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築業信息化2.0

BIM:建築業信息化2.0

BIM被譽為建築業信息化時代2.0,相較於CAD二維展示,BIM實現了3維展示,覆蓋整個生命週期,促成數據共享及全過程應用,能實現跨部門、多任務、多專業協同,具有可視化、協調性、全週期等諸多優點,能切實破除工程長期面臨著工期緊張、工程複雜、協作困難等問題,提高整個工程的質量、生產效率、管理效率。2019年我國建築業產值達到24.84萬億元,雖然我國是建築業第一大國,在建築業史上創造了諸多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蹟、中國速度,但中國在BIM的開發、應用及推廣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BIM:建築業信息化2.0

一、概念

BIM經歷了BIM標準、BIM工具到BIM應用的過程。根據美國國家建設科學研究所定義:(1)BIM(Building Informatiion Modeling,建築信息模型)是建築物的物理性及功能性特性的數字化展示模型。(2)BIM是為實現可視化、工程分析、衝突分析、達標檢查等數字化模型的建模過程。(3)BIM是一種新型的項目信息管理方法。BIM包括:BIM技術、內容、標準、教育、培訓和認證。Succar將BIM應用階段劃分為四個階段:準備階段、基於對象的建模、基於模型的協作、基於網絡的集成。

BIM:建築業信息化2.0

二、應用現狀

BIM研究與應用還處於初級階段。從工程生命週期來看,設計階段應用相對較多,施工階段和運維階段應用相對較少。在設計階段,設計院初步設計和施工圖可實現100%應用,結構專業目前可實現90%左右,初步設計和施工圖只達70%-80%。在建設階段,BIM的主要應用在投標和施工過程。根據建築業協會的調研顯示,開展最多的應用是基於BIM的碰撞檢查、基於BIM的機電深化設計、基於BIM的專項施工方案模擬。從企業規模來看,房地產開發公司、設計院、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都建立了BIM項目管理方式,特級、一級資質等大型建築業應用較多,特級企業BIM引用時間超過3年的比例達到70%。從應用領域來看,房建應用最早,但軌道交通、市政、大型建築等應用則更充分。

BIM:建築業信息化2.0

三、市場結構

BIM市場開分為軟件研發、BIM諮詢、BIM培訓與認證三個主要市場層級。

軟件研發企業:本土化產品和配套技術服務,數量較少,主要為國外軟件,如Autodesk Revit、Bently、Tekla、ArchiCAD、Digital Project等,Autodesk的Revit佔據主導地位。近年來國內企業在BIM工具軟件、平臺軟件上取得了較快進展,國內有廣聯達、魯班、斯維爾、弘高創意等,廣聯達主要集中於施工階段,在國內市場的使用率最高。國產軟件尚未出現滿足要求的BIM軟件替代當前使用的軟件。長遠來看,國產BIM軟件開發勢在必行。

BIM諮詢企業:為建設方提供BIM諮詢服務,數量最多、市場活躍,積累了大量的項目管理經驗。

培訓與認證企業:BIM等級考試、BIM應用技能考試

四、問題

一是基礎、核心技術不強,應用深度不夠。基礎軟件和平臺軟件較少,多用BIM解決某個階段單項問題,能深度解決技術問題的少,滿足於可視化應用而忽略信息深度加工,侷限於二維出圖、三維翻模的設計展示型應用,或侷限於只針對設計、施工等單個領域的孤島式開發,未能實現全週期管理。

二是信息斷層、數據煙囪,信息集成、共享和高效利用無法實現。缺乏合適的協作平臺和工具集成,不同軟件之間的數據交換接口不兼容,不同公司開發的BIM軟件之間的數據信息關聯不夠。

三是缺乏BIM人才、缺乏具有BIM實施經驗的項目經理、項目人員對BIM應用實施不夠重視。

BIM:建築業信息化2.0

五、未來交互技術

BIM的交互主要有:BIM+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應用,BIM+GIS+物聯網,BIM+激光定位技術、無線射頻技術(RFID)、三維激光掃描技術,BIM+cloud平臺,BIM+3D打印、測量和定位,BIM+虛擬現實與擴增實境等。

六、相關建議

一是加強基礎研究,從基礎應用入手,突破BIM應用瓶頸。

二是注重數據的積累、應用與共享。只有數據量級足夠大,才能餵養出真正滿足市場需求的BIM軟件。因此儘量選用國產廠商的BIM軟件。

三是開展標準、接口研究。形成統一、適應性強、實操性強的標準格式,定義構件、規則等,形成自主的BIM數據交換標準、BIM應用能力評估標準、BIM項目實施流程規範等標準。

四是加強人才實踐培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