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9月開學月,孩子們都背起書包,高興的上學了!

山的那一邊,有這麼一群孩子!

同樣熱愛生活,同樣熱愛上學!

但是,他們只能背起弟弟妹妹,

像大人一樣,擔負起家庭的重任!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6月,雲南布朗山

很多山裡的孩子,特別是女孩,不僅要學習、做家事,甚至在學習時也必須同時照顧更小的弟妹。即便這樣,讀書的時間對他們來說也是最大的“奢侈”。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6月,雲南布朗山

太陽雨來的時候,孩子們就用香蕉葉子來擋雨。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6月,雲南布朗山

孩子們總是有很多方式讓自己快樂,下河抓魚就是其中一種。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11月,四川大涼山

奶奶領著孫子,從山上打柴回來。孩子雙手捧著剛剛出生的野生小鳥。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6月,雲南布朗山

姐妹。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5年4月,四川大涼山

山裡的雞是散養的,孩子和雞在院子裡玩耍,這是最常見的場景。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6月,雲南布朗山

長輩很重視孩子們的學習,他們已經意識到知識才是未來的希望。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6月,雲南布朗山

一家人擠在狹窄的木板房裡,生活、學習、勞作,這是他們共同的生活空間。現在的孩子們大都不再穿傳統的服裝了,也許布朗族的木板房很快就會被現代的水泥樓房所取代。現在無論是孩子的父母還是爺爺奶奶,都很注重娃娃上學。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5年6月,雲南布朗山

再一次來到這個山寨,我們將之前拍的照片發給他們,拿到照片後他們高興的舉了起來。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6月,雲南布朗山

手扶拖拉機還是這裡的主要運輸工具,孩子們很喜歡坐在上面玩耍。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4年6月,雲南布朗山

布朗族背花的小姑娘。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5年7月,四川大涼山

九歲的小女孩挑著一擔茅草和奶奶一起回家。這裡屬於高海拔地區,沙土地石頭多,因為缺水無法澆灌,只能靠天吃飯,收成常常無法保障。農忙時,每個孩子都會幫助家裡做農活,幹著和成年人一樣的農活。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5年6月,四川大涼山

哥哥帶著妹妹一起上山勞動。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5年6月,四川大涼山

父母出去幹活,4歲的孩子獨自在家,餓了就自己找個土豆吃。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5年3月,雲南布朗山

靠近公路近的孩子更知道上學才能過上好生活,所以他們學習更加努力。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2015年11月,雲南布朗山

貧窮阻擋不了夢想。在布朗山有很多熱愛舞蹈的孩子,這個小女孩叫羅東,6歲,雖然沒有練功服,也沒有練功鞋,但她每天都堅持在家練習基本功。

三年來,攝影師呂繼林深入探訪了雲南、貴州、四川數百個偏遠貧困山寨,拍攝了幾萬張照片,零距離接觸了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特別是那些單純到透明的孩子們。他用豐富的影像資料,多視角、多方位完整地展示出那裡孩子們真實的生存狀態。這一題材極具現實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些光影本身就是慈悲和愛。

點亮希望——關注留守兒童全國大型公益攝影展(蚌埠站)


我們希望,用影像的力量去感召人。

希望,在這個開學季,讓城裡的孩子通過我們的鏡頭瞭解大山深處的孩子們,理解生活的可貴和意義。

同樣,也希望整個社會能關注到留守兒童,關心和幫助這群孩子。

本次廣州巡展由微笑寶貝主辦,分享了中國人像攝影十傑呂繼林老師和美籍攝影家Frank Q. Chen老師三年來在山區拍攝過程以及人像攝影的學術講解。

呂繼林:中國人像攝影十傑、北京東方童話兒童攝影創始人、全國兒童攝影行業最具影響力人物

Frank Q. Chen:美國職業攝影家協會會員、美國領事館特約隨從攝影師

微笑寶貝,將繼續攜同呂繼林老師、愛尚計劃、特想印象集團以及社會各公益單位,繼續關注留守兒童,大家有發現需要幫助的貧困山區小學,也可以報給我們喲!我們將一起為山區學校更換所有的舊課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