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二八年華端自持,端方恭儉理明思。

光華漸隱憐哀嘆,明珠蒙塵翅羽折。

花開花落花終敗,人嗟人怨人不再。

別君無愧心自持,寂寞落紅無長春。

——《光華散》

01。


《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看完《如懿傳》總富察皇后下線的這兩集劇情,忽然腦海中蹦出了這兩句詩。

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富察皇后與乾隆的感情就是如此,去世前乾隆的一番冷言冷語深深刺痛了這個從來不為自己考慮的女人,讓她懷著不甘含恨去世。《如懿傳》裡的富察皇后,既不夠善良又不夠狠心的女人,坦白說並不討人喜歡,她的一生為家族而活,為丈夫而活,為兒子而活,卻從來沒有為自己而活。

她與乾隆皇帝的結合看似是出身名門望族的她的最佳歸宿,卻也在無形之中釀成了她的悲劇。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為一個正妻,如何幫助丈夫料理家事,如何幫助家族振興繁榮,但她卻從來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如何與自己的丈夫相處。

乾隆對她有敬有憐卻從沒有愛。一個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去愛的女人,面對一個冷漠多疑的丈夫,她的結局自然也不會好到哪裡。

人生在世最為悲哀的,便是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而富察皇后的這一生一語成讖,死後享受無盡的殊榮又有何意?

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琅嬅縱然有千萬般不好,從前她活著的時候乾隆你可珍視過她半分?死後大張旗鼓惺惺作態,究竟是真的追念還是隻為做戲?

冷心冷肺的人,不值得為他丟了性命。


02。

《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這世上從來都是沒有後悔藥的,什麼樣的因一定會種下什麼樣的果。乾隆這樣薄情多疑的人,多數對於她的女人們只有寵,沒有愛,哪怕貴為皇后,琅嬅的待遇也沒有比其他人要好多少。

乾隆要的是一個能夠全他體面的正妻,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一個有體統的皇后,一個能夠幫他操持起後宮這個微型社會的女主人,而不是和她相濡以沫的妻子。兩個因為利益而結合的男女,想要談感情,實在是太奢侈。

如果一對夫妻沒有情感來維繫,有的不過是利益的牽絆,那麼一旦利益平衡被打破,他們之間的關係頃刻之間就徹底瓦解。

乾隆在琅嬅去世前後的態度可謂是大變臉。生前對其不聞不問,沒有多大關心,死後卻各種追封厚賞,甚至把她去時所乘坐的船隻都搬進了紫禁城,勞命傷財,著實令人感嘆唏噓。

愉妃海蘭看到這樣的場景就說了:生時沒有對她多好,死後卻這樣大張旗鼓,到底是做給誰看?


03。

《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是的,做給誰看?

在這部劇中的乾隆性格陰沉,連青梅竹馬的如懿他都不是全心信任,何況這個他當初因為利益而娶來的琅嬅?乾隆在琅嬅彌留之際說出的那番話,無異於讓琅嬅徹底寒心,她感慨一生付出付諸流水,更悲嘆自己似乎從未真正認識這個枕邊人。

疑心易生暗鬼,何況這位皇帝永遠都在盤算著身邊是否有誰在計算著自己。所以這位因為利益而來的琅嬅,自然他從來都不曾信任。

大臣們需要一個擁有良好形象的天子,琅嬅出身的大族需要一個背景雄厚的姻親,後宮中需要一個溫和長情的丈夫形象。乾隆深諳這些道理,而富察皇后的去世正是他發揮和表演自己的絕佳時機。

生時從來不愛的人,死後又如何讓人對她情深意長?就算偶然想起她的時候心中有愧,但那又如何?江山為重的他早已經做出了選擇。哪怕他真的悔不當初,但類似這樣的後悔和追憶,實際上沒有任何的意義。

《大話西遊》的那一段經典臺詞: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給我重新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她三個字說我愛你!

是的,這段經典臺詞廣為流傳,很多人都說是對於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最佳寫照。但在這裡也想問問大家,人生在世,世事無常,當你準備回頭的時候,那個人還會在原地等你嗎?所以後悔和追憶並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不過是當事人用來安慰自己的麻醉劑,又或者是樹立長情正面形象的外衣。

所以當你失去一段感情,不管是因為誤會也好,因為爭吵也好,當時沒有解決的,回過頭來的反覆糾結掙扎,甚至又重新開始想念,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就像劇中的富察皇后再也不會回來了一樣。


04。


《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琅嬛福地,女中光華。琅嬅有著一個非常大氣的名字,和她給人的感覺一般穩重端莊,並不善於算計的她被架在了這個最尊貴的位置上,她的心裡何嘗又不害怕。她沒有那麼精明,沒有那麼好鬥,只要不觸及她的孩子和家族的利益,她什麼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平日裡乾隆一直喊她皇后皇后,但她畢竟也只是一個女人,一個需要被愛和呵護的女人,她想要知道皇帝是否還記得她的名字。

從乾隆眼神之中就可以看地出來,其實他早就不記得的了,因為對他而言她只在意她是琅嬅的女兒,只在意她背後龐大的家族勢力,在意她嫡出的兒子們,而她至於是叫琅嬅還是別的其他名字,對於乾隆沒有什麼重要性。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和慧貴妃薨逝之前一樣,乾隆依舊對其猜忌揣測,從頭到尾他最在意的不過是自己的利益和皇家的體面,從來不聽任何人分辯一二,哪怕不是她做的事情也都一股腦的把帽子扣到了她的頭上。

乾隆想要的那種事事順他心意的女子,這個世界真的會有嗎?他念念不忘的不過是那個被美化的富察皇后,而不是真實的琅嬅。

一個人如果你連她的名字都不願意去記得,方要到死後才肯知曉她的美好,那豈不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可悲?


尾聲。


《如懿傳》富察皇后下線:去世後乾隆才想起珍惜懷念,到底是無用

琅嬅的一生不過是利益下的犧牲品,從她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開始,她身上的枷鎖就把她困住了,她不能夠怨,不能夠妒,更不敢愛。

她像是一個皇家天朝環境中的一個擺設,一個帝王維持江山穩固的象徵。她固然不會愛,但對乾隆是真心的,她用自己笨拙的方式守護著家族和皇家的體面。

可乾隆呢?那個因為政治原因才求娶的琅嬅,只是他坐穩江山的籌碼。

子非良人,齊大非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