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技術革新還是行業泡沫?

關於「BIM這條路走對了嗎?」「BIM是不是涼了?」

這樣的討論話題層出不窮,國內有部分人在迅速炒熱一種現象或是一個詞的事上似乎擁有某種天賦,在”豬都可以飛起來的時代”,摔得慘的不是沒有。

所以,回到那句話,BIM,是技術革新還是行業泡沫?

我們認為,BIM肯定不是行業泡沫,但也不能包治百病。

首先,跟著宏觀政策走總是不會吃虧的。先看看這些年的BIM政策到底說了些什麼:

——2001年 · 住建部科技司

《建設部科技司工作思路及要點》

推進建設領域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

——2003年 · 住建部

《全國建築業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

對平臺和系統建設作出指導,指出工程設計協同系統、綜合項目管理系統、先進水平應用工具軟件、智能化施工技術、專家庫和知識庫建設的重要性。

要點提煉:信息化

——2006到2010 · 科技部

課題

將“基於BIM技術的下一代建築工程應用軟件研究”列為重點開展的研究工作。

要點提煉:數據應用與研究

——2011年 · 住建部

《2011-2015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

要求在「十二五」期間,基本實現建築企業信息系統的普及應用,加快建築信息模型(BIM)、基於網絡的協同工作等新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推動信息化標準建設。

——2015年 · 住建部

《關於推進建築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

明確要求到2020年末,應實現BIM技術、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BIM的項目率要達到90%。

要點提煉:明確目標、推動實質性信息應用

——2016年 · 住建部

《2016-2020年建築業信息化發展綱要》

要求建築行業企業“積極探索‘互聯網+’,促進建築行業的轉型升級,深入研究BIM、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應用,創新商業模式,重要提出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3D打印和智能化五項專項信息技術應用點。

要點提煉:行業管理創新、業態轉型升級

就BIM政策而言,已然跳出了「工具級應用」的節點,它關注的是行業的「新業態和管理創新」

目的就是「信息化」。信息化不僅需要建立數據的關係,更需要建立這些數據背後的人之間的關係。企業信息化建設也必須把“著力點”放在工程項目上,放在工程項目的質量、工期、成本、安全、環保等管理目標的完成上,一個好的工程項目必須做到質量優、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環保好。

無論是人口紅利還是技術閾值,隨著一線城市的建設速度放緩,建築業確實提出了技術精細化與管理精細化的需求。就是希望藉助信息化浪潮,一點點去除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管等等這些環節裡粗放式烙印的目的。

簡而言之,BIM的作用在於減緩信息的不透明和壁壘,一方面是提高生產效率,一方面是減小可腐敗的可能性。從建築行業入手,推動工程的透明,抑制腐敗。

BIM技術可以用在設計、施工、管理,滲透至工程行業的各個領域。

BIM:是技術革新還是行業泡沫?

利用五大優勢,降低出錯率、減少事故發生率,增加項目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01/可視化

BIM可以構建建築物的三維模型,從原先的二位圖紙到三維圖形之前進行變化,圖紙中的一些問題就能及時解決,可以提高施工質量,縮短施工工期,進而節約施工成本。應用BIM 的三維可視化輔助圖紙會審,形象直觀。對於減少施工圖中的差錯,完善設計,提高工程質量和保證施工順利進行都有重要意義。

02/模擬性

通過對三維模型的處理,那麼我們可以提前對建築物進行5D模擬 (3D+時間+成本)

1.3D漫遊模擬

2.4D工期模擬(施工模擬)

3.5D成本管控模擬(結合企業內部動態成本管控機制,可以實時模擬、反饋)

通過三維模型,我們可以更快、更高效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03/協調性

如管道與結構衝突、預留洞口沒留或者尺寸不符等等,由於傳統二維圖紙大多都是分專業出圖,核對在一起的時候容易出現錯漏碰缺。

現在,通過BIM技術,可以將全專業的模型建立後進行碰撞檢查,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們的協調效率以及減少成本,將問題提前發現,提前解決,減少不必要的變更花費。

04/優化性

基於BIM 的深化設計是應用BIM 軟件進行深化設計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深化設計質量和效率。還能促進裝飾方案、空間佈局、結構、施工工藝、參數化設計、裝配式設計、管線綜合佈局等等各個方面的優化,全面改善建築的建造、維護和後期管理的狀況,BIM技術將在建築的全壽命期也有著各方面的優越性。

05/分析性

我們可以對建築物的各類功能性進行分析如:綠色節能分析、日照能耗分析、火災逃生模擬等等,通過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全面提升工程項目的建設水平,實現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

基於BIM 技術,對施工現場重要生產要素的狀態進行繪製和控制,有助於實現危險源的辨識和動態管理,使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得到減少和消除。做到不發生事故,尤其是避免人身傷亡事故,確保工程項目的效益目標得以實現。

為什麼要學習BIM技術

在數據和建築之間搭建橋樑,BIM是唯一的選擇。

幾個運用BIM技術打造的地標建築物:

國家會展中心

BIM:是技術革新還是行業泡沫?

整個綜合體的建築面積達到147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綜合體項目,首次實現大面積展廳“無柱化”辦展效果。總承包項目部引入BIM技術,為工程主體結構進行建模,然後將各專業建好的模型與總包建好的主體結構模型進行合模,有效地修正模型,解決了施工矛盾,避免了返工、修整。

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東塔)

BIM:是技術革新還是行業泡沫?

位於廣州天河區珠江新城CBD中心地段,佔地面積2.6萬m2,建築總面積50.77萬m2,建築總高度530m,共116層。通過MagiCAD、GBIMS施工管理系統等BIM產品應用取得良好成效,實現技術創新和管理提升。

天津117大廈

BIM:是技術革新還是行業泡沫?

天津117大廈結構高度達596.5米,通過GBIMS施工管理系統應用打造天津117項目BIM數據中心與協同應用平臺,實現全專業模型信息及業務信息集成,多部門多崗位協同應用,為項目精細化管理提供支撐。創造了11項中國之最,並運用BIM技術實現了成本節約、管理提升、標準建設。

蘇州中南中心

BIM:是技術革新還是行業泡沫?

蘇州中南中心建築高度為729米,應用BIM技術解決項目要求高、設計施工技術難度大、協作方眾多、工期長、管理複雜等諸多挑戰。

珠海歌劇院

BIM:是技術革新還是行業泡沫?

BIM的未來在哪裡?

「數據互用」

以移動技術來獲取數據。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人們現在可以在任何地點和任何時間來獲取信息。主要用於解決工程行業信息化的基本問題,例如數據存儲效率、數據安全、自動的數據結構化軟件、數據輕量化、數據交換機制等等。

「交叉學科需求分析和實現」

未來雲端技術,即無限計算。不管是能耗,還是結構分析,針對一些信息的處理和分析都需要利用雲計算強大的計算能力。主要是跨專業解決工程與非工程問題。

施工企業肩負著保障工程質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全方位的施工管理責任。當前BIM仍處應用初期,BIM在項目層面具體應用中有幾個困難點:

1.項目經理的自身對BIM的理解與能力;

2.沒有經驗和體系保障的BIM價值不清晰,軟件開發與知識本體研發不足,數據關係混亂;

3.是BIM所代表的數字化思維方式與過程化導向管理模式與當前施工項目管理結果導向與粗放式管理模式之間的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