上都提供餓了麼入口,當用戶培養從這些平臺下單的習慣後,除了拉新留存,也可有利提升用戶活躍度,甚至轉化出商業變現。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支付寶、手機淘寶為餓了麼提供流量入口


優勢三:口碑與餓了麼聯手,達成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新範式。

在阿里生態內,承擔本地生活服務重任的就是口碑和餓了麼兩大平臺。前不久兩者合併成立了一家控股公司,並獲得軟銀和阿里投資的30億美元。

在筆者看來,兩個平臺的定位非常清晰,餓了麼“到家”,口碑“到店”,兩者業務能形成強協同作用。無論是到店還是到家,都圍繞“吃”這一核心需求,在體系內做到線上線下的服務閉環,避免流量溢出,讓二者業務無縫對接。

通過支付寶、手淘等渠道提供與餓了麼、口碑合用的優惠與補貼,不僅能讓各方互相導流,也可讓商戶受益,實現“一次導入,多方回報”,這種多元化的聯動,有效降低營銷成本,提高商家對阿里工具的依賴程度。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口碑與餓了麼聯手


03

生態碾壓

美團將面臨一場血戰


不得不說,在外賣市場上與餓了麼展開的是一場拉鋸戰,所以對美團來說將非常艱苦難熬。不僅有餓了麼的強勢攻擊,還有阿里這樣一座難以逾越的戰略高地。

雙方對於所處陣營重視程度不同,扶持力度也不相同。阿里對“親兒子”餓了麼的戰略重視度要遠高於騰訊對“乾兒子”美團的扶持。

被阿里全資收購的餓了麼,已然是集團大生態中的一份子,為了讓“親兒子”更好的生長,阿里讓其盡享生態內流量、大數據、渠道及工具等助力。尤其是支付寶、口碑、手淘、螞蟻金服這類成熟平臺,可讓餓了麼在戰略發展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如此,眼光長遠的阿里,並不計較短期得失,更注重搶佔市場份額,目前餓了麼夯實平臺基礎,穩步擴張,不斷做強做大市場蛋糕,才是其發展的重點。

反觀美團,雖然獲騰訊支持,但更多是以財務投資的角度來對待。作為“騰訊系”的一部分,美團在業務拓展上的確獲得一些幫助,終究還是很難享受到類似阿里傾囊而出的扶持待遇,兩者在背後資本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得益於阿里雄厚的資本儲備與運營性現金流更優,未來,餓了麼打起補貼戰也更從容。

根據阿里在3月公佈的財報數據顯示,其年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1251.71億元。而美團在招股書中顯示,截止2017年,其經營活動現金淨額為3.102億元。暫且不論雙方在資本上存在的量級差異,美團自身仍處於虧損階段,2017年虧損28.5億元,屬於入不敷出的階段。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前不久餓了麼宣佈為提升市場份額,在暑假期間補貼30億,這對於現金流吃緊的美團,確實有著不小的壓力,畢竟它的資金儲備主要來源於融資,而非經營性現金流。如果跟進補貼,無疑又要陷入到補貼戰,影響公司財務表現;若不跟進,則面臨市場份額下滑的風險,左右為難。

做精做專的餓了麼聚焦外賣業務,廣泛涉獵的美團多線擴張,多面承壓,資金鍊吃緊。

王興曾公開宣佈,美團的戰略核心為“Food+超級平臺”,即圍繞吃延展出多個超級平臺。這是因為外賣毛利率低,若想加速商業變現還需靠其他高毛利業務實現。

根據招股書數據,目前美團外賣變現率為12.3%,其中佣金率 11.9%,廣告服務佔比 0.4%。為了實現更好的盈利能力,平臺對商戶、騎手和用戶的補貼逐漸減少,部分地區的抽傭比例越來越高,達到22-23%,這無疑對商家生態的經營帶來壓力,最終也會變相傳導到消費者端,影響用戶體驗。

同時,仔細梳理美團各業務線,都面臨激烈的競爭。為了進入大出行市場美團先是收購摩拜,又推出網約車服務,但滴滴盤踞在前,新秀哈羅單車也改名為哈囉出行,正式加入戰局,因資金問題受困的美團也宣佈擱置網約車項目。再看其盈利的重頭戲——酒旅業務,仍需與行業巨頭攜程,及其入股的多家業內“精英”同程、途牛、藝龍等瓜分市場,樹“敵”眾多的美團還需單槍匹馬熬過這場硬仗。

而說到美團的核心業務外賣,根據易觀諮詢發佈2018年第二季度外賣市場報告,餓了麼本季度的月活躍用戶增速居行業第一,滲透率達到64%,有超6成外賣用戶在使用餓了麼。曾經穩居第一的美團,面對緊追直上的餓了麼,想要破局存在不小的難度。


當變革遇上變現,美團何以抗衡有錢又努力的餓了麼?


來源:易觀諮詢《2018年第二季度外賣市場報告》


筆者認為餓了麼之所以能完成“生態碾壓”,得益於阿里集團生態、更雄厚的資本以及在業務聚焦上的優勢,使其更能保持長期穩定的心態來發展外賣業務鏈,避免在短期急功近利的狀態下進行商業變現,這樣才能使用戶口碑體驗更好,有望穩步提升甚至在市佔率上領先。

04

結語


美團上市後,新戰役將走向何方?

不管當下有沒有到上市變現的時機,筆者認為,賦能“商家數字化”的發展路徑不會錯,只有看清前路,守正出奇,才是長久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