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走心」教育「黏」住學生的心

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帶頭登臺開講,線上線下結合、理論與實踐融通……

近年來,河北經貿大學不斷探索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形成“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到了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方位與層面。

“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思政課更有思想引領力

“如果用一句話來談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感受是什麼呢?”全國優秀思政課教師、河北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郭建的課,常常以提問開始。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郭建在課上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課堂“抬頭率”明顯提高。

“思政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課,要發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變成生動的道理。”河北經貿大學黨委書記董兆偉認為。

該校將2017年定為思政課教學質量年,出臺隊伍培養、職稱晉升、社會考察、專項科研等方面政策,提出思政課教師要當好大學生的青春引路人。

同時,該校將單一化的“思政課程”向多層面的“課程思政”轉化,思政教育從統一設置的5門必修思政課,擴展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從核心思政課、通識類課程到純專業課程,每門課都融入核心價值觀教育,連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學等課程,也被賦予了思政內容與價值。

另外,該校在思政課教學中,將實踐課程實現項目化運作並計入學分,教師指導學生帶著選題進行社會調研,讓大學生在基層實踐中觸摸生活溫度、感受社會發展,思政課變得“有意思”“都愛聽”“真相信”。

“一把手”帶頭上講臺:構建大思政教育創新體系

新學期,董兆偉在形勢與政策課堂上,用他親身經歷的3個小故事,講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授課兩小時,掌聲20多次響起。

“書記校長用切身經歷和真實感悟,幫我們重新審視人生的選擇,思考做個什麼樣對社會有意義的人。”該校研究生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於文靜說。

在河北經貿大學,從校級黨委到院系黨組織,“一把手”帶頭講思政課已經成為常態。同時,架構融匯思政課、黨課、專業課、課外課、網絡課5個課堂為一體的全員全課程大思政教育創新體系,成為該校黨委的一項重要工作。

此外,該校還充分發掘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團隊成立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學社團,通過座談、辯論、演講、志願服務等方式,讓學習內容更加入腦入心。據介紹,由青年博士教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青年教師和研究生、青年輔導員、學生校友代表等組成的研習社,已組建20個宣講團,開展了50餘場宣講活動。

搭建網絡平臺:思政課走進青年人的“朋友圈”

一篇《我為什麼當高校輔導員?》近日讓36歲的河北經貿大學商學院輔導員穆娟成了學生心中的“女神”。談及如何成功時,穆娟說:“只有‘走心’,才能真正‘走進’學生。”

作為從大學裡走出來的“過來人”,她非常理解有些學生這樣的抱怨:有些輔導員一學期見不到幾次面,別說交流思想了。但輔導員管理那麼多學生,有時候確實忙不過來。

如今,利用網絡平臺與大學生交流思想、解決問題,成為河北經貿大學輔導員們的“利器”。該校建起“兩微一號一聯盟”(官方微博、微信、QQ校園公眾號、全校新媒體聯盟),將傳統優勢同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讓思政課成功地走進了青年人的“朋友圈”。

“網絡好比高速公路,教育就是汽車,車裡拉什麼貨、往哪裡跑,要由我們做主。”該校黨委宣傳部部長董佰壹說。

在河北經貿大學校園網上,青年師生研習社建立了網絡討論室,成為理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陣地。“在自學組織裡學習,能夠對社會問題解疑釋惑,學習自然有興趣、有動力、有收穫。”法學專業碩士生朱方強說。

“構建‘三全育人’格局,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用‘走心’教育‘黏’住青年學生的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成行,是我們的目標與責任。”董兆偉說。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09日第6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