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武則天:“無字碑”上的契丹文字,有點可惜

在中國歷史上,女性掌權的統治者並不少,但唯一稱帝的卻只有武則天一人。她的一生也極為坎坷,差點淪為尼姑,之後經過努力登上皇后寶座,直至即位稱帝,建立大周王朝。即位之後,一方面剷除異見分子,另一方面勤加管治。她在位時,整個社會風平浪靜,有許多關於武則天的傳說。武則天自己從來不是一個願寂寞的人。即使她死了,也留下來一個沒文字的紀念碑,吸納了人們對她的猜測。

武則天:“無字碑”上的契丹文字,有點可惜

武則天畫像

石碑由榫卯七段構成,故又稱“七節碑”。碑闊1.86M,重81.6t,西面正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由一塊2.1米闊,重98.8噸的巨石雕刻而成。碑首刻有8個龍的圖案,碑座刻有馬、獅、雲等紋樣。石碑的雕刻技術,在歷代墓碑中也非常少見。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無字碑”的猜測一直都沒有停止,

武則天:“無字碑”上的契丹文字,有點可惜

無字碑

“無字碑”主要的三種理論

第一種:武則天相信自己的功德難以用語言表達。在武則天來說,雖然她是一個女人,但高宗是拙劣的,她的才華絕對高於高宗。她在位時,政治官吏,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這是她的偉大成就。意外的是,當時很多人相信武帝盜竊了唐朝,是漢奸,是漢奸。他們忽略了她的優點。因此,武則天想讓後人評頭論足,紀錄自己的功績,於是就有了一座不言而喻的無字碑。

武則天:“無字碑”上的契丹文字,有點可惜

影視劇中的武則天

第二種:武則天明白自己有罪。如果她題寫,最好不要寫。有人說,武則天建立大周朝之後,她深感內疚和憂慮,死之後想把江山交給唐家。但是,由於有當皇帝的經歷,她對自己死之後的處境沒信心,更怕因篡位罪被世人訓斥,於是留下了這一塊無字的碑,用以贖罪。

武則天:“無字碑”上的契丹文字,有點可惜

影視劇中的李顯

第三種:武則天想讓她的後代評論她的一生。這與前者無關。武則天為自己的生活深感自豪。當作一名女性,她可在政治鬥爭之中脫穎而出,達權力的頂峰。她建議後人主觀地稱讚她的文學、政治和武術,以及她的才華。與自己有利益衝突的兒子李顯,當然是不會對她作出公平的評價,所以,武則天把自己的功過交給後人,由後人來稱讚自己的一生。

這三種說法都很恰當。至於她的正真初衷是什麼,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被添加的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宋金之後,人們在無字碑之上添加話題。現在石碑上有13段文字。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文字中還有少數名族文字,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沒人能認出。

武則天:“無字碑”上的契丹文字,有點可惜

無字碑上被刻寫的文字

1134年,金太宗的弟弟在無言碑之上刻下了大晉皇帝的經濟大計和郎君外出的故事(縮寫“郎君行記”),旁有一箇中文譯本。這種失落的文字不是金文,而是什麼樣的文字?明代碑誌學家趙尚漢在《石墨銘》之中說:“不辨(郎君行記)碑,蓋女真字,刻在乾陵碑之上。”這一觀點已廣為傳播。直至20世紀20年代,考古學家在內蒙古巴林右旗鄰近找到了遼代皇帝和太后的墓誌銘,這一謎團才被找到。

原來這些文字和墓誌銘之上的文字一樣,都是早期的契丹文字。契丹文始創於公元920年,但隨著國家的覆滅,它在元代幾乎無人知曉,在明代全然淪為一種“死文”。這部散佚當作一部非常貴重的史料留存下去,但卻是武則天無字碑的一小貢獻。

武則天重科舉,殿試就是由她所開創。並且還創立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選拔制度,很多有才華的寒門子弟躋身仕途,為朝廷所用。但她也有致命的缺點。

在軍事上,武則天用人唯親,能征善戰將領被她棄用或者殺死,曾經所向披靡的唐朝軍隊屢屢戰敗,先後失去了大片疆域的控制。武則天崇尚佛教,修築了大規模的明堂、同時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從客觀來說:武則天的政治以及治理國家水平確實不錯。至少她帶領了一個國家走向了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