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郑国有:爱上垂钓 其乐无穷

钓鱼是一项高雅、充满乐趣、有益健康的活动。家住九鼎雅苑小区的72岁老人郑国有就是一名垂钓爱好者。每天上午他都会带上渔具到离家不远的湖边或者北郊附近的鱼塘钓鱼。老人说,退休后,他便把有益身心的垂钓活动作为晚年的生活乐趣,平淡的日子也变得有滋有味。

10月9日上午,在北郊附近的一个私人鱼塘,记者见到了和渔友专程来钓鱼的郑国有。在碧波荡漾的湖边,他们各显身手。选地形、架钓竿、勾鱼饵、甩鱼线、设浮漂,招招式式都彰显出他们娴熟的技巧。只见他们手不离竿、眼不离浮,时而挂饵,时而提竿。渐渐地,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浪花四起,只见鱼竿挥舞,一条条鲜活的鱼儿已收入网中。而其中收获最多的就是郑国有。

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郑国有看上去身子骨十分硬朗。郑国有说,退休后,钓鱼成了他最大的爱好。尽管上了岁数,他还是会每天早上坚持起来“甩甩竿”。说起钓鱼,郑国有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钓鱼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殷商时代的姜子牙,曾因不满商纣王的荒淫无道,弃官隐居,每日垂钓于渭水之滨,修身养性,后被周文王访贤,辅佐周文王扫平天下。至今,民间流传着一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谈。

郑国有直言,自己很享受垂钓时的那份心境。他说:“每当我静坐于水边,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垂钓让我感受到融入大自然的愉悦。这种感觉就像是把时间放在水里,在浮浮沉沉里慢慢融化,伴随着潮起潮落,品味着静的休闲,感受着鱼儿上钩时的动作与快感。垂钓的时候,我的心是平静的,没有了浮躁。我钓的并不是鱼,而是闲情和欢乐。垂钓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又锻炼了身体,也给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有着10多年垂钓经验的郑国有还跟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介绍,钓鱼选好钓位很重要。到钓鱼的地点后,不要忙于坐下,首先观察一下周边情况。钓位要首选四处:投料台、经常有人钓鱼的地方、比较安静人少的地点、池塘进水口。为什么这四处成为首选呢?投料台是塘主喂鱼的地方,当然也是鱼习惯的觅食之处。经常有人钓鱼的地方,窝子食多自然招鱼喜欢。地点安静是有前提的,这里指如果钓鱼的人多,你不要去凑热闹,自己找一处人少或没有人的偏僻地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因是钓鱼人多的地方,鱼受惊吓自然会向静的地方跑。而进水口氧气足、浮游生物多,也是鱼喜欢的去处。其次要精心选配饵料、组合好钓具。最后,也是对老年垂钓者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五不钓”。第一,天气不好不出钓。第二,不长途跋涉远离家去野钓。第三,鱼竿被鱼拽跑不下水去捞。第四,钓位不好不去坐。第五,不长时间坐钓。钓鱼以半天为宜,最好钓一两个小时后就起来活动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