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不僅是「權宜之計」,也可以走向精彩的人生大道!

有人把打工當成人生歷程的機遇

有人把打工當成“權宜之計”的臨時過客

兩種態度,必得產生兩種結果,下面做個對比分析:

一、 第一種打工者的心態:

1. 把職業當事幹,把公司當己業看;

2. 不能把自己當成“臨時僱工”應該是公司的“主人”;

3. 從打工的第一天開始,就等於幹事業的開始;

4. 把打工的第一天,每一站,都當成人生歷程的第一頁;

5. 視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看成難得聚集的“人緣”;

6. 把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當成自己成長的“恩人”;

7. 做每一件事,必須認認真真的做,應爭做到最好;

8. 從不計較眼前小利小事的得失,只要能達到目標和實現“願望”;

9. 無論在何時何地,無論幹任何一件事,都是在“做人”;

二、 第二種打工的心態:

1. 打工就是先找個幹工作掙點錢;

2. 打工人就是臨時僱工,就是“下人”;

3. 打工的人就是“過客”,今天這個來,明天那個走;

4. 打工人就是“混天工”

5. 做事就是給領導看,只要能應付過去就行了;

6. 給多少錢,幹多少活,有機會就撈他一把;

7. 能混就混下去,不能混就走人,招工的多的是;

打工不僅是“權宜之計”,也可以走向精彩的人生大道!

三、 別人對第一種打工者的看法和評價:

1. 這個人做事能讓人放心;

2. 這個人很忠誠;

3. 這個人將來能挑大樑;

4. 我喜歡他,從內心裡敬佩他;

5. 這個人開高新待遇“值得”;

6. 和他交朋友很有價值;

7. 人人如果都像他,公司一定能壯大;

四、 別人對第二種人的看法和評價:

1. 這個人不忠誠、不老實;

2. 他是一個消極因素的擴散著;

3. 他做事我們對他不放心;

4. 用這種人公司會賠錢;

5. 我們不喜歡他;

6. 和這種人不能交朋友;

7. 人人都像他一樣,企業會走向“垮臺”

兩種心態,兩種表現,兩種評價,導致了一下兩種人的結果和命運!

第一種人的結果:

由於他的態度端正,表現積極上進,通過打工的歷程,鍛鍊和造就了自己,成為了“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領導喜歡他,離不開他,團隊成員喜歡他,凝聚他。他的到了技能,他得到了認可,得到了好評,得到了朋友。

他沒有把打工當“過客”而是趁著機遇造就了自己,成熟了雞子,他成了企業永遠離不開的人才,就算他去自主創業,也一定是一個成功的贏家。在簡單的打工平臺上打下了走向人生輝煌的基礎。

第二種人的結果:

這種人通過打工,把自己“無能”的一面暴露在職場上,他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失掉了應有的人格,失掉了朋友,浪費了一生寶貴的時光,給自己的人生征途埋下了“路障”,可以說是“人生輝煌”無望!

打工不僅是“權宜之計”,也可以走向精彩的人生大道!

一個人通過打工,從此奔向了精彩的人生大道

一個人通過打工,成了每天去人才市場報到的“員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