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20歲了,還覺得一切來得及?」

前一陣子和表妹一起看《 中餐廳 》第二季,見王俊凱炒菜,我不禁發出:這麼美好的一個少年的感慨。然後衝表妹說了下,想順便刺激下她,希望她可以感覺有些壓力,然後不至於還是不慌不忙地繼續有些乏味,一成不變的生活。

和她相處這些年她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自己還小,一切都來得及,17歲是,18歲是,19歲還是,很怕20歲是,25是,30歲依舊是。

我說:王俊凱才20歲會炒菜,會跳舞,會唱歌,而你都不會。表妹說:我才19歲,一切都來得及。於是心安理得的每天依舊無所事事,因為她是真的覺得一切都來得及,什麼時候努力都來得及,所以再玩些時間也沒差。

這真的是無法辯駁,一句話便給了自己最充分地理由,也搪塞了所有說她的人。

也是,現在的我們大抵迷茫,找不到方向,卻又可以底氣十足地說一切都來得及,因為還有年輕的資本,還有時間可以揮霍,所以自我催眠,一切都來得及,怕啥?林夏薩摩一句話:你才20多歲,為什麼總是害怕來不及,安慰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覺得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是錯的。

一直都覺得,只有因為害怕來不及,才會越發努力,越發逼自己。誰都想要在一個還算年輕的年紀就完成自己的夢想,不是麼?

現下,跑得快的人總會告訴自己,快點,再不快點就來不及了。

可是明明跑得慢,還落後的你,卻一個勁地告訴自己,沒事,來日方長,慢慢來,於是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落後於同齡人。其實早就到了要跑的時候。

那麼20多歲該是什麼樣子,而你又是什麼樣子。你還有多少個慢慢來?

-2-

中學的時候,老師總是會在放假的時候安排很多很多作業,大多數人都喜歡拖。今天告訴自己來得及,於是沒動一筆;明天也覺得來得及,於是沒動筆,後天依然。日復一日,到了假期最後一天來不及了,開始慌了,拼了命寫,熬夜,抄襲,有時候可以達到差強人意的效果,有時候卻也只是敷衍了事。

就像老師安排的作業一樣,小時候的我們也給自己20歲的那十年賦予了很多小小的目標,或者可以說是小的夢想。那時候滿腹憧憬,以為20歲就可以活成現在想象的模樣。

結果,我們也像對待老師安排的作業一樣。

20歲的第一年,我們覺得一切來得及,於是給了自己玩樂,不作為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20歲的第二年,我們也覺得一切都來得及,於是給了自己緩衝的時間,心安理得地繼續玩樂;

20歲的第三年,看著身邊的人越走越遠,看著你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你開始慌了,找人詢問是不是一切都來不及了,人家告訴你一切來得及,於是你又覺得一切都來得及,那就不用慌,所以繼續沉迷。

是啊,一切都來得及,什麼時候都來得及,這沒差,你也大可以繼續這樣安慰自己。

那麼什麼時候才是必須做了呢?才是再不開始就來不及了呢?才是不得不逼自己了呢。

最怕的就是因為覺得一切都來得及,什麼時候都來得及,於是本應該今天做的作業硬是拖到了最後一天,也是在80歲你才實現了18歲的夢想。

-3-

一個讀者向我抱怨說父母總是天天說她,可是她明明才大三,怎麼可能成功,再說她也不急,一切都來的來得及呀。

她說她父母總是說哪個親戚的孩子大三就進了公司實習,哪個同事的孩子大學的時候就經濟獨立了,而她還是放假就待在家裡,伸手問父母要錢。哪來的那麼多比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就想畢業後慢慢來,去上海,從基層做起。

我很少直白的和讀者說些什麼,去教他們怎麼做,這是我第一次直白地回問,因為我看到了一些自己,看到了那個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堪,拼了命告訴自己一切都來得及的自己,只有這樣我才可以接受現在的落差感。

我問她,你是不是大一的時候也這樣想,大二的時候亦然,到了大三還是這樣想,但是從來沒有,或者說很少去真的做些什麼。你沒有想過以後該怎樣去上海工作,做什麼工作。你沒有想好怎樣開始,卻想好了以後的生活。

你一直都覺得才20多歲,哪怕你知道你現在很頹廢,可你的夢想也一直都在,你以為在某個時刻你仍然會努力。你也從沒想過放棄,你覺得一切也都來得及,但是卻一直沒有真的開始,這像極了頹廢的我。

她半天沒有回答,直到我說:沒事大多數都這樣,不滿足於現下,又沒有付出行動的毅力,於是告訴自己一切都來得及。她才回復:謝謝,很入心,這種心理安慰確實讓我一直停滯不前好多年了。

是的一切都來得及,但是再不開始就來不及了。

開始寫文章以後我知道了很多,有13歲就在簡書裡寫文章的,有19歲出書的,有22歲徒步四大無人區的,身邊也有很多朋友文章登上了人民日報,讀者文摘之類的,才20歲左右差距可以那麼大,怎麼可能不害怕來不及了。於是我才越發努力,越發加快步伐,去分析,去看看別人走過的路,然後找到自己的方向。

真的怕來不及,怕到了該跑的時候還是慢慢地走,看著比你快的人衝刺。

廣告

“你都20歲了,還覺得一切來得及?”

查看詳情

-4-

世界最不缺少的就是自我安慰的人。

18歲的時候,剛接觸世界,於是心裡上放鬆,讓自己玩一年,想著才18歲,一切都來得及。

19歲的時候,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變得優秀,有些羨慕,有些佩服,但是還是不知道怎麼開始,於是告訴自己才19歲,一切都來得及,過一陣子再努力也不算遲。

20歲的時候,進入大三,身邊更多優秀的人,自己還是一事無成,有些心慌,有些不知所措,終於開始意識到危機了,結果還是覺得自己才20歲一切都來得及,於是又心安理得的放鬆。

你總是告訴自己一起都來得及,所以不曾真的開始,所以一直沒有接近想要的生活,活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模樣。

你告訴自己厚積薄發,但是是不是厚積薄發只有自己知道;你告訴自己來日方長,但是是不是真的來日方長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也許來日方長只是浪費時間拖延症不斷復發的藉口;厚積薄發只是矇蔽自己的障目。這個比20歲來不來得及更加值得思考。

20歲前的我是這般,20歲後的我還是這般。

這也就是為什麼知道了好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