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最年輕的「她」放狠話!要書寫高質量發展「頭版頭條」!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宿遷高質量發展

新華日報頭版頭條!

怎麼回事!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10月8日,新華日報刊登了對宿遷市委書記張愛軍全媒體記者採訪記錄,張愛軍同志表示,宿遷以思想解放為動力,提振精神、奮發作為,優選路徑、致力發展,後發快進、拼搏趕超,以“六增六強”的紮實舉措,推進“六個高質量發展”,在建設“強富美高”新宿遷的實踐中邁出堅實步伐。

直面“八大問題”

推動幹部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

【面對面】問:在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肯定宿遷在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列出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八大問題”。宿遷如何進一步推進思想大解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思想保障?

答:宿遷帶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在統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加快發展。我們梳理出“八大問題”,即:

  • 發展不充分。經濟總量不大,在全省13個設區市中排名末位,是全省唯一沒有千億級產業的設區市;

  • 發展不平衡。主要是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還有3個集中連片的貧困重點片區;

  • “三農”發展滯後。農村廣而不美,農業大而不強,農民多而不富;

  • 發展動力不足。全市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僅為52.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1個百分點;

  • 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強。城鄉居民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六成和八成,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公共服務供給與群眾期待還有差距;

  • 城市輻射力帶動力不強。城鎮化水平偏低,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27個百分點,中心城區、縣城和重點鎮對周邊區域輻射帶動能力不足;

  • 生態與經濟人為對立。有些地方和領導幹部仍把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環保設施特別是城市汙水處理管網覆蓋嚴重不足;

  • 一些幹部精神懈怠、不敢擔當。動力不足不想為、能力不足不能為、擔當不足不敢為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

解放思想,要破立並舉,杜絕新瓶裝舊酒,必須圍繞新要求,確定新站位;要膽識俱備,不僅要敢闖敢幹,更要腳踏實地、與時俱進;要彰顯特色,但不能隨心所欲,必須尊重規律;要揚棄兼顧,處理好變與不變的關係,不能只看到變、看不到不變,只看到必須變、看不到不能變,變與不變都要堅決果斷。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思路對策】發展沒有停滯狀態,除了前進就是落後。宿遷喊出四句話:優選路徑、致力發展、後發快進、拼搏趕超。只有持續發展才能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只有科學發展才能做到“後發快進”。

【宿遷行動】今年以來,宿遷緊緊圍繞“八大問題”,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持續推動幹部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宿遷市黨政代表團赴浙江、陝西以及省內蘇州、揚州,學習各地踐行“兩山”理論、推進高質量發展、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等方面經驗做法;市四套班子成員帶頭開展調研,各級幹部深入基層察實情、解難事,並召開市委工作務虛會,研討發展思路、明晰目標舉措。

推進“六增六強”

精準發力“六個高質量發展”

【面對面】問: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宿遷市委全會提出推動“六增六強”,實現“六個高質量發展”。以“六增六強”為抓手推進高質量發展,主要的出發點是什麼?

答:宿遷長期以來一直把加快發展放在“頭版頭條”。我們提出推動“六增六強”,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精準發力,突破制約宿遷發展的“八大問題”,實現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六個高質量”。

推動項目增速強發展。堅持抓發展就要抓項目、抓項目必須抓招商,組織開展專業化、精細化招商,進一步加速產業集聚、加快轉型升級,促進龍頭性產業能級早日過千億。

推動創新增效強改革。堅持創新第一動力,以企業為主體,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技術、人才、平臺等各類創新要素集聚,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對標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放管服”改革,深化“3550”改革,推進“不見面審批”標準化建設,構建更加靈活的體制機制,建設全省營商環境最優城市。

推動綠色增值強生態。樹立和踐行“兩山”理論,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堅決守住生態保護、耕地保護、城鎮開發邊界“三條紅線”;認真抓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深入實施“263”專項行動;深化生態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

推動收入增長強民生。加快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加快補齊醫療教育、居家養老、區域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積極培育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遊相融合的康養產業。

推動城市增能強內涵。堅持“四化同步”,堅持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加快提升城市內涵品位、彰顯城市特色,特別是主動與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銜接,紮實推進文旅、休閒、現代服務業等項目建設,推動城市建設從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

推動文化增色強底蘊。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常態長效推進文明城市建設,構建市縣創建共同體,努力在蘇北率先建成文明城市群;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深入實施“文化+”行動計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思路對策】以思想解放為先導,宿遷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對標找差,運用系統思維,精準施策發力,積極謀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舉措。“六增六強”工作主線的落地見效,必將推動“六個高質量發展”,促進“強富美高”新宿遷建設。

【宿遷行動】金秋時節,宿遷推進“六增六強”動作不斷。9月20日,宿遷召開加快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推進會,明確到2020年,新增15.4萬戶農村居民實現住房條件改善。27日,2018中國宿遷綠色產業洽談會開幕;29日,宿遷市縣聯動舉辦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堅持“三個第一”

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

【面對面】問:宿遷市委全會提出,緊扣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何理解“三個第一”,尤其是“發展第一要務”的豐富內涵?

答:推動“六增六強”不是平均用力,而要突出重點抓關鍵。我們強調“發展第一要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宿遷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塊頭不小、貢獻不大,面積、人口分列全省第四、第六位,而GDP僅佔全省的3%;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質量不高,全市一二三產比例為11.2:48:40.8,這樣的產業結構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少見;產業層次不高、缺乏冒尖產業,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等八大產業規模多在五六百億元,這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同樣少見;創新投入不足,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僅為1.61%,比全省低1.1個百分點,全市工業100強企業,去年僅有50家研發投入超過300萬元。

在守住“四條底線”的前提下,宿遷必須不等不靠,加快發展,能有多快就多快,不斷提高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水平,從而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幹,千方百計擴大增量、做優存量、突破總量。特別是緊緊抓住招商引資這個“牛鼻子”,啟動招商引資“百日攻堅”活動。

宿遷要後發趕超,必須將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各項創新當中,科技創新是關鍵。我們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新品開發和技術裝備力度,大力推動產業技術研發平臺、技術成果交易平臺、離岸研發機構等建設發展,推動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我們強調人才第一資源,是因為人才是幹事創業的根本依靠。宿遷大力推進人才引領發展“五大行動計劃”,積極破解人才招引工作瓶頸,健全完善更加靈活的引才用才機制,真正讓各類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數字播報】上半年,宿遷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6%,增幅居蘇北第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4%,增幅居蘇北第二。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增幅居蘇北第一;工業用電量增長8.7%,增幅居全省第二;進出口總額增長24.9%,增幅居全省第三。

【記者觀察】拼招商、抓項目,宿遷熱潮湧動。今年以來,全市舉辦招商推介活動81場,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31個,協議投資額90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42%、138.7%。

聚焦“三個民生”

飽含真情提高群眾獲得感

【面對面】問:宿遷是全省扶貧攻堅的主戰場,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任務重、壓力大。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宿遷如何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答:人民生活高質量既是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起點,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和本質要求。我們堅持發展為民,帶著真情,統籌做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質量民生。

聚焦脫貧攻堅,嚴守底線民生。宿遷“十三五”共有63.17萬低收入人口,佔全省近四分之一,解決好這部分群眾的貧困問題,是宿遷最大最重要的民生實事。我們堅持以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健全完善以“四級組織體系、三項聯動督查、雙線目標考核、一套陽光監管平臺”為核心的“4321”新型精準扶貧責任落實機制,在三大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積極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電商扶貧、金融扶貧,建立健全病、殘、學、災、老“五位一體”支出型貧困制度保障體系,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同時,堅持把改善農民住房條件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標誌性工程,制定出臺《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到2035年,全市基本形成“1+3+50+N”的空間格局,農民基本實現按城鎮化規律集中居住。

聚力難點堵點,保障基本民生。實施普通高中擴容提質工程,在今年啟動中心城區24校建設的基礎上,三年內還將新建37所中小學校。積極推動三甲綜合醫院創建,有序規劃建設公有醫療機構、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加快實施鄉鎮醫院和村居衛生室提檔升級。

聚焦多樣需求,提升質量民生。在滿足群眾個性化需求上科學施策。依託三臺山康養基地,以“醫養結合”為突破口,大力發展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遊相融合的康養產業。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數字播報】“十三五”以來,宿遷已有28.59萬人、104個村實現脫貧,脫貧率分別達45.3%和55.3%,連續兩年在省脫貧績效考核中居蘇北五市前列。宿遷將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確保2019年實現13.8萬有勞動能力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2020年實現低保、五保人口全部脫貧。

【記者觀察】談及扶貧片區發展時,張愛軍拿出一張地圖,詳細講起跨成子湖大橋的規劃。“這座橋主體長7公里,連引橋總長共18公里,預計投資17億元。有了這座橋,成子湖周邊貧困片區群眾出行條件將大大改善。過去湖上沒橋,他們出門要環著湖走,得繞138公里!”他的急切與期待溢於言表。

作為最年輕的“她”

宿遷發展一直備受矚目!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

宿遷以敢闖敢拼的改革創新精神

後發快進

發揮“最年輕”的優勢

迸發“最活力”

為全省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我們一直在行動!

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江苏最年轻的“她”放狠话!要书写高质量发展“头版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