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導讀:一代女皇武則天,世人皆知其在乾陵設立無字碑,是非功過,皆由後人評說。然而與女皇密切相關的,還有泰山腳下的鴛鴦碑。兩座碑,哪一座更能反映出真實的女皇呢?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時期十分漫長,從秦始皇創立開始,到清朝滅亡結束,一共經歷了兩千餘年。

而我們都知道,古代社會,也是一個男權社會,作為女性,要在政治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簡直比登天還難,而武則天這樣的一個奇女子,就做到了,成為了萬萬人之上的君主,開創了封建時代女性的神話。

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而我們也很熟悉的是,她在逝世後,與唐高宗李治合葬,一反傳統,設立無字碑,雙面皆無字。這樣的舉動,也讓無字碑成為了關於女帝的一大歷史謎團。

實際上,與她的政治生涯息息相關的,還有一座位於泰山腳下的鴛鴦碑,上面不僅有字,而且也書寫了關於女皇的一段政治歷史。那麼,到底是無字碑,還是有字碑,更能反映出真實的她呢?

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乾陵無字碑:為客觀評價還是為掩蓋史實?

由於碑上無字,所以後世的人們無法通過文字來解讀,而碑的設計、花紋甚至體積重量等信息,便成了人們重點探究的對象。

如今,千餘年已經過去,碑上的紋飾依然清楚明晰,它高約8米,重達98.8噸,無疑是一個體積龐大的巨碑。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希望自己的碑文可以記錄下自己的光輝事蹟,歌功頌德,而武后卻偏偏沒有,這其中,真的像她所說,是為了讓後人客觀評說嗎?

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根據唐朝的史料,發現正史中沒有任何關於無字碑的記載。這是為何呢?

有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在當時,武則天是一個女性皇帝,再者,歷代皇帝都是詳實記錄碑文,而她卻不這樣做,所以不該將此事記錄下來。還有人認為,她本身也並無太多歷史政績,所以此事也不值得記錄。當然這裡都只是人們的猜測。

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無字碑文的設立,也引發了許多人的猜測。其中有一種說法就是,她自知自己的生平復雜,而且是女性,寫了不如不寫。

我們都知道,相傳她為權力的攀升,親手扼殺了自己的女兒,以嫁禍給王皇后。為了保證控制皇權,她親手貶死她親生的長子李弘、次子李賢。

她甚至還想借李治的頭痛,讓太醫不醫治,目的是使其速死。所以她的政治生涯,伴隨著不少的無情的做法。因而無字碑,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掩蓋史實。小妹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有幾分道理的。

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泰山鴛鴦碑:三千字,只為歌功頌德?

泰山的這座鴛鴦碑,不是女皇自己所立。是泰山腳下的岱嶽觀中的一名道士郭行真所立。所立年份為662年,此時,正好是武則天攫取權利,籌劃代唐的重要時期。

武則天在655年被立為皇后,從此開始不斷干涉朝政,鴛鴦碑的刻立,實際上反映了她謀劃奪權的重要史實。

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實際上,郭道士也是武后的一枚重要棋子。他在當年參與了與武后密謀之事,並且他是利用道教這種宗教,為武后干政服務。

所以雖然這碑不是武后所立,但是不難猜測,也是受到了她的指使而立。而且這碑頗具特色的是,名為鴛鴦碑,看似是一座碑,實際是兩座碑合併而成,可以說,又是武后的一大創舉。

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而至於具體的碑文,幾乎是每年更新,都及時記錄了女皇的一些正面的政治功績,還收錄了她的詩歌,包括她自創的新字,有11個。

所以歷經了數十次鑿刻的鴛鴦碑,除了當時的記載,再加上後人的添刻,以至於最終字數多達3978字,活脫脫就是一本歌頌女皇政績的碑文史書。

除了無字碑,武則天還悄悄立了一塊3000字有字碑,專門記錄功績

一個無字讓後人評說,一個雙碑記錄詳實,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女帝的心聲呢?我想,這也交給後人評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