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创国内地产史最高纪录 “利润之王”有哪些绝招?

8月6日,恒大发布了史上最强盈喜预告,2018年上半年税后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25%以上,核心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00%以上,净负债率进一步大幅下降,从去年年末的184%大幅下降到130%以下,恒大净负债率仅半年时间便大降三成。按估算,恒大半年税后净利润超520亿,核心业务利润超546亿,双双创下中国房地产行业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当下行业债务违约不断、资金链受压的背景下,恒大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那么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恒大究竟发生了什么?

恒大业绩逆市上涨

今年房地产整体环境并不乐观,随着调控持续深化,融资渠道一再收紧。目前,已有十几家房企债券发行中止,房企资金链压力大增,多家上市公司出现债务违约事件,甚至不少房企陷入破产边缘。

8月6日,中国恒大发布正面盈利预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税后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25%以上,核心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00%以上”。按照去年同期数据测算,今年中期税后净利润将超520亿,核心业务利润将超546亿,均刷新行业最高纪录。净负债率方面,则从去年年末的184%大幅下降三成,较去年同期更是大幅下降近七成,到130%以下。

净利和核心净利翻倍的高增长幅度,显然大大超出了此前各大机构的预期。

盈喜公告发布后,瑞信、摩根士丹利、海通证券等国际大行均看好恒大前景,给予“买入”评级,最高达40.8港元。

瑞信发研报表示,恒大目前动态市盈率仅5.6倍,估值极具吸引力,且公司盈利实现持续高增长,去杠杆收效明显。摩根士丹利研报则指出,恒大中期业绩远胜预期,主要是有更多的入账收益所致,利润维持稳定。负债率方面,公司预期降至130%。

业内人士认为,恒大业绩逆市上涨,主要得益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不断提升的产品附加值,以及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近年来,恒大大力打造精品产品,通过配套先行、升级物业服务、完善售后等措施,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恒大大幅降低了营销、管理、财务三大费用,实现强有力的成本控制,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

半年预报显示,利润大涨的同时,恒大债务情况也不断优化。以中期净负债率130%以下计算,一年间恒大的净负债率大幅下降近七成,成功兑现降负债承诺。

新恒大的转型之路

今年以来,在“房住不炒”的口号下,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号称史上最严调控政策,房企再一次掀起去房地产化运动。龙湖、合景泰富、时代地产等纷纷更名去掉地产,而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更是直指:现在谁跟我说万科是房产商,我跟谁急。在这一幕幕去“地产”的戏码背后,地产商的焦虑展现的尤为生动。

仔细观察恒大的转型路径,这家创立于1996年的老牌房企,自创立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变革的基因,历经多次战略调整,一路坚持,不断试错,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制胜关键。

2013年以来,恒大先后入局文旅、健康、高科技等亿万蓝海产业领域,不断探索和调整经营策略,最终在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上找到了自己转型的“命门”并层层发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发展战略上来看,恒大致力于由“规模型”发展战略向“规模+效益型”发展战略转变。

面临地产行业的下半场时刻,房企靠旧有模式显然已经无法在玩转高增长的魔法,行业的天花板已经越来越近,如何实现质量效益的提升,必然是房企们急需思考的问题。而恒大选择的是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将规模和效益作为发展之两翼,齐头并进,既要攻占为数不多的存量市场继续牢牢稳固龙头地位,同时也要精益求精,优化项目管理,在着力缔造效益的过程中,增强企业的厚度。

从恒大两手抓的做法来看,其既保存和巩固了实力,同时也为其转型路上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持,由此能够助力恒大在不断探索中形成自身的核心优势,为下半场的厮杀赢取更多的筹码。

从发展模式上来看,恒大由以往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开始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模式转变。

这样一个模式变化的背后,其实是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新环境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杠杆带来的风险日益陡增,去杠杆,降负债,防风险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作为一直以来玩转着高杠杆、高负债模式的房地产企业在这样一个关口显然需要有新的思考。(图一)

为此恒大提出“三低一高”发展模式的转变,公司坚定不移地实施这一战略一方面响应了国家的号召,积极规避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迎合了行业的发展潮流,为构建起自身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上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最后再聚焦恒大的发展方向,很早前恒大就开始由单一的房企向多元化布局。

观之恒大的多元化路径,其瞄准的是中国在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健康文旅等领域的全新机遇,公司积极在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布局,同时不断挖掘企业在高科技产业中的机会,致力于打造出了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格局。

进军高科技领域

事实上,恒大盈利大增早有征兆。今年初,许家印宣布了“新恒大”的新战略,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实施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经营模式,从中期盈利大增来看,显然这一战略实施的效果显著。

另一方面,“高品质高性价比住宅”一直是恒大的显著标签。近两年恒大更是大力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严格要求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为全国前十强,所用材料均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园林环境均按豪宅标准设计,并通过配套先行、升级物业服务、完善售后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控制成本同样是恒大提升盈利的重要途径,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大幅降低了营销、管理、财务三大费用,实现利润大幅提升。

此外,恒大还在2015年实施无理由退房,创行业先河。“无理由退房既显示了恒大对自己品质的信心,也大大提高消费者的购房欲望,是推动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克而瑞此前的研报分析称。

在实现史上最佳中期盈利后,恒大接下来极有可能在利润增长的快车道上持续“狂奔”。数据显示,恒大前7月实现销售金额3448.4亿元,同比增长20%,市场预计恒大全年销售将突破6000亿,强劲的销售为恒大利润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保证。

行业争霸进入白热化阶段,房企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销售金额之争,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白银时代,房企纷纷转型多元化发展,探寻新的业绩增长点,增加竞争的砝码。

根据恒大年初公布的新战略,将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逐渐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毫无疑问的是,地产主业高增的盈利,不仅为恒大进军龙头产业高科技提供充足“弹药”,同时也为恒大的未来发展奠定新的基石。

今年4月,恒大与中科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恒大计划未来十年投入1000亿,共同拓展生命科学、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6月,恒大宣布入主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FaradayFuture,正式进军电动汽车市场,首款高端电动汽车FF91近日已完成首辆汽车的白车身组装,并启动整车组装,成功打响进军高科技的第一枪。

恒大交出有史以来最好的半年业绩,进一步巩固“利润之王”的地位,由此也再次印证了恒大转型的正确性。恒大的转型不仅适应了宏观政策,市场的新环境,更有力的助推了自己迈向新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