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這個縣登上了《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歡迎收聽由文明貴州帶來的《文明一分鐘》。

  今天是2020年4月9日星期四。

  文明時事

  首先走進今天的文明時事:

  1)重真督實戰,攻堅貧中之貧!黔西南州望謨縣登上了《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4月8日,《人民日報》開設“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探訪”專欄,頭版頭條專欄第一篇報道:《穩勞務輸出強產業帶動重真督實戰貴州望謨攻堅貧中之貧》,圍繞黔西南州望謨縣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所做出的工作進行報道。

  短評:

  只爭朝夕,決戰決勝。望謨縣通過穩勞務輸出、強產業帶動、重真督實戰等工作,吹響了脫貧攻堅總攻的衝鋒號,繪就了凝心聚力、苦幹實幹、甩掉貧困帽的脫貧攻堅新畫卷。

  2)遵義市:點贊!在職黨員“回家”報到“認領”服務崗位

  4月7日,遵義市仁和苑社區轄區兩戶家庭以普通黨員身份“回家”報到,並根據自身特長認領服務崗位。據悉,根據中共遵義市委《關於進一步完善在職黨員幹部參與社區共建共治工作機制的通知》要求,仁和苑社區近日陸續迎來以家庭為單位“回家”報到的黨員幹部。截至4月1日,共有334名在職黨員幹部回到仁和苑社區這個大家庭,利用業餘時間為居民群眾服務。

  短評:

  在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第一時間請領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崗位,不少以家庭為單位的黨員幹部家庭舍小家顧大家,攜手並肩,逆“疫”而行,成為了戰“役”一線上的最美家庭。

  3)畢節市織金縣:三甲街道鄉村“圖書館”農民“加油站”

  正值春耕時節,在畢節市織金縣三甲街道,農民成為了農家書屋的常客。據悉,隨著“文化惠民工程”的有效實施,三甲街道21個社區均建有農家書屋,目前每個書屋藏書量達3000餘冊,包括科普、文學、生活等圖書,其中種植、養殖、創業、就業類書籍適合農民口味,農家書屋成為群眾學技能、長知識、強本領、提素質的“加油站”。

  短評:

  織金縣三甲街道充分利用農家書屋,引導群眾因業而學、自我“充電”,並運用所學知識指導生產實踐、解決農技問題,為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文明小故事

  武漢“解封”後首趟開往貴陽的高鐵順利到站

  4月8日0點整,湖北省武漢市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下午1點01分,第一趟從武漢開來貴陽的G1525次列車順利抵達貴陽北站。

  20歲的貴州女孩高韻告訴記者,農曆新年前夕她去武漢旅遊,剛到兩天武漢就封城了。在這兩個多月裡,她一直住在武漢市黃陂區。

  “武漢解封了特別高興,我立馬就買了第一趟回貴陽的車票,現在非常非常想吃一碗貴州的粉。”高韻拿著幾袋武漢特產小吃和兩個行李箱說道。

  從“暫停”到“重啟”, 1814個小時,對武漢、對湖北、對全中國而言,是冬天與春天的距離,是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艱難歷程。武漢,這座永遠“不服周”的城市,正在迴歸,也正在點滴變化中,綻放出更美的姿態。

力源:多彩貴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