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學者認為唐太宗曾想恢復分封制,最終為何沒有實施?

文史磚家


自從秦王嬴政削平六國、創建帝國開始,擺在歷朝歷代開國皇帝面前最要緊的事情,便是採取何種制度來治理國家,以保障江山社稷永遠在一家一姓手中傳承。對此,秦始皇給出的答案是廢分封、立郡縣,由皇帝任命郡縣長官,直接統治帝國。然而秦帝國僅維持15年時間便滅亡,所以後世部分開國皇帝在吸取秦亡教訓時,便反其道而行之,又開始訴諸於分封制。



在實行分封制的初期,各地藩王因為都是皇帝的兒子或兄弟,由於關係親密,自然會起到屏藩皇室、消弭動亂的作用。然而隨著開國之君的謝世,對於皇位的爭奪必然會誘使個別有野心的藩王舉兵造反,或圖謀叛亂,無論哪一個,都會對帝國局勢的穩定形成嚴重隱患。此時,用於屏藩皇室的藩王,反而成了動亂的製造者,完全背離分封制的初衷,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無疑都是這現象的真實寫照。


然而,就在唐朝建立之初,儘管有漢、晉兩朝的慘痛教訓在前,但“千古一帝”唐太宗卻差點重蹈覆轍,準備分封制從歷史的垃圾堆中“請”回來,若其得到實施,恐將使帝國陷入崩裂之中。那麼,究竟是誰給皇帝出的這個“餿主意”?又是誰阻止這項違背歷史潮流的制度得以實施呢?



原來唐太宗登基後,在總結隋朝驟興驟亡的經驗教訓時,將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歸結為隋朝對諸王的防範甚嚴,以至於國家危難之際,沒有可以信賴的人來挽救皇室。恰好此時宰相蕭瑀向太宗提出建議,希望他能效法夏商周三代,將帝國的疆土分封給皇子們,讓他們拱衛皇室,唯此才能使帝國長治久安。太宗覺得很有道理,便將蕭瑀的意見交付廷議,並準備實施分封制。


帝問瑀:“朕欲長保社稷,奈何?”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長久者,類封建諸侯以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絕。漢分王子弟,享國四百年。魏、晉廢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納之,始議封建。見《新唐書·卷一百一·列傳第二十六》。



在廷議中,宰相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對蕭瑀的意見大加駁斥,稱其食古不化,大開歷史的“倒車”,若此說得以實施,不僅不會給帝國帶來長治久安,反而會讓國家重蹈漢晉兩朝的覆轍,使得天下大亂、海內分崩。隨即,大臣魏徵、李百藥、顏師古等人也加入其中,異口同聲地支持房、杜兩人,使得“反分封派”在朝堂佔據絕對優勢。太宗迫於公議只好暫停分封制的實施,但內心底卻一直沒有放棄。


等到了貞觀十一年(636年),唐太宗還是決定實行分封制,並以詔旨的形式予以公佈。不過,跟漢晉兩代分封親王、功臣為王侯不同,唐太宗則是將其任命為世襲刺史,雖然名號不同,但實質上卻別無二致。此次受封的世襲刺史多達35人,包括以荊王李元景為首的21名親王,以及以宰相長孫無忌為首的14名功臣。



由於分封世襲刺史的決定是以詔旨的形式公佈的,所以大部分朝臣都不敢表示反對,唯有侍御史馬周、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等數人冒死力諫,希望皇帝能夠收回成命,把內亂消除於萌芽之中,但均遭太宗拒絕。長孫無忌見太宗心意決絕,便同功臣們向皇帝聯名遞交抗封表文,併力陳這樣做的危害性,終於讓皇帝做出撤回詔書、停封世襲刺史的決定。


無忌等上言曰:“臣等披荊棘以事陛下,今海內寧一,不願違離,而乃世牧外州,與遷徙何異。”乃與房玄齡上表曰...太宗覽表謂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義,意欲公之後嗣,翼朕子孫,長為藩翰,傳之永久。而公等薄山河之誓,發言怨望,朕亦安可強公以土宇耶?”於是遂止。見《舊唐書·卷六十五·列傳第十五》。



隨著太宗做出停封世襲刺史的決定,唐朝初年一場危及帝國安危的大風波就此平息,而由朝廷任免州縣官員的制度得以貫徹執行,直到被藩鎮割據的局面破壞。歷史雖不能假設,但似乎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若分封制得以正式實施,唐朝內戰恐將在安史之亂前百餘年提前出現,而唐朝能否延續國祚近三百年,實在是難說。


史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