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名譽所長嚴東生誕辰100周年活動在嘉定舉行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2018年是我國著名的材料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

嚴東生同志

誕辰100週年

嚴東生

誕辰

100

週年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10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上海硅酸鹽所承辦的紀念嚴東生同志誕辰100週年座談會在上海硅酸鹽所嘉定園區召開。

原國務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鄭鋼淼

,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常務副主任施爾畏,中共嘉定區委書記章曦等領導出席。

座談會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分黨組書記、滬區黨委書記王建宇主持。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陳至立說,嚴東生先生是科學巨匠、中國當代無機材料科學的重要奠基人,是傑出的科技戰略家和科技管理者。追憶嚴先生光輝的一生,學習和傳承他的愛國情懷、高尚品格和科學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她說,在硅酸鹽所學習和工作期間,親身經歷了硅酸鹽所在嚴先生領導下學科迅速發展、重大科研成果不斷湧現、科技成果產業化之路愈走愈寬、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迅猛提升的不平凡歷程。親身領略了嚴先生堅持求真務實的治學之道;矢志不移的奮鬥精神;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緊緊抓住稍縱即逝機遇的敏銳眼光;將科研實踐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全局意識;不斷對學科佈局進行規劃調整,不斷開闢新的研究領域的開拓創新精神。親眼見證了嚴先生在任何逆境中都保持堅定信念、遇到任何困難都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嚴先生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祖國無限熱愛;他品格高尚、無私奉獻、嚴謹治學、實幹苦幹;他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具有雄才大略。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嚴東生先生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淡泊名利、勇於擔當、勇往直前,在科學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為建設科技強國,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徐匡迪在講話中回顧了與嚴東生同志作為“忘年交”的往事。他用《論語》中“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古訓概括嚴東生同志立人立己的一生。他指出,嚴東生同志科學報國,科技強國之道;虛懷若谷,先憂後樂之德;仁者愛人,立人達人之仁;文理兼修,目無全牛之藝,值得廣大科技工作者永遠學習和傳承。他鼓勵科技工作者,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侯建國在講話中回顧了嚴東生同志的科學報國的一生。他指出,嚴東生同志的一生是愛國奮鬥、為我國材料科學技術發展辛勤耕耘的一生;是高瞻遠矚、以戰略眼光謀劃和推動科技事業發展的一生;是推動開放、致力於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的一生;是博學厚德、不遺餘力獎掖後學的一生。紀念嚴東生同志,要學習他堅守信仰、愛黨報國的崇高情懷;學習他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創新精神;學習他嚴謹求實、德馨品高的大家風範。全院科技工作者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愛國奮鬥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嚴東生同志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崇高精神和大家風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不懈奮鬥,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為實現“四個率先”目標、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鄭鋼淼在講話中指出,嚴東生同志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他始終將科研生涯與所處的時代需求和社會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為促進祖國和上海的科教事業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離不開科學大師們留下的寶貴科學精神,他要求上海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傳承和弘揚嚴東生同志科技報國的愛國情懷,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敢為人先的改革勇氣,潛心育人的責任擔當,以及德馨品高的大家風範。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王建宇主持座談會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座談會上,《嚴東生誕辰一百週年紀念文集》發佈,嚴東生家屬向“嚴東生助學獎學基金會”追加捐贈80萬元。

據介紹,嚴東生曾主持制定我國首個耐火材料的生產標準,領導了大尺寸鍺酸鉍、碘化銫、鎢酸鉛等新型無機閃爍晶體材料的研究,並於90年代促成了“納米材料研究”入選國家“攀登計劃”首批項目,推動了國家對新材料領域的關注與投入。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跟小嘉一起

通過《解放日報》的一篇文章

再來回憶嚴東生同志的事蹟

嚴東生:90歲還站在科學高峰上

嚴東生,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原會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嚴東生先生走了。他的生命定格在2016年9月18日5時56分,享年98歲。

身邊的人難以相信他已經走了。就在去世前幾天,他還在用英文開玩笑,思維敏捷的他叮囑家人如果病危不做任何創傷性治療。

嚴先生彷彿沒有走。他足下的科學印記後人清晰可見,他胸中的科技宏圖已然成了現實,他身上的人格魅力正被口口相傳。

60歲開始最好科研時光

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佈,他們觀測到“類似‘上帝粒子’特性的一顆新粒子”。探測器上的鎢酸鉛閃爍晶體是嚴先生帶領團隊研製的,正是這種晶體,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蹤跡。

早在1982年,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就找到了嚴先生。當時,丁肇中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持建造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中的L3探測器,準備採用新型鍺酸鉍(BGO)閃爍晶體做探測器中的電磁量能器。然而丁肇中的要求非常“苛刻”,BGO晶體必須長達30釐米,此前從未有人實現。與此同時,美、法、日的科研機構也參與競爭。

當時,嚴先生領導的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在閃爍晶體領域已有一定積累。他立即組織團隊攻關,最終拿下了12000根BGO晶體的供應合同。198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各國的BGO產品進行評比,上海硅酸鹽所的產品得到唯一的一個滿分。因此,當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決定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玻色子,需要數以萬計新型鎢酸鉛(PWO)閃爍晶體來製造核心部件時,自然第一個想到嚴先生。2003年底,雙方正式合作,這一回條件更加“苛刻”,在4年多時間裡就要拿出全部晶體。嚴先生沒有“討價還價”,再次掛帥。已經85歲高齡的他,不僅可以脫口而出一連串PWO晶體的性能測試數據,還親自到位於江蘇崑山的原料生產車間查看晶體質量。沒有拖延一天工期,2008年3月,上海硅酸鹽所成功交付了約5000根高質量的大尺寸PWO閃爍晶體,那一年嚴先生已是90歲高齡。

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嚴先生始終保持著創新精神,當他50歲首創了新型陶瓷基複合材料時,沒有人想到他會在90歲時站在更高的科學高峰上。嚴先生曾經說過,他最好的科研時光是從60歲開始的,直到90歲。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展現“科學外交家”風範

嚴先生曾參與1956年我國第一個科學技術長遠發展規劃的制定,為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擬定了方向。當時制定規劃的科研人員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年僅38歲的嚴東生也在受邀之列。

1978年6月,嚴先生開始擔任上海硅酸鹽所所長。他前瞻性地部署了所裡的五大研究方向,直到今天該所依然保持這個架構。

上世紀80年代,嚴先生擔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他花兩三年時間跑遍了全國各省市的15箇中科院化學學科研究所。每到一個所,都要住上五六天,一個個實驗室去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況。在院黨組領導下,他主持制定了中科院第一個科技體制改革方案,啟動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引擎。他主持或參與幾項重點工作,如創建開放研究所和開放實驗室,破除部門所有制,把科研設施供科學家共同使用,接受流動研究人員,打破近親繁殖。在他的倡導下,一個以上海硅酸鹽所為依託,面向全國的中科院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開放實驗室於1988年成立。再如建立博士後制度試點,中科院的博士後出站後,半數以上留在了設站單位工作,補充了一批有潛力的青年人才。

嚴先生還展現了“科學外交家”的風範,推動中科院與國外眾多知名科學團體建立了合作關係,使一大批中國的年輕科研人員走出國門去發達國家深造。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畢生堅持“科學救國”夢

“嚴先生領導了那麼多項目,但在獲獎名單裡他的名字要麼不出現,要麼就放在了最後。”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施劍林說,先生一直淡泊名利,甘為人梯。

研究員陳航榕至今都保留著嚴先生10多年來寫給她的工作信件和便箋紙,上面都是嚴先生提出的一些學術建議。她到上海硅酸鹽所讀博士研究生時,嚴先生已經80歲了,但他基本上每週都把學生叫到他的辦公室,瞭解實驗進展。他對學生的論文審閱非常嚴謹,甚至參考文獻的標點符號,都會一一改正。他自費訂閱了許多國際頂級學術期刊電子版,經常細緻地做好讀書筆記,再拿給學生看。

“嚴先生是一位有情有義的大科學家。”上海硅酸鹽所副所長楊建華說,兩年前,嚴先生的夫人在醫院裡住了3個多月,他每天下午都去醫院陪她說話,一直到晚上被醫院“勸”回家。嚴先生和夫人感情非常好,兩人經常手攙著手,一起散步一起聽音樂。其實,自夫人兩年前去世後,嚴先生就狀態不怎麼好,沒什麼胃口。

時間回溯到1935年,嚴先生中學畢業,他的家人希望他報考稅務學校,可以捧個“金飯碗”,但他的第一志願卻填了清華大學化學系,因為積貧積弱的祖國催生了他的夢想,那就是“科學救國”。他做到了。

(解放日報記者 黃海華)

纪念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名誉所长严东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嘉定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