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籃小賣」到百億市場 東海:面向全世界的「晶」彩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色鮮明的名片,“水晶”則是連雲港東海縣的一張最璀璨的名片。從最初的“提籃小賣”到年交易額百億元的大市場,再到如今的“世界水晶之都”,短短40年的蓬勃發展,這個曾經經濟薄弱的縣域城市已憑藉著自己的“晶”彩,後來者逆襲,並譽滿全球。近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中捷水晶產業合作與發展論壇暨中國江蘇·東海(布拉格)投資推介會上,東海水晶又成功簽約多個跨國合作項目,讓東海水晶飛越時空地域,架起了一座四通八達的水晶之橋和開放之橋。

盛會“拓市” 百姓水晶致富夢想成真

“東海水晶甲天下。”其實,早在40年前,東海人只是守著“晶礦”要飯吃,卻不知道其中的生財之道。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東海縣委、縣政府不斷引導水晶產業崛起騰飛,讓人們看到了產業發展的前景,紛紛通過水晶尋求致富門路,而一場盛會,更是給許多擁有“水晶致富夢”的人帶來了希望。

在東海,不少人談及致富經都要從1991年首屆東海水晶節說起。“那一年,東海大街小巷都熱鬧起來,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水晶。”已將自己名字註冊成中國馳名商標的“水晶大姐”吳兆娥提起那場水晶節的情景,至今難忘。她介紹說,她是土生土長的曲陽鄉農家女,受到水晶節的啟發,在家裡開辦了全縣第一家水晶項鍊加工廠,首次嘗試,就收穫滿滿。酷愛美術的朱景強受東海“水晶大集”的啟發,在東海創立了國內第一家天然水晶珠寶加盟連鎖企業,其創立的“石來運好”商標先後被認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現如今,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幾乎都有水晶專賣店,而且90%以上都掛著“東海水晶”的招牌。

據瞭解,首屆水晶節東海縣成交水晶及硅系列產品達2.44億元,吸引了4000多名中外來賓及20萬名東海群眾參與。作為東海水晶產業發展的第一次盛會,也開闢出了全新的景石、觀賞石市場,並湧現出戴海亮、苗運琴、周毅等一批最早的水晶商海的“弄潮兒”。

隨之水晶產業鏈也實現了細分,手鍊、手鐲、戒指、耳墜、眼鏡等各種水晶飾品陸續被研製加工出來,並在縣城鋼鐵路自發形成了水晶一條街。如今,東海擁有水晶從業人員近30萬人,擁有各類水晶加工企業3000多家,形成了年產3000萬件水晶首飾、500萬件水晶工藝品的生產規模,年交易額近200億元。

文化“架橋” 碰撞出國際合作火花

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潤物無聲的“軟實力”,更是一種釋放巨大經濟潛能的“硬生產力”。當水晶搭乘上“文化+”的東風,東海水晶產業近年來源源不斷地釋放新的動能,並與捷克碰撞出經濟合作的“火花”。

在東海縣委書記朱國兵看來,產業要發展,不僅需要人才支撐,也需要依賴文化滋養。當前,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增長,水晶製品不僅是用來作裝飾,還是文化的載體、生活方式的載體,擦亮東海水晶的金字招牌還需要賦予產業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9月19日,東海縣的中國東海水晶城入口的門廳內人頭攢動,一場“中國·東海——捷克·新博爾水晶文化交流公派生啟動暨歡送儀式”在此舉行。原來,已發展40年的東海水晶產業也開始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產品附加值,不僅舉辦高水準的水晶雕刻作品展,集中展示東海水晶工藝學校的學生在國家級玉雕大師曹志濤工作室學藝的成果,還送學生前往捷克去學習先進的水晶技術與理念,將學到的新技術與東海水晶傳統工藝美術相結合,從而推動東海水晶產業高質發展。

記者瞭解到,東海縣自2003年獲評“中國水晶之都”以來,不斷注重水晶產業國際化發展,2014年就與捷克簽訂了《合作共建中捷水晶文化產業合作園諒解備忘錄》,2016年9月,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在伊朗授予東海縣“世界水晶之都”銘牌,標誌著東海縣作為“水晶之都”的定位得到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認證,這也是東海水晶交出的時代發展答卷。隨後幾年間,兩地不斷實現合作共贏的局面,東海首家捷克水晶加工項目咖薩克水晶與東海高新區簽訂總投資2億克朗的水晶加工項目協議、位於水晶博物館的捷克水晶展示館揭牌開館等。

平臺“撐腰” 產業走進新時代

如今,經歷了40年的發展,水晶產業已成為東海縣第一號富民產業,帶動了30萬東海農民從業,東海也開始大步走向世界。

為擴大全球產業影響力,滿足日益增長的水晶銷售需求,東海不斷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先後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中國東海水晶城、中國水晶博物館、中國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中捷水晶文化產業合作園在內的“一城一館兩園”水晶產業發展平臺,形成了涵蓋原料採購、文化創意、設計加工、展示收藏、專業市場、電商平臺、包裝物流的水晶產業鏈。

從事水晶加工與經營10餘年的謝芳麗告訴記者,為扶持水晶產業發展,政府統一規劃,將老水晶城搬遷整合,建成了佔地45萬平方米的中國東海水晶城。如今,位於小鎮先導區的水晶城內已相繼入駐店鋪3000多家,直接帶動了從業人員超23000多人。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東海水晶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已完成29套標準廠房建設,已有30家知名水晶寶玉石企業和文化傳媒機構入駐運營,為東海百姓創業、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當然,在加大線下平臺建設的同時,東海還積極擁抱“互聯網+”,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等現代營銷方式,商戶劉凱是較早接觸電商的水晶銷售者,曾在東海首次創下了電商銷售一次交易過百萬的紀錄。去年“雙十一”,東海水晶網上交易額達數十億元。有數據統計,觸網的這些年,通過與阿里等知名網站合作,東海縣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水晶電商平臺——網上水晶城,設立阿里巴巴東海水晶製品銷售專區,網上水晶城網店超過1.5萬家。

江蘇經濟報記者 吉文化 張韓虹

通訊員 張鳳兵 張開虎 戎 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