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方法識別農作物生理性病害,真、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簡單方法識別農作物生理性病害,真、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因為知道依農畢業後一直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總有從事農業種植的親戚朋友問依農各種各樣的農作物病害,現在智能手機方便了,拍個小視頻或病變植株圖傳個信息就可以。前幾天有個親戚給我發信息,依農有幾天沒看到,親戚電話就打過來了:能耐了是不,信息都不回了,再不給看看啥病地都荒了!依農急忙看了下,一看和上次發來的圖病害特徵一樣,還是白粉病,就又給他說一遍,該用什麼藥,咋提前預防等等。

簡單方法識別農作物生理性病害,真、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依農翻了好幾個聊天記錄,發現好多都是依農為了省事,直接告訴他們用什麼藥,這導致我的這些親戚朋友一直不能辨別作物的各種病害。雖然植物的病害種類多,但它們可以被歸為四個大類,生理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後三種又可以歸結為傳染性病害,而且各種類的植物病害都有一些廣普性藥劑,如果病害情況不嚴重的話,是可以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的!農民朋友瞭解了這些,會對今後的種植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今天簡單的給大家總結了如何簡單直接辨別植物的病害大類以及各病有怎樣的特點:

如何辨別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一般具有如下四個特點

1、突發性:病害在發生發展上,發病時間多數較為一致,往往有突然發生的現象。病斑的形狀、大小、色澤較為固定。

2、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區域普遍發生,常與溫度、溼度、光照、土質、水、肥、廢氣、廢液等特殊條件有關,因此,無發病中心,相鄰植株的病情差異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雜草也會表現類似的症狀。

3、散發性:多數是整個植株呈現病狀,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佈比較有規律,若採取相應的措施改變環境條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復健康。

4、無病徵: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狀,沒有病徵。

具備以上四個特點的,我們可以推測其為生理性病害,像小葉病、黃化病、流膠病、凍害、藥害、徒長、老化、歐根、缺素症等都屬於植物的生理性病害。

簡單方法識別農作物生理性病害,真、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缺素症

如何辨別傳染性病害 :

1、循序性:病害在發生發展上有輕、中、重的變化過程,病斑在初、中、後期其形狀、大小、色澤會發生變化,因此,在田間可同時見到各個時期的病斑;

2、侷限性:田塊裡有一個發病中心,即一塊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葉,然後向四周擴展蔓延,病健株會交錯出現,離發病中心較遠的植株病情有減輕現象,相鄰病株間的病情也會存在著差異;

3、點發性:除病毒、線蟲及少數真菌、細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佈沒有規律性,其病斑的發生是隨機的;

4、有病徵:傳染性病害除病毒病害外都有病徵。如細菌性病害在病部有膿狀物,真菌性病害在病部有鏽狀物、粉狀物、黴狀物、棉絮狀物等。

簡單方法識別農作物生理性病害,真、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具備以上四個特點的,我們可以推測其為傳染性病害,那麼怎麼區分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呢?由於真、細菌性病害具有不同的病徵,我們可以從兩者植株上表現的病徵進行區分,對於病毒性病害來說,病症主要表現在嫩葉上,種類雖少,但危害大,易得難治,由於具有傳染性且不具備病徵易於其它病害混淆,特別是生理性病害。病毒病害靠病毒病汁液傳染,通過昆蟲、嫁接、接觸摩擦傳播,主要表現花葉、黃化、皺縮、矮化、叢枝、畸形、枯斑或組織壞死。

簡單方法識別農作物生理性病害,真、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病毒病

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的病徵:

真菌性病害:1、植株會產生不同形狀的病斑。2、病斑上會產生不同顏色的黴狀物或粉狀物,無臭味。白粉病、炭疽病、灰黴病、霜黴病等都是常見的真菌性病害,而且植物大部分傳染性病害都是真菌性病害。

簡單方法識別農作物生理性病害,真、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白粉病

細菌性病害:1、葉片上病斑無黴狀物或粉狀物,而且病斑處很薄易破裂或串孔。2、根莖葉易腐爛、有臭味。3、果實上有瘡痂,在果實表面有小突起。4、根部尖端維管束易變褐色。軟腐病、潰瘍病、青枯病等都是常見的細菌性病害。

簡單方法識別農作物生理性病害,真、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

軟腐病

小知識,什麼是病狀、病徵?

病狀:是指發病植物本身所表現出來的反常現象。變色、壞死、腐爛、萎蔫、畸形。

病徵:是指病原物在植物體上表現出來的特徵性結構。黴狀物、粉狀物、粒狀物、膿狀物。

如果您喜歡有關農業、三農、種植、農村生活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 我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贅述不詳,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