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壓力很大,但必須前行

80後,不年輕了,

大多過了而立之年,青春漸行漸遠。

時代,給了80後希望,也給了80後壓力,生活很累,很無奈,但不得不往前衝。

不在壓力下累垮,就在壓力中奮進!


01

80後:壓力很大,但必須前行

80後,馬上奔四的年紀了,時間不等人,00後都參加高考了,你一個80後,還有什麼理由說你青春正當年。你有的不過是時間的感慨,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青春回憶。但是不管你如何嘆息,你都不是青春年少的自己了。

很明顯,身上的壓力大了,上有老,下有小,成為了大部分80後的生活現狀。但你還能怎樣呢,不可以反抗,不可以退縮,日子還得過下去,沒有理由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

80後,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一代,也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一代,還是推遲退休的風口浪尖一代,是愛情變幻莫測的一代。說起來,出生的時候,物資都慢慢豐富了,感覺還好,小時候吃苦的不是很多。但現在,其實心裡很苦,因為生活的壓力在80後成為了重點。

02

80後:壓力很大,但必須前行

有過痛苦,有過悲傷,有過孤獨,但還是要向前走。嘗過了人間冷暖,懂得了人情是非,知道了人言可畏,心裡慢慢變得成熟了,其實應該說,成熟地慢慢變老,什麼時候,有了第一根白髮,什麼時候,皺紋爬上了臉頰?

80後,其實活得好累好累,因為獨生子女,孝順的成本增加,即便父母不需要給錢,就是陪伴也成為了一種奢侈。不是不知道陪伴才是愛,但愛也是充滿無奈。總不能,丟掉工作,陪伴父母。唯有告訴自己,每天和父母聯繫,每個節假日都趕回家,不管多遠,都要和父母聊聊天,說說心裡話。掛上父母的電話,其實自己在電話的另一端,泣不成聲。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壓力,是那麼大。

80後,懷揣理想,繼續前進,社會主流,哪有停下的道理。說小一點,為了家庭幸福,說大一點,為了祖國富強。

多想找一個人分擔,但還是決定咬牙一個人也要堅強。別為不努力找藉口,因為30多歲不努力,以後的路會更難。

不大不小,談戀愛要趁早,否則同年代的人都結婚了,自己上哪去找?說累也沒辦法,累了唯有自己扛,真正懂你的人,太少太少。說苦,別掉眼淚,太委屈,沒有人可憐,社會越來越現實,每個人都往利益的地方靠,你哭了,只是給別人更多機會。

03

80後:壓力很大,但必須前行

儘管80後不容易,但是,時代已經推動他們成為了各個行業的中流砥柱,他們不能消沉,只能前進。

最大的80後38歲了,最小的80後也有28歲。按照中國古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說法,80後已經是左腳而立、右腳不惑。當再次被人稱讚“年輕”的時候,80後開始謹慎地推辭,80後已經到了不敢再隨口說年輕的年紀。

在感嘆之餘,80後應該有更多的擔當。

80後:壓力很大,但必須前行

80後的“三十而立”,說的是80後的夢想有沒有實現;80後的“四十不惑”,說的是80後的焦慮是否已成為過眼雲煙。今天,將近而立之年的80後,是否還在做著天馬行空的夢,幻想自己的人生達到的一百種可能?而立之後的80後,可還記得童年和少年時許下的願望、立下的誓言,如今是否都已實現?已近不惑的80後,是否在為更得心應手的工作、更富足的生活、父母的健康、孩子的快樂、朋友間的扶持而愁思而嘆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擁有了很大的能力,創造了很多的成績,80後是否長成了自己夢想中的樣子?

長大後成了誰?這恐怕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內,仍將作為一個叩問迴盪在80後的耳畔。

80後:壓力很大,但必須前行

不管80後的夢想多麼高遠,能否盡數實現,焦慮多麼深切,多久才能紓解,他們中已經有大量的人找到了比較滿意的位置,成為家庭的驕子、單位的骨幹、朋友的炫耀。越來越多的80後成為國家的棟樑和社會的標杆,報刊、電視、網絡上越來越多地出現他們的身影。然而,更多的80後,曾幾何時,他們夢想自己是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文學家……如今,他們是街頭的銷售員、格子間裡的文員、電腦前的程序員、邊防崗哨的戰士、講臺前的小學老師……但是,誰能說他們不再擁有“高大上”的夢想,他們不能代表民族的希望?

80後是普通的一群人,也是獨特的一群人,他們從人們中走來,也自信能引領人們。他們散入人群中,就絕不讓你一一辨認出;他們聚攏一起,說著他們的“火星文”,做著專屬於他們的事,甚至連表情都是一樣的,就會讓你情不自信地說一聲:“呵呵,80後!”這就是80後,他們有耐力“宅”到地老天荒,也有能力在江湖裡如魚得水。他們堅決捍衛自己的領地,也樂意在公共空間裡指點江山。他們在壓力中抗爭,也胸懷著自己的夢想一路前行,肩負著民族的希望一路前行。

80後:壓力很大,但必須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