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會取代造價嗎?

BIM會取代造價嗎?

聽說BIM要搶造價人的飯碗?

最近碰到很多做造價的小夥伴問我:

"BIM技術來了,聽說bim裡面就能算量,我是不是要失業了?"

"我也不懂BIM啊,我的造價以後怎麼做?"

那麼,接下來,分兩個部分來分析一下吧!

1、BIM的引入對工程造價專業意味著什麼?被取代?

2、用一個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在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中應用BIM技術,快速提高造價管理的水平一、BIM的引入對工程造價專業意味著什麼?被取代?

BIM是指創建並利用數字技術對建設工程項目的設計、建造和運營全過程進行管理和優化的過程、方法和技術。 它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以三維模型所形成的數據庫為核心,不僅包含了各個專業設計師們的專業設計理念,而且還容納了從設計到施工乃至建成使用和最終拆除的全過程信息,集成了工程圖形模型、工程數據模型以及和管理有關的行為模型;是基於參數化設計的,是一個面向對象的、參數化、智能化的建築物的數字化表示,支持建設工程中的各種運算,且包含的工程信息都是相互關聯的 。它實現了"模型等於圖紙"、"模型高於圖紙"的目標 ,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

採用BIM技術不僅可以實現設計階段的協同設計,施工階段的建造全過程一體化和運營階段對建築物的智能化維護和設施管理,同時打破從業主、施工單位到運營方之間的隔閡和界限,實現對建造全生命週期管理。

BIM被國內外眾多設計師們認為是繼CAD技術後建築行業的第二次革命性技術。它通過軟件建模,把真實的建築信息進行參數化、數字化後形成一個模型,以此模型為平臺,從設計師、工程師一直到施工單位和建成後業主的運維各個項目參與方,在直到項目生命週期結束被拆毀的整個項目週期裡,都能統一調用、共享並逐步完善該數字模型。

BIM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2007年頒佈的美國BIM標準以BIM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制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為美國工程建設行業每年節約2000億美元"。

對於工程造價諮詢行業,BIM技術將是一次顛覆性的革命,它將徹底改變工程造價行業的行為模式,給行業帶來一輪洗牌。美國斯坦福大學整合設施工程中心(CIFE)根據32個項目總結了使用BIM技術的如下效果:

(1). 消除40%預算外變更;

(2). 造價估算耗費時間縮短80%;

(3). 通過發現和解決衝突,合同價格降低10%;

(4). 項目工期縮短7%,及早實現投資回報。

對於造價諮詢公司和工程師個人和來說,前三項效果,無論達到哪一項都是一個在行業內立足的資本,遑論同時達到三項。當少數諮詢公司或者個人掌握BIM技術時,他們將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當大多諮詢公司或個人掌握了BIM技術時,那些沒有掌握公司或個人,將會被迅速淘汰出局。

BIM會取代造價嗎?

那麼具體來看,對於咱們造價的小夥伴的工作到底有哪些影響呢?

首先,只要是項目的參與人員,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還是諮詢公司或者是業主,所有拿到這個BIM模型的人,得到的工程量都是一樣的。這就意味著,工程造價諮詢中一個老大難問題:工程算量,將成為歷史。工程藍圖上表示的工程量,是一個確定的數據,每一個造價工程師出於對圖紙的理解和自己的職業水平高低不一而得到不同的數值,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它是唯一確定的。造價工程師在商務談判時,一個最為重要,也最為枯燥的工作內容,就是核對工程量。

鋼筋、混凝土、電纜、風管、水管、閥門,這些工程裡大量採用的材料,無一不是談判的焦點。造價工程師們就像搶奪山頭一樣,在每一種材料上進行著攻堅戰。工程結算工程耗時長,絕大多數時間就是用於此。在應用BIM技術之後,施工單位提交的竣工資料將包含他們修改、深化過的BIM模型,這個模型經過設計院審核之後作為竣工圖的一個最主要組成部份轉交給諮詢公司進行竣工結算。而基於這一個模型,施工單位和諮詢公司導出的工程量必然是一致的。這就意味著工程量核對這一個關鍵環節將不復存在。承包商在提交竣工模型的同時就相當於提交了工程量,設計院在審核模型的同時就已經審核了工程量。

其次,從BIM模型裡讀取工程量簡便快捷,造價工程師免去了算量的煩瑣工作。但是這一部份工作並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設計師在建立模型的時候,通過定義模型各類構件的屬性,把它們提前完成了。既然設計師代替造價工程師完成了計算工程量的工作,那麼這一部份工作的報酬也將相應轉移給設計師。在每一個項目裡,造價工程師得到的報酬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為了維持既有收入,他們必須接受更多的委託,這對他們或者他們所屬公司的商務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造價工程師終於可以從煩瑣的算量工作中解脫出來,他們將面對更為美好的職業前景。原先造價工程師們更多地扮演了造價員的角色,計算、核對工程量佔據了他們大部分的工作精力。而限額設計的造價控制、全過程造價管理這些技術含量更高的業務,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在甩去算量這一工作內容後,他們終於可以從事那些業務,將對項目有著更深、更直觀的接觸,最終形成個人職業生涯的良性循環。

另外,對於施工單位,原來在編制竣工結算申請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在工程量中做一些手腳。這個並不是誠信的問題,而一種行業認可的業務技巧。諮詢公司的造價工程師疲於應對,承包商們卻樂此不疲,前者再怎麼細心,也終究有疏忽的時候,而這就是他們利潤來源的一部份。但是在應用BIM模型之後,這種工作模式將徹底改變。施工單位無法在工程量上有所隱瞞,要想獲得不變的利潤,他們必須從別的地方尋找利潤點。所以我們的觀點是,BIM對造價專業是一個極大的推動作用,能夠將大量的、重複的、機械的算量工作交給機器去做。是否會被行業淘汰,並非取決於BIM的普及程度,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它省下的時間。

另外BIM對於推動造價管理的升級有極大的作用,從未來趨勢來看,基本上所有的工程項目都會使用BIM技術進行造價成本管控。

所以瞭解工程項目全過程BIM技術應用點,就非常關鍵,下面我們將以一個實際案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用一個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在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中應用BIM技術,快速提高造價管理的水平案例:

某房地產開發項目規劃總佔地面積9900m2,總建築面積91900萬m2,建築主體是一座地上30層的辦公樓,樓下設有9層裙房以及3層地下人防車庫。該項目辦公樓1~9層是與裙房相連的連體結構,10~30層為標準層,頂層為機房層。該案例主要是以地上辦公樓部分為例進行建模,分析和探討BIM技術在全過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1、決策階段

決策階段是項目建設各階段中最為關鍵的一個階段。該階段通過對不同的投資方案進行經濟和技術論證,最後選擇出最佳方案。統計表明,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高達80%~90%。由此可見,投資估算在方案選擇決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建設單位在決策時,可藉助軟件簡單地搭建BIM模型,將項目方案與財務分析工具集成,一旦進行參數修改,便可迅速提取工程量,並通過算量軟件和計價軟件得出粗略的造價,從而實時獲得各方案的投資收益指標,為建設單位最終決策提供有說服力的依據。

2、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的概算編制主要取決於設計深度、資料完備程度和對概算精度的要求,可分為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2個階段。

2.1 初步設計階段

初步設計階段的概算主要是設計概算,即在投資估算控制下確定項目的全部建設費用。設計概算按規定需經有權機關批准,並以此作為該項目投資總額的控制依據。建設、設計單位可以運用BIM技術對建築信息模型進行修改,進而實現對設計方案的調整與優化。該模型不僅可以直接提供造價數據,方便建設單位進行方案比較以及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優化,從而有效控制造價,而且還可利用BIM技術相關軟件(如Navisworks軟件)對設計成果進行碰撞檢查,及時發現設計中存在的錯誤,便於施工前進行糾正,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變更,為後續施工圖預算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施工圖設計階段

施工圖設計階段的工程預算主要是確定單項工程或者單位工程的計劃價格,並儘量使總預算不超過概算投資。採用BIM技術編制預算,其預算書中同樣可以查看所有構件的計算公式及位置。這樣不僅可方便地查看工程量與算量軟件計算的工程量是否一致,而且也可反查構件在圖形中的位置,從而實現圖形和計算式的有機結合。該工程在清單計價模式下生成的分部分項工程預算書及構件反查。工程總造價確定後,即可進行各項費用的最終彙總並形成報表。由於採用了IBM技術,企業可以很方便地根據自身需求,自行設計彙總模板和報表格式。

3、招投標階段

3.1 標底的確定

使用BIM技術進行造價管理,招標方不僅可以通過設計方提供的BIM模型直接抽取項目全部工程量信息,以避免漏項情況發生,而且還可以從軟件中直接獲取最接近市場的價格,完成標底編制。也就是說,採用該技術編制預算,可以將施工圖預算結果直接作為工程標底的一部分使用。該工程採用魯班造價軟件計算的分部分項工程量信息。

3.2 投標文件的生成

招標方在發放招標文件時,可將BIM模型連同工程量清單一起發放給擬投標單位,而投標方則根據招標文件的要求、企業自身的技術及管理水平來填報單價。由於BIM模型中的構件與工程量信息是相關聯的,因此當投標方進行報價時還可以利用招標方提供的BIM模型快速地核準工程量清單,從而節約複核時間。

4、施工階段

在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控制實際費用,並通過對工程付款、工程變更費用及索賠費用的控制,來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

4.1 工程結算

工程結算是指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按照合同規定對已完工程價款進行結算,其目的在於補償施工過程中的資金和物資耗用。工程結算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會發生多次,直到整個項目全部竣工驗收為止。BIM技術的應用,使得工程結算簡單易行。例如,魯班造價軟件在導入算量軟件產生的粗造價文件後就可以框圖出價,即在造價軟件的BIM模型中直接選擇構件顯示,從而獲取工程任意部分的工程量及其造價。該軟件的應用,不僅可以實現按時結算,而且還可以根據工程進度進行精確採購和按額領料,以及編制資金計劃、材料採購計劃和勞動力計劃等。

4.2 工程變更和索賠管理

項目施工過程中,工程變更在所難免。BIM技術的應用,雖然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工程變更的發生幾率,但並不能完全消除,因此由變更引起的工程量及造價變化仍需引起高度重視。例如:根據該項目業主的要求,原設計中的M0921門被更換成M1021,由此導致門、牆體混凝土及牆面裝飾的工程量都發生了變化。使用魯班土建算量軟件建立成本模型後,可直接通過"屬性定義"窗口對M0921門的尺寸進行修改,完成門的替換,同時還可自動調整相關牆體、裝飾等信息,並重新計算工程量後輸出1個新的算量文件。將變更後的算量文件重新導入造價軟件中,即可得到1份變更後的可作為結算依據的造價文件。在施工階段,業主和承包商還可通過在BIM模型上添加時間進度和成本信息,進行階段成本費用的統計和分析,並完成施工進度款的支付。BIM技術的應用,不僅明確了每一階段的任務,而且準確直觀地表達了款項信息,減少了超付或延付現象,從而大大降低索賠情況的發生。

5、竣工驗收階段

建設項目的竣工決算需要包含從籌建到竣工投產整個過程的全部經濟文件作為支持。採用BIM技術後,這些所有的物理信息和幾何信息都可儲存在BIM模型中,例如各構件的工程量、施工進度以及材料的價格、產地和生產廠家等,並隨著工程項目的進展而不斷更新。

因此,如業主和承包商使用同一個BIM模型分別進行項目管理,則其工程的所有數據都會整合在個BIM數據庫中。當項目竣工時,該數據庫中的數據基本可反映項目的實際情況,竣工驗收十分方便。

您是否是造價行業從業者,那麼您是如何看待BIM的發展及應用,對BIM對造價行業從業者的衝擊,您又有何建議呢?歡迎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