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圍觀!華中大「科」研故事簿最新一期來了

假期已過大半,這段時間,華中科技大學的科研大咖們都在關注些啥?他們又在哪些領域取得了新突破?一起來看看!

《中國社會科學》刊發法學院熊琦教授 著作權研究最新進展

7月25日,代表國內人文社科領域最高水平的學術期刊《中國社會科學》在2018年第7期刊發了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熊琦教授獨撰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中國著作權立法中的制度創新》。

熊琦認為,中國著作權立法應從經驗借鑑轉向主動調整,制度安排應以回應中國問題為目標。實現中國著作權法制度創新的關鍵,是管制規則和自治規則如何在價值定位上協調和互補,以及如何解決繼受規則的制度理念與本土規則的運作傳統的協同配合。解決該問題的方法,是在中國社會、產業與文化背景下劃定著作權領域私人自治與政府管制的邊界,一方面允許本土版權產業主體根據自身的市場和社會環境創制著作權市場交易規則,另一方面在存在市場失靈之處優化政府幹預。

文章將著作權立法歷史轉型的研究,建立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之上,同時結合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到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市場和政府關係的界定,以及2017年十九大報告的結論,通過系統梳理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進程中的重難點問題,將所有分歧的本質提煉為中國著作權法制度創新過程中的立法價值分歧,並嘗試構建一個從理論到制度都能邏輯自洽的著作權法體系。

據悉,熊琦作為我國著作權法第二次、第三次專家建議稿起草小組成員,長期致力於著作權法和知識產權法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相關成果在國內已產生重要影響。


《先進科學》刊發生命學院張春副教授團隊 多孔有機籠型分子研究新進展

7月1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正式刊發了生命學院、國家納米藥物工程中心張春副教授課題組的重要研究結果,論文題目為“網絡化籠型分子同步實現二氧化碳捕獲與識別”。

快來圍觀!華中大“科”研故事簿最新一期來了

有機籠型分子由於其內在空腔而被廣泛應用於氣體儲存和分離。然而,一般有機籠型分子在固態下的組裝模式會導致其孔道堵塞。通過共價偶聯的方式將籠型分子構建成聚合物框架有可能 “打開”其孔道,從而保證其多孔性能。目前,有機多孔材料在CO2捕獲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要開發出能同步實現CO2捕獲與識別的多孔材料仍是該領域的挑戰之一。

張春課題組在前期多孔有機籠型分子的研究基礎上,利用一步法合成可聚合的籠型分子單體並進一步聚合成網絡化籠型分子。該網絡化籠型分子不僅在比表面積和CO2的吸附能力上都較其單體有顯著的提高,而且還具有很強的熒光性能,能夠同步實現對二氧化碳的捕獲與熒光識別。該研究結果有望為發展新型有機孔材料在分子識別與存儲領域的應用開闢新途徑。


公衛學院繆小平教授團隊在《癌症研究》發文 揭示中國人群結直腸癌易感位點

7月19日,國際腫瘤學經典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在線發表了華中科技大學公衛學院繆小平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A rare missense variant in TCF7L2 associate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isk by interacting with a GWAS-identified regulatory variant in the MYC enhancer”。該論文揭示了一個與癌基因MYC具有交互交互作用的低頻易感位點,為我國結直腸癌的個體化防治提供了新的線索和依據。

結直腸癌是我國第三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近年來仍呈現升高趨勢,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雖然近年來,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的手段,研究者已經發現了超過20箇中國人群結直腸癌的易感位點。然而,這些位點均為常見變異,位於基因調控區。對於位於外顯子區的低頻結直腸癌易感位點,還未有系統深入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繆小平團隊通過對7301例結直腸癌病例和10122例正常對照的大規模關聯研究,首次發現TCF7L2外顯子區的低頻變異rs138649767與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關聯,其OR值顯著高於以往GWAS發現的常見變異,達到2.08。繆小平團隊隨後對這一位點的功能開展了深入研究。根據以往研究報道,轉錄因子TCF7L2可以與染色體8q24區域的一個增強子結合,調控癌基因MYC的表達。本研究進一步發現,TCF7L2外顯子區的低頻變異rs138649767,影響了TCF7L2與8q24的增強子區域結合,並與該區域內另一個易感位點rs6983267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響了癌基因MYC的表達和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人群研究也發現,這兩個易感位點之間呈現顯著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P = 0.0002),與攜帶保護基因型的個體相比,同時攜帶兩個風險基因型的個體,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升高至5.11倍。


電氣學院陳忠勇教授團隊論文入選 《Nuclear Fusion》月最受讀者歡迎論文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磁約束聚變與等離子體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陳忠勇教授團隊論文《J-TEXT託卡馬克上鎖模對破裂期間逃逸電子的抑制》(Suppression of runaway electrons by mode locking during disruptions on J-TEXT) 被核聚變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Nuclear Fusion》列為2018年7月最受讀者歡迎的論文(Most read)之一。

等離子體破裂緩解是實現託卡馬克磁約束聚變能源的關鍵科學問題之一。破裂期間產生的高能逃逸電子能量可高達幾十到幾百MeV,當其在無緩解條件下直接轟擊裝置壁上會造成壁材料的損傷,嚴重威脅託卡馬克裝置的安全運行。陳忠勇團隊藉助於J-TEXT託卡馬克先進的擾動場研究了共振磁擾動(m/n=2/1)對破裂期間逃逸電子的抑制。該實驗利用大量氬氣注入使得擁有預存磁島的等離子發生破裂,形成穩定的逃逸電流平臺。強度為2.8Gs的2/1模式靜態共振擾動場在等離子體熱淬滅之前投入,用於降低撕裂模的轉動頻率並實現鎖模。通過改變共振擾動場的投入時間,發現當鎖模發生時間比等離子體破裂時間提前4ms時,破裂期間的逃逸電子能被完全抑制,其可能原因是大磁島在破裂期間形成的強烈磁擾動破壞了等離子體中的完整磁面,從而加速逃逸電子的徑向輸運,促使了逃逸電流的完全抑制。NIMROD模擬也證明了在預存大磁島條件下,破裂期間產生大規模的隨機化使得逃逸電子迅速的損失,抑制了逃逸電流的形成。

該論文針對共振擾動場對逃逸電子抑制的影響提出了鎖模時間及磁島寬度對逃逸電流的影響,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這篇論文為共振磁擾動對等離子體破裂下逃逸電子的產生和抑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對下一代裝置上逃逸電子的抑制和控制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