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我國首個大型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正式投運

10月10日,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在京宣佈,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示範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示範項目正式投運,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8個掌握大規模光熱技術的國家。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公司總經理李亦倫表示,這是國家能源局批准的首批20個光熱示範項目中第一個開工建設、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併網投運的項目,也是我國電力行業首個獲得亞洲開發銀行低息貸款支持的電站。

據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公司總經理王志剛介紹,德令哈項目於2015年8月主體工程開工,今年6月30日機組實現一次帶電成功。在之後的三個月時間裡,項目團隊積極探索光熱電站多種運行模式、優化控制策略、提升運行效率,終使各系統參數達到額定值正式投運。項目年發電量可達近2億度,與同等規模的火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10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4200畝。

王志剛表示,從無經驗可循到開創出行業領先的技術模式,德令哈電站的建設團隊穩中求進、大膽創新。在突破技術壁壘的同時,還成功摸索出一系列高海拔寒冷地區的光熱項目技術實施方案,開創了全球光熱電站冬季低溫環境下注油的先例,改進了太陽島集熱器基礎精度控制的測量工裝,極大地縮短了建設工期。在項目建成的同時,打造了一支具備EPC管理能力的人才隊伍。

依託該項目,中廣核還獲批建設了國家能源光熱研發中心。“德令哈項目的正式投運,意味著中廣核已具備大型光熱電站系統集成的核心能力,初步具備建成我國光熱產業鏈的能力,以及建立光熱行業技術與標準體系的能力。”中廣核新聞發言人袁昌紅表示,德令哈項目及國家能源光熱研發中心將為我國未來大規模光熱發電項目提供重要支持,為國內光熱行業發展積累工程建設、運營維護和項目管理經驗,為更安全、更經濟地建設大規模光熱電站奠定堅實基礎。

據記者瞭解,在太陽能領域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除了開工建設全國第一個大型商業光熱項目德令哈50兆瓦光伏發電示範項目,成立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太陽能光熱技術研發中心,中廣核還成功中標全國第一個光伏特許權招標示範項目——甘肅敦煌10兆瓦光伏併網發電項目,中標全國第一個光伏“領跑者”基地——山西大同採煤沉陷區300兆瓦光伏示範項目。目前,中廣核新能源的太陽能業務遍佈全國29個省區,擁有裝機超過258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三,具備較強的項目運維能力、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李亦倫介紹說,9月18日,全國太陽能光熱發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了由中廣核新能源主編的光熱發電技術標準體系,這意味著中廣核實現了在我國光熱產業中項目建設和技術標準的雙引領。為表彰德令哈項目在推動中國光熱事業發展中做出的突出貢獻,2018年第五屆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授予該項目“示範項目推動獎”。

此外,李亦倫表示,中廣核風電業務發展速度和質量均處於行業內領先水平,尤其是海上風電業務,實現了我國業內的“五個第一”。李亦倫介紹,中廣核參與了國內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示範項目建設;自主開發建設了我國首個符合“雙十標準”的海上風電項目——中廣核江蘇如東海上風電項目,這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建設了國內難度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福建平潭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獲得核准;成功中標了法國及歐洲首個海上漂浮風電示範新項目——法國大西洋格魯瓦項目,成為國內首家進入漂浮海上風電技術領域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