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布局教育领域 盈利能力仍有待突破

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公布,互联网厂商在智能教育领域的产品研发也接踵而至。23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科大讯飞AI+教育展厅就展示了“新高考综合解决方案”系统,以此解决新高考中面临的各项挑战。然而,这家走在风口的明星企业其实面临着盈利乏力的困境,完全是在刀尖上跳舞。

紧抓智能教育红利期

教育类互联网产品当前还是红利风口期。科大讯飞先是在7月24日-25日成立了智能教育专家委员会,并发布了《智能教育宣言》。近日又祭出了“新高考综合解决方案”系统,该系统通过选科指导、走班排课、智能班牌等重要环节来解决新高考中面临的各项挑战。

首先,在“选科指导”方面,科大讯飞工作人员表示,将从成绩、兴趣、能力三大维度多层次剖析学生数据,在探索学生潜力的同时,还要兼顾专业兴趣。

其二,在“走班排课”设置上,结合各地新高考政策,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打造自主专利的算法引擎。

其三,在“智能班牌”环节,用手环在智能班牌上轻触,学生个人课表、成绩等信息即刻呈现。

真实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新系统将高考生的各个关键环节考虑得较为周全,科大讯飞被迅速被拉到明星AI企业的高度。然而,这个市场真的这么容易拿下么?

首先先从科大讯飞自身角度来看,科大讯飞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1亿元,同比增长21.74%。单看数据,相当完美,然而,查看财报会发现,上半年科大讯飞获得政府补贴达到0.88亿元,因此,真实的盈利能力还待提高。

接着,在我国做任何互联网产品,都不要忘了巨头BAT的存在。2015年以后,BAT们在AI领域,也包括科大讯飞优势的语音技术领域,纷纷加大了投入了力度。一些手机、电视企业开始与百度在语音、AI系统等方面展开合作,而此前这些企业的合作对象都是科大讯飞。

因此,难保BAT将再次向智能教育领域进军。

加力完善自身产品

从艾瑞咨询和易观中国等第三方数据观察平台获悉,全国排名前十的APP都是BAT系。而目前的科大讯飞主要的融资手段仅靠A股上市和政府补贴,资金链和庞大的BAT巨头相比,肯定是相差甚远。

我们都知道,BAT产品其实并不需要政府的补贴,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多方面的海内网融资渠道。科大讯飞此次的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打得如此声势浩大,势必将引起BAT的注意。

因此,与其到时候拼得头破血流,不如加力完善自身产品,加强线下布局,打出一定的产品知名度后,再考虑引进BAT的战略投资或者获得更多产业资本的青睐,以免在这片红海中迷失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