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魚星(魚泡)形狀的簡單分析,助力你擒獲大物

魚星(魚泡),是釣魚人找魚的重要依據,有些魚星(魚泡)是打窩前就已經有了,有些是打窩後才出現。打窩後出現魚星(魚泡)表示魚已經進窩了,這兩種情況都表示有魚,都可以釣中。今天我們主要分析一下打窩後,魚進窩後形成的魚星(魚泡)的不同。

各種魚星(魚泡)形狀的簡單分析,助力你擒獲大物

打窩後如果形成了一片直徑1米左右的魚星(魚泡),持續不斷的冒出來,非常密集。這種魚星(魚泡)的形狀是我們最開心見到的,這說明魚進窩了,密度很高,而且魚很是活躍。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就怎麼釣都會上魚,即使不看漂都行。一定要抓緊時間,提高拋竿頻率。不然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各種魚星(魚泡)形狀的簡單分析,助力你擒獲大物

還有就是打窩後形成的魚星(魚泡)也很密集,但比上面所說的要稀疏一些,範圍也要大一些。這種情況多數是由於窩料是細小的顆粒狀的物質比如酒米,拋撒的比較隨意造成的。這種情況魚的密度不會很高,但是也不會很低,我們可以用誘釣一體的釣餌拋到固定的一點將魚逐漸的引誘到較小的範圍。

各種魚星(魚泡)形狀的簡單分析,助力你擒獲大物

還有本來窩子很正常,突然就有大團的魚星(魚泡)冒出來,一團一團的,這種就是窩子了來了鰱鱅魚。我們的窩料不是鰱鱅魚的窩料,那為什麼會出現鰱鱅呢?是因為我們的窩料霧化太嚴重了,霧化太好對鰱鱅有致命的吸引力。這時只有釣鰱鱅了。如果釣鰱鱅的效果不錯,那就直接在原來的窩料基礎上加入鰱鱅喜歡的味道繼續補窩。如果效果不好,就降低窩料的霧化,再補窩(過一段時間後,窩子就會恢復正常)或新打窩。

各種魚星(魚泡)形狀的簡單分析,助力你擒獲大物

還有就是本來一個窩子裡出現魚星((魚泡),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一個窩子變成了幾個比較小的窩子,相距不會太遠。這種情況由於窩料為大型的塊狀物質,雖然投放的時候是在一起的,可是入水之後,由於水流的衝擊或是魚吃窩料的時候將窩料頂走,這樣就會每一個大塊窩料形成一個小窩子。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是釣正窩,比較容易驚窩,建議垂釣窩子的邊緣比較把握。如果是技術嫻熟的老手,那釣正窩也是可以的。

各種魚星(魚泡)形狀的簡單分析,助力你擒獲大物

最後祝大家大鯽大鯉,希望上面這些可以調給大家一點幫助或是啟發,不足的地方歡迎大家指導批評,大家一起討論技巧,一起提高釣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